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策展人孫大可:在流動中創造多元的藝術景觀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3-03-22T17:08:09.404286+00:00

「我一直以來的觀點是藝術要走向社會,走向大眾。不是說藝術就是閉門造車,它是高貴的、形而上的、不需要被人理解的。我覺得有些人可能讀不懂藝術,但策展人要讓大家知道有好的藝術家存在。」90後青年策展人孫大可告訴南都記者。孫大可有十分漂亮的求學履歷。

「我一直以來的觀點是藝術要走向社會,走向大眾。不是說藝術就是閉門造車,它是高貴的、形而上的、不需要被人理解的。我覺得有些人可能讀不懂藝術,但策展人要讓大家知道有好的藝術家存在。」90後青年策展人孫大可告訴南都記者。

孫大可有十分漂亮的求學履歷。他2017年畢業於美國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系,獲學士學位,2019年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獲碩士學位。回國後,他又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攻讀當代藝術批評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在央美,他認識了一群優秀的同儕,樂於與大家共同投身火熱的當代藝術現場,「以展覽養學術,以學術滋養展覽」,在實踐與探索中相互砥礪。

松美術館「輕/松計劃」最新項目「流動的本能」由孫大可擔任策展人,這個規模不大但洋溢著青春活力的展覽,展出Cranehehe、鞠騰、凌海鵬、盧琳、任正楠、袁樂等六位青年藝術家的作品。

孫大可在展覽前言中談到,「流動的本能」概括了當今藝術場域的一種狀態:流動中所創造的多元性。「這一代青年藝術工作者處在中國進入『全球化』的起始點,大量的多元信息湧入了日常生活中,這使得藝術家們能夠更加確定自我立場,從而轉向了對個體感受價值的發掘。」

如果「流動」意味著情感、觀念、物象、信息的變動不居,「本能」則是一種深植於生命土壤的創作欲望。參展的幾名藝術家敏銳地捕捉到了當代生活的「流動」本質,並用個性化的藝術的方式將其進行轉化與表達。

展廳現場

展廳現場

展廳現場

例如,盧琳的作品探討的是城市自然景觀如何與自我達成溝通,這體現了「景觀的流動」,藝術家將觀者帶入他的個人情感世界,從而使觀眾與他一同探索「我」與「景觀」間的邊界。袁樂用其獨特的筆觸描繪出了「速度的流動」,觀眾在進入展廳的一瞬間即進入了他所設置的「運動模式」。凌海鵬的作品體現了「藝術形式的流動」,他嘗試用獨特的視覺語言系統探索並解決「水墨的邊界」這一問題。鞠騰通過巨幅作品中「符號的流動」展現了他內心的圖景。任正楠的作品體現了「生活日常圖景的流動」,他的系列作品尺幅小,畫面用細小白點弱化了作品中的日常生活景象。Cranehehe的繪畫作品體現了「自我內心的流動」,她通過使用色彩斑斕的繪畫,向觀眾們表現了她內心茂盛的存在狀態。

由於不再囿於某種單一的評價準繩,這些作品雖然彼此面貌各異,但又完滿自洽,傳遞出一種清新而篤定的精神能量。

展廳現場

展廳現場

展廳現場

在孫大可看來,85後、90後的藝術家尚未形成成熟的體系,但正是這個階段的創作最具有生命力,至為可貴。他認為,策展人是藝術家和社會大眾之間的引介者,更是藝術家的同路人。「他抓住這個藝術家的作品裡最本質的一面,去尊重藝術家,去相互協商,相互成就。」

據悉,「輕/松計劃」意在延續「松美術館」向公眾而生的理念,旨在拓寬輕藝術收藏與公眾藝術教育的交集,推動當代藝術生活年輕化、多樣化。

展覽持續至4月16日。

專訪青年策展人孫大可

探索階段的創作更具有生命力

南都:為什麼以「流動的本能」為主題策劃展覽?

孫大可:這個題目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流動」,一個是「本能」。第一個關鍵詞強調的是流動當中的多元性。因為在當代的社會背景下,無論是信息洪流還是我們的生活本身,都處於一種快速流動當中。這種狀態可能打破了「中心化」的標準。所謂的「中心化」是一種固定的、單一的評價模式,而「流動」更強調的是多元的、去中心化的效果。在「流動」的背景下,青年藝術家更加強調對自身情感的突出,對生活敏感度的抓取,以及對形式材料的探究。他們更加關注的是自我與世界的關聯。

「本能」是一種創作的欲望。在流動的狀態下藝術家去擁抱一種本能,這種本能就是創作的原始衝動。比如85後或者90後,他們剛剛在藝術界嶄露頭角,這段時間他們的創作欲望可能最強烈。這是一種本能。我跟青年藝術家們聊到這個事情,也是希望他們一直去保持這種本能,在這種不確定性、流動性、評價標準多元性的語境下,不被某些價值體系所困束住,而是尊重自己的選擇,尊重自我的創作衝動和創作欲望,從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青年策展人孫大可

南都:這次展覽中有沒有特別能夠打動你的作品?

孫大可:凌海鵬作品呈現的圖紙的狀態,盧琳油畫的顏色和形式,鞠騰作品裡的符號性,能激發出人潛意識裡某種對成長環境的回憶,袁樂喜歡汽車,他把速度的流動提取成觀念表達在作品當中,任正楠的作品表達了一種對生活碎片場景的敏感表述,而Cranehehe畫作中的女孩就是她自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但在這種特點之下,是否能去傳達出他們自己本身想要去傳達的感覺,這就是最重要的。策展人能抓住藝術家的作品裡最本質的一面,去尊重藝術家,並相互協商,相互成就。

南都:這個展覽里的藝術家大部分是85後或者90後,你自己也是個90後策展人。你認為85後、90後的這一代藝術家他們的創作相對於前輩藝術家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孫大可:90後包括85後的藝術家正在逐漸地形成體系。可能還沒有完全地形成一個成熟的體系,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的創作是最難得的。因為他們是在探索。即使迷茫,卻仍在探索,這個階段的創作反而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我作為一個策展人,會根據藝術家不同時期的創作狀態進行不同的分析,而且我認為不同的藝術群落有不同的評價標準。

但是我覺得85後、90後的藝術家確實也有一些特點。最重要的是他們對於媒介形式的熟練運用。前輩藝術家也強調媒介性,比如說國油版雕分得很清楚。但是90後在信息碎片的洪流當中,更加有表達的欲望,導致他們媒介的運用更加豐富多彩。這也驗證了美國著名理論家克勞斯的「後媒介」理論。雖然這個理論是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但在中國,85後、90後的藝術家的確在非常嫻熟地去運用媒介,導致了當代藝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另外,藝術家更加注重自我情感的表達。這種狀態下,藝術家會變得更加敏銳。而不同的青年藝術家相互連接成一張網,這張網可能就形成了當下青年藝術家眼中的世界。

南都:你在美國待了很長時間,你認為中國的當代藝術是否已經可以與國際接軌,處於國際前沿?

孫大可:我一直覺得中國當代藝術的發生是與社會同步的。當代藝術的核心是觀念,而社會生活是觀念發生的土壤。在西方,藝術家們通過當代藝術探討的是西方的社會現實,但是咱們中國的青年當代藝術家探討的是中國這個場域所發生的事情。從形式層面來說,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比如說新媒體藝術、科技藝術,無論中外都有藝術家在創作。

我一直認為,不要把「創新」這個詞用在藝術上。因為創新是點對點地去形成一個目標,比如我們說科技創新,是因為科技技術能夠帶領我們進入到了下一個能改變人類命運的節點。但是藝術永遠是潤物細無聲的,你不能說它進行了一個創新。好的作品永遠是能影響人的,不管是老的作品還是新的作品。

南都:作為一個青年策展人,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孫大可:我一直以來的觀點就是藝術要走向社會,走向大眾。不是說藝術是閉門造車,它是高貴的、形而上的、不需要被人理解的。我覺得有些人可能讀不懂藝術,但策展人要讓大家知道有好的藝術家存在。

另外,我畢竟是做當代藝術理論研究的,作為研究者來說,你必須要跟當下所發生的事情進行結合。而且,作為一個當代的批評家或者策展人,你必須跟藝術家溝通。策展人與藝術家的職責不同,作為策展人我更希望把藝術家最優秀的作品展現給大家。

策展人必須跟藝術家進行平等的溝通。大家一起交流,相互促進,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情。我們作為年輕的群體,一起發聲。這就是我做策展的初衷。以展覽養學術,以學術再去滋養我的展覽。

南都記者 黃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