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是中國之福,也是中國之禍,實現復興夢註定比其他國家都難

無根樹花正孤 發佈 2023-01-31T16:40:55.444958+00:00

中國人的思想啟蒙和鄰國日本相比較是晚了幾十年的,那個時候受到西方和日本勝利的影響之後,有很多先進的知識分子主動到中國宣傳這些思想,他們覺得國家是老百姓的集合,國家應該是全體百姓的公共財產,國家最根本的東西在於民眾,國家的主人到底是誰這些思想在中國廣泛傳播。

中國人的思想啟蒙和鄰國日本相比較是晚了幾十年的,那個時候受到西方和日本勝利的影響之後,有很多先進的知識分子主動到中國宣傳這些思想,他們覺得國家是老百姓的集合,國家應該是全體百姓的公共財產,國家最根本的東西在於民眾,國家的主人到底是誰這些思想在中國廣泛傳播。

受到刺激的中國人

中國人受到刺激之後接受啟蒙思想是20世紀初期的時候,人性其實都是這個樣子的,不受到刺激是絕對不會改變的,即使是別人說教你千萬遍,也不如自己親生經歷一遍,日本人的國家就在中國東海不遠的地方,日本國的變化給中國人的影響是最為深刻的,因為日本人的思想啟蒙弄得是比較早的,中國洋務運動之中只是覺得中國科技不如人。

可日本人就不同了,日本人要改變就是幾乎全部都改變了,認為什麼都不如西方,乾脆連髮型和服飾都朝著西方看齊了。西方傳播來的民族國家思想是認為應該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這種思想被當時的日本人接受,所以日本國的民族成分雖然複雜,但卻被他們自己主動的改造了,直接使用官方法律宣布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大和民族,這裡面其實還是包含了一定數量在日本定居的中國人和朝鮮人。

個人服從國家是日本民族國家思想的一個表現,這種表現之下的許多日本人願意為了國家的利益放棄自己的生命,這在外人看來簡直就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可就這樣發生在了日本人身上,這個時候中國人開始認識到了,特別是在受到《馬關條約》的強烈刺激之後,中國民眾也開始敵視清政府起來,清政府的作為不僅是在出賣國家利益,更是將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國家士氣丟失的一乾二淨。

所以一開始受到刺激之後的中國人有許多前往日本留學,一定要尋找到救治國家的辦法。一定要讓這個舊社會的中國重新站起來到世界之巔峰,這是20世紀初期所有中國有志之士的理想,這個時候許多中國人在看到日本人團結起來的力量之後,決心要方向學習這個曾經學習過自己的國家,因為日本大和民族團結一體,所以中國留學生開始在本國尋找民族的內涵,啟蒙運動剛剛開始喊出來的口號就是民族之革命。

大是中國之福

為什麼是領土廣大是中國之福,這個其實比較好理解,畢竟人多力量大,什麼事情都比較好辦。因為歐洲國家和日本之後是思想啟蒙發生了轉變,開始走上了帝國主義的道路,那個時候的中國正是處於清朝的統治之下,可以說是千瘡百孔也不為過,抵擋不住任何一個列強的入侵,完全就成為了這些帝國主義國家眼中的一塊肥肉,可卻沒有一個國家敢讓清朝滅亡。

因為當時的中國實在是太大了,無論是新崛起的德國和日本這種新帝國,還是英法等老牌帝國都沒有辦法一口氣吃掉中國,他們雖然可以打敗清王朝,但卻無法像清王朝一樣實施對中國的有效統治,所以清朝滅亡是一件讓他們十分害怕的事情,他們會儘量在維持清朝的中國的統治,一個群龍有首的舊中國遠遠比群龍無首的舊中國要好的多。

在好幾個列強國家的支持之下,雖然有俄國和日本這種與中國接壤的國家在盤邊虎視眈眈,在清王朝的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之後居然還是監聽了十多年,也算是一個奇蹟了,列強想了許多辦法,也無法做到一個人獨吞中國,所以英法德俄日便決定採納了美國人的意見,選擇對中國的政策不是獨吞而是瓜分,在中國的政策從此就變成了美國人主導的「門戶開放,利益均沾」。

這個政策的主導之下使得清王朝繼續維持了對中國長達十年的統治,不斷的從每一個中國人的身上敲骨吸髓,以此來換取列強國家對自己的支持,但最終打破了這個僵局的還是日本,日本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膨脹起來之後開始覺得自己有獨吞中國的能力了,其他列強國家重點都不在亞洲,整個亞洲只有自己一個發達帝國主義國家,如果不是自己吞掉中國,捨我其誰呢?

大是中國之禍

大是中國之福,也是中國之禍。因為疆域廣大,人民眾多,19世紀到20世紀的這幾十年之中,中國幸運的躲過了被一個列強吞掉的悲慘命運,要不是祖宗江山留下來數萬里之廣,當初的中國說不定就在朝鮮一般的寧願, 但也是因為疆域廣大,所以中國問題比誰都複雜,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這種走單一民族國家迅速強盛起來的道路在中國註定是走不通的。

疆域廣大導致了中國要變革,要從封建帝國走向共和制度避免不了尾大不掉,所以歷代聰明人治理國家的時候都要來一遍簡政放權,需要構建一個全新的國家治理體系,就一定要避免「虛胖」。什麼是虛胖呢?就如同人一樣,外面看起來很大很魁梧,但打架起來卻是不堪一擊,需要把身上的肥肉都變成肌肉才行,清王朝是典型的虛胖體質。所以打不贏精瘦的日本小個子。

辛亥革命之後的中國結束了這種虛胖命運,但卻沒有給中國找到一條好的出路,那個時候大一統的皇權統治已經不再存在了,整個清朝各個省份之中都開始主張自治。他們主張伸張自己的權利,特別是以武昌起義最為典型,舊官僚黎元洪擔任大都督之後開始給全國各省發電文說要大家聯合在一起建立一個聯邦制度國家,可是這種制度到底適不適合中國呢?只有真正站在中國中央政府的立場上才會明白的。

孫中山創立興中會的時候號召以美國為藍圖建立一個合眾政府,但後面回到中國之後卻是再也不主張建立聯合政府了,之前主張這種思想的梁啓超甚至公開發表文章說自己以前錯了,他為中國不能回到大一統而憂心忡忡吃不下飯,其實他和孫中山的私交還是不錯的,他們二人認為已經有了2000年大一統傳統的中國,完全沒有必要搞聯邦制,大一統是強國之策,聯邦則是弱國之術。

結語

孫中山的思想從回國真正掌權之後就開始動搖了,很多事情只有你到了那個位置上之後才會真正明白什麼叫做身不由己,他的徹底轉變是和袁世凱鬧翻之後徹底的反對聯邦制,這種制度在當時如果實行下去的話只會是加重中國的分化,使得中國走向諸侯割據的情況,而大一統制度才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才能讓多民族、大疆域的中國實現新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