攻入柏林後,史達林放棄黃金賠償,卻把幾百車皮「廢鐵」拉回蘇聯

史論 發佈 2023-01-21T09:09:57.182288+00:00

蘇聯的軍隊攻入柏林後,將國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隨著德國向蘇聯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燃燒了7年之久的戰火徹底熄滅。

蘇聯的軍隊攻入柏林後,將國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隨著德國向蘇聯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燃燒了7年之久的戰火徹底熄滅。


而戰敗的德國作為挑起戰爭的國家之一,面臨著眾多戰勝國的索賠。


攻占柏林,蘇聯付出了35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蘇聯作為戰勝國如何對德國索賠,是萬眾矚目的問題。



然而德國對蘇聯的賠償,從一開始的200億美元削減到31.71億美元,賠償期限也加長了,最後沒有結清的25.37億美元則被一筆勾銷。


代替這些賠償的,是蘇聯從德國拉走了幾百車皮的廢棄工業設備。


經歷炮火的狂轟濫炸,史達林從德國帶走的工業設備就相當於「廢鐵」,看上去毫無價值。



蘇聯的對德索賠方案


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占領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業——德國IG法本公司在波蘭莫諾維茨的工廠,該工廠的大部分高壓合成設備立即被拆卸運到西西伯利亞,並重新組裝建立新的工廠。



在短短數月時間裡,這家曾經在歐洲規模最大的企業,易北河以東的勢力就被徹底摧毀了。


後來蘇聯紅軍真正推進到德國領土時,在東普魯士、波美拉尼亞、西里西亞和布蘭登堡等地,拆卸和劫掠的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柏林決戰中,蘇軍將其他戰線的大量兵力抽調到進攻部隊,部隊向前挺進,經歷浴血激戰,攻破了柏林,將旗幟插上了德國的國會大廈,7年的戰爭一夕宣告結束。



德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面臨著巨額的賠償。


關於德國的賠償問題,蘇聯、美國、英國三個國家先後在雅爾達會議、波茨坦會議和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三次進行協商,每次都爭議頗多,耗時很長。


在雅爾達會議上,蘇聯對德國賠償的提議遭到了英國的強烈反對,邱吉爾認為蘇聯提出的賠償額度十分不合理,遠超德國的支付能力,懷疑德國面臨著這樣的賠償壓力是否會難以為繼。


邱吉爾反對以具體數額作為基礎討論德國需要支付的賠償額度,並且提出索要的賠償不能動搖德國的工業基礎也就是經濟基礎,所以確定賠償數額時必須考慮到德國的現有情況和後續的發展問題。



邱吉爾的立場讓史達林大為光火,史達林認為英國不是在向德國索賠,更像是要建立一個強大的德國,對此,美國和德國意見相近。


波茨坦會議期間,美國改變想法,和英國站在了同一戰線,美英和蘇聯對於德國賠償問題,主要爭議聚焦在3個方面:


一是美國提出分區賠償,從三國各自占領的占領區獲取賠償,如果在自己占領區沒有滿意的賠償,占領區和占領區之間可以互通有無,以物易物。


對於這個方案,蘇聯並不接受,因為蘇聯最想要的賠償是德國的重工業,然而德國的重工業主要集中在西占區,蘇聯的占領區以農業和輕工業為主,美國的這個方案會侵犯蘇聯的利益。



二是根據雅爾達會議精神,德國和波蘭之間邊界的劃分將會採取更有利於波蘭的方案。


按照蘇聯的提議,德國將失去四分之一的耕地和西里西亞產煤區,居住在這一帶的德國人向西遷徙,但美國和英國認為這會加重德國糧食和燃料的短缺,蘇聯認為德國的糧食可以靠進口獲取,而燃料已經足夠,拒絕讓步。


三是「進口」和「支付賠償」之間的先後順序。


德國工業生產所必需的原料和物資依賴進口獲取,一旦不能進口,工業發展勢必受到阻礙,美英認為德國的產出應該先用於支付必要的進口,蘇聯則認為德國必須先壓縮進口的規模,優先支付賠償。



蘇聯的主張之所以總是與美英兩國背道而馳,是因為立場不同,蘇聯希望從根本上削弱改造德國,僅保留德國基本的生產力用來支付賠償,避免德國再次威脅其他國家的領土安全;美英兩國則是希望保留德國更多的實力,以制衡蘇聯,阻止蘇聯的影響力擴大到西歐。


波茨坦會議最後的文件中,針對德國的賠償問題,蘇聯終於和美國、英國達成了基本共識:蘇聯接受了分區賠償原則,從西戰區拉走了25%的重工業設備,其中15%以蘇占區的食物和原料作為交換,另外10%是無償的。


1946年以前,蘇占區的主要賠償形式就是大規模的工廠和設備拆卸。



關於賠償總額方面,蘇聯最初預期要從蘇占區獲取賠償價值總額約100億美元,這正符合蘇聯在雅爾達會議上提出的方案(賠償總額200億美元,蘇聯獲取其中的50%)。


但是經歷了戰爭的摧殘,德國人民的生活十分困頓,生產也受到影響,進度緩慢,美國、英國和蘇聯大規模的索賠讓德國的情況雪上加霜。


德國統一社會黨領導機構向蘇占區軍政府寫信請求酌量增加配給量,表示德國的食物供應情況惡劣,亟待改善。


1947年1月,德國統一社會黨領導人再次同蘇占區軍政府首腦舉行會議,會議公報指出:管制委員會確定的賠償計劃的數字與戰後德國經濟水平是完全不相適應的。



1950年5月15日,史達林應民主德國的要求,宣布蘇聯將民主德國尚存的賠償義務從63.42億美元削減到31.71億美元,期限從10年延長到20年。


1953年8月2日,蘇聯與民主德國簽訂賠償協議,民主德國當時還沒有付清的25.37億美元賠償款項將在1954年1月1日一筆勾銷。


不僅免除了東德(蘇占區)戰後拖欠蘇聯的所有債務,蘇聯還將最後一批價值270億馬克的3個「蘇維埃聯合股份公司」全部歸還民主德國,降低民主德國支付的占領費,並繼續大量向民主德國供應原料和糧食。


根據戰後統計,蘇聯官方宣布東德(蘇占區)支付賠償總額42.92億美元,其中14.84億美元來自工廠和設備拆遷,28.08億美元來自同期產品賠償。



「廢鐵」對於蘇聯的意義


對蘇聯的這一系列舉措,有人覺得傻:為什麼放棄真金白銀的賠償,卻拉回國一堆「廢鐵」?


可實際上,那真的是一堆「廢鐵」?蘇聯又為什麼會甘心最終放棄剩餘的賠償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國際局勢


鑑於蘇聯將在未來的和平協定中放棄對東德的直接管制,長期賠償計劃存在不確定性。


當初蘇聯對德國索賠的宗旨是,最大程度地削弱德國的經濟、軍事實力,想要達成這個目的,破壞德國的工業是可以從根本解決問題的。


當德國僅僅具備基本的生產力,而且基本生產力還要在兼顧滿足人民基礎生活的同時,用以支付巨額的賠款,德國就再也無力對蘇聯造成威脅了。


然而面對已經成為自己冷戰中追隨者的民主德國,依然索取大規模賠償已經不合時宜。



尤其是東柏林事件使蘇聯意識到,繼續將民主德國當作剝削對象對待,只會引起更大規模的騷亂,賠償政策在政治上已經走到了盡頭,此時正是將東德一視同仁地納入到蘇聯構築的東歐國家體系中來的時候了。


後來的蘇聯和民主德國成為了彼此間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並且兩國的國民經濟都十分依賴這種貿易關係,民主德國向蘇聯出口的貨物中,有三分之二都是機器、設備等;蘇聯向民主德國出口較多的,則是礦物原料和金屬,二者之間的貿易往來十分互補。



蘇聯的工業情況


上世紀30年代,蘇聯在航空工業上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重型飛機的發展上,這就導致殲擊機和攻擊機的發展缺乏必要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才會在1941年,法西斯德國突襲蘇聯時,蘇聯空軍被逼得節節敗退,幾乎喪失了制空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前,與德國相比,蘇聯航空科技處於落後的地位,相當於工業實力只有德國的三分之一,開戰在即,蘇聯還向德國提供原料來換取航空設備。



至於為什麼大戰當前,德國還會同意向蘇聯出售新的航空裝備,有可能是出於對蘇聯航空工業水平的輕視,也有可能是對自己的優勢信心十足,但是其中最為廣泛接受的解釋是,德國想通過向蘇聯售賣的新裝備使蘇聯看到德國的軍事實力,對德國望而卻步。


蘇聯買進的航空裝備到貨後,史達林沒有把它們直接投入使用,而是指示技術人員對飛機進行研究對比,分析自己裝備的不同和不足之處,從中找出改進和提升裝備的方法。


除了工業水平不如德國之外,蘇聯軍事所需的礦產資源也不如德國充足。



蘇聯境內十分缺乏鈾礦資源,但鈾是製造原子彈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蘇聯境內可供開採的鈾礦不足以滿足製造原子彈所需。


二戰後,蘇聯在蘇占區大範圍搜集核資源,運輸德國的鈾、重水等核原料以及儀器設備,廣泛搜羅德國參與原子彈製作的科研人員,這些人力物力資源對蘇聯核武器研製成功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德國的工業情況


德國在19世紀末期就成為僅次於美國而居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那時的俄國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落後國家。


希特勒上台後,德國的工業發展以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為準繩和目標,德國的整個工業和經濟體系都是時刻為戰爭做準備的。


希特勒規定,所有工業企業的生產都必須為軍備服務,人民買不到新生產的汽車,因為生產汽車的工廠全部投入了戰爭生產。



1935年,德國有300多家工廠投入軍火生產,其中有近60家飛機製造廠、45家汽車和坦克製造廠、15個軍用造船廠和80家火炮製造廠。


納粹德國是世界上較早研製原子彈的國家之一,蘇聯雖然也進行過核武器的研製工作,卻並沒有取得重大的成果,初期也不夠重視,是戰爭帶來的巨大壓力使蘇聯意識到了核武器的重要性,然而戰爭中也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能用來投入原子彈的研製。


德國發達且以戰爭為主的軍事工業,在戰爭中發揮出了強大的優勢,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說十分有借鑑意義,那些被蘇聯千里迢迢從德國拉回的所謂「廢鐵」,都是德國的工業設備,只是在炮火中受到損傷,但仍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價值。



1945年到1946年,蘇聯在德國的蘇占區組織了對德技術復原委員會,由朱德蘇軍保障委員會的工作及生活。


對德技術復原委員會搜集了德國飛彈的全部圖紙資料和機器設備,為蘇聯飛彈工業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6年5月,在史達林的親自干預下,蘇聯部長會議通過決議,要求儘快生產出類似德國V-2飛彈的遠程可控飛彈。



史達林還建立了直接隸屬於部長會議的飛彈技術專門委員會,由其全面負責飛彈的研發、設計和試驗,並要求與之相關的部門全力配合工作,為其調撥必需的資金、設備、人員等資源。


1949年蘇聯原子彈試爆成功後,為滿足提升轟炸機載重量和配備完整放射線防護裝備的需求,1952年,Tu-16轟炸機研製成功。


50年代初,有效射程達到600公里的P-1和P-2飛彈研製成功並迅速裝備部隊。



在蘇聯核工業建立的整個過程中,蘇聯最高領導層的政治支持和高度重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技術委員會被國家授予特權,國家的任何一個部門都有義務供給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資源。


在這種支持下,蘇聯迅速攻克了核武器研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


1959年年底,蘇聯的首次核攻擊能力甚至超過了美國,工業產量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1961年,蘇聯遠程飛彈的產量達到了1280枚。



參考文獻


[1] 沈志華.戰後賠償:美蘇對德占領政策中的合作與衝突——關於美蘇冷戰起源的經濟因素(討論之四)[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53(05):60-100+238-239.DOI:10.16382/j.cnki.1000-5579.2021.05.006.


[2] 李鳳艷.試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的對德索賠政策[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5(06):72-78+150-151.DOI:10.16382/j.cnki.1000-5579.2013.06.006.


[3] 李涵.二戰時蘇聯生產武器為何遠超德國[J].領導文萃,2016(18):50-52.DOI:10.13533/j.cnki.ldwc.2016.18.010.


[4] 黎時.從劫難中重新站起——二戰時期蘇聯航空工業[J].大飛機,2015(05):90-92.


[5] 張澤宇.二戰後蘇聯對德國核資源的爭奪與使用(1945—1949)[J].安徽史學,2014(02):82-90.


[6] 王芳.蘇聯對納粹德國火箭技術的爭奪(1944~1945)[J].自然科學史研究,2013,32(04):523-537.


[7] 李鳳艷.試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的對德索賠政策[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5(06):72-78+150-151.DOI:10.16382/j.cnki.1000-5579.2013.06.006.


[8] 孫文沛. 二戰後德國賠償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0.


[9] 毛銳.試論1935至1937年蘇聯對德國和平共處的嘗試[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1):42-46.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00.01.010.


[10] 張廣翔,齊石.二戰後蘇聯的軍事工業轉型與軍事工業綜合體的形成[J].軍事歷史研究,2022,36(01):100-114.


[11] 耿坤,李臣,江泓,蔡成恩.決戰柏林 最殘酷的城市攻堅戰[J].知識就是力量,2014(12):70-75.


[12]李富森.論二戰前後德國的工業政策[J].學術探索,2012(09):86-89.


-END-


作者:理理


編輯:如如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