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蘭考縣:完善民樂產業鏈

河南日報 發佈 2023-01-28T00:02:09.620593+00:00

河南蘭考縣的工人們在製作民族樂器阮。李宇翔 攝「好樂器、蘭考造」,走進河南省蘭考縣堌陽鎮的蘭考音樂小鎮,街頭醒目的6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當年焦裕祿書記帶領蘭考群眾種下防風固沙的泡桐,是民族樂器音板的最佳材料之一。

河南蘭考縣的工人們在製作民族樂器阮。李宇翔 攝

「好樂器、蘭考造」,走進河南省蘭考縣堌陽鎮的蘭考音樂小鎮,街頭醒目的6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當年焦裕祿書記帶領蘭考群眾種下防風固沙的泡桐,是民族樂器音板的最佳材料之一。就在去年10月,蘭考縣獲評「中國民族樂器之鄉·蘭考」稱號,成為中國民族樂器行業四大基地之一。

「由於泡桐木質疏鬆、透音性強、共鳴度高,被稱為『會呼吸的木材』,是製作民族樂器的上等材料,現在全國95%以上的民族樂器音板都來自蘭考。」90後小伙子楊冰自豪地說。他2014年大學畢業,毅然選擇回到老家——蘭考堌陽鎮,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專門製作古箏古琴。如今,通過對古箏音質效果、外觀造型等多個方面的不斷摸索創新,他已經申請4項外觀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受到業內人士認可,產品銷往國內外多地。

在蘭考音樂小鎮,最近村民手裡的訂單多了起來。「最近一個月的網上訂單漲得很快!」范慧敏精神頭兒十足,和同事們正嫻熟地擺弄著各種直播道具,為晚上的線上古箏授課做最後準備。11年前,她藉助自己從事網際網路工作的經驗,辭職回到家鄉創業,幫助村民了解網上銷售渠道、綜合包裝產品,讓蘭考樂器不但在生產端有活力,更在銷售端發力,從根本上解決了蘭考樂器木工師傅不懂產品包裝、不懂網絡運營的問題,也為家鄉樂器銷售解決了銷路的後顧之憂。

憑藉多年經驗,范慧敏如今已成立了自己的民族樂器公司,年銷售古箏3萬餘台,年銷售額近5000萬元,間接帶動古箏從業者500餘人。

近年來,蘭考大力發展民族樂器產業。投資20億元建成音樂小鎮,引進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等品牌企業入駐,深化與中央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合作,提升品牌價值,形成了集製作、展示、銷售、電商、物流、演藝、培訓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目前,蘭考共有樂器生產及配套企業219家,規模以上企業19家,主要生產古箏、古琴、琵琶、阮等20多個品種,以及音板、琴桌琴凳等配套產品,年產銷各種民族樂器70萬台把,其中音板占全國市場份額的95%,年產值30億元,帶動就業1.8萬餘人。

之前,徐冰創辦了善斫琴社,通過琴文化把琴友們聚集起來,談古論今,互通有無,把中華古琴文化推廣到世界各地。

徐冰是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人,他的家庭有幾十年的斫琴傳統,他和父親、弟弟都從事樂器製作,弟弟徐亞沖和弟媳衛晨欣一個彈古琴、一個彈古箏,因琴結緣走到了一起,並多次代表河南參加活動。

如今,徐冰對於古琴的斫制和傳承,受到古琴界多位大師們的好評。(人民日報記者 朱佩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