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尼羅河是否有像黃河那樣頻繁改道?

冷炮歷史 發佈 2023-03-26T17:15:17.210607+00:00

但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這類縱觀平原地帶的大河,往往也伴隨有巨大的破壞力。那麼,歷史上的尼羅河否有像黃河那樣發生過猛烈的改道變遷?


問:作為兩大文明的起源地,尼羅河對埃及的意義絲毫不亞於黃河對華夏的重要性。但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這類縱觀平原地帶的大河,往往也伴隨有巨大的破壞力。例如不定期發生的洪澇災害,甚至會造成河流本身大規模改道。


那麼,歷史上的尼羅河否有像黃河那樣發生過猛烈的改道變遷?謝謝!


毫不誇張的說 古埃及和華夏這兩種文明

就源於尼羅河與黃河的沖刷塑造


答:歷史上的尼羅河當然有改道想像,也確實對古埃及文明有過顯著影響。但從未像黃河那般劇烈且頻繁,這其中有自然因素外差異,但還有相當部分源於人為操作!


首先,儘管兩條大河都有非常古老的地理起源,但真正成型卻是在上一次冰河期過後。只不過尼羅河在被大自然塑造出來的過程中,具有更多變數和複雜性,與黃河的「相對輕鬆」有著明顯不同。


埃及和蘇丹境內的尼羅河 來自兩條主支流的匯合


比如在許多學者看來,當代尼羅河實際上是由兩條原本獨立的水系拼接而成。在此之前,位於下埃及的沿海三角洲地帶,因第四紀冰川帶來的乾旱而屬於中小型獨立溪流。與之相對的上埃及尼羅河谷,則是一個類似湖泊的內循環水統,並且有來自南方內陸的水源做支撐。


從冰河時代至今 非洲有過一個非常濕潤的中間期


一直至12000年前的全球氣候轉暖,造成大量冰川溶解為滾滾洪流,才因水量保障而向外界擴張。特別是在綠蔭遍布撒哈拉沙漠的非洲濕潤期,上述河流都有過明顯的季節性暴漲,與地處更南方的剛果湖、查德湖一樣非常泛濫。而且受整體的位置高低差影響,徹底從內陸湖泊演變為向北方地中海沿海傾斜的洶湧河流。這邊是古尼羅河的第一次重大改道。


尼羅河最初主要向西流經利比亞 由昔蘭尼加半島入海

因而沖刷出大片黑土地 滋養過古典時代的希臘城邦文明


只不過目前的地理考古研究顯示,剛剛成型的尼羅河依然不是走三角洲位置入海。其主幹道會在中下游處突然向西偏轉,從瓦迪-馬卡爾徑直流向利比亞境內的瓦迪-哈米姆,最後從昔蘭尼加半島灌入錫德拉灣。時至今日,這條龐大古河道還為埃及留下了加龍湖與大片綠洲。至於古人在利比亞沿海發現的肥沃黑土地,也是由這段上古歷程所留下的農業瑰寶。


尼羅河改道前的西進轉折 至今都有大片綠洲和加龍湖


此後,隨著非洲濕潤期的結束,由融化冰川速成的大型內陸水系紛紛開啟穩步縮推模式。受此影響,古尼羅河出現了歷史上的第二次重大改道,不再有能力繼續橫穿利比亞沙漠。先前一直為其提供補水的下游通道,則被轉化為更近的入海口,從而演變為今人所熟知的三角洲模樣。這個基本框架也得以留存至今。


白尼羅河的發源地 維多利亞湖區


即便如此,尼羅河上游的基本結構還是沒遭受到根本性變動。其中,發源自維多利亞湖的重要支流白尼羅河,每年都能為下游提供約51%是流量。餘下的49%水量,由源於東非高原的青尼羅河提供。雙方會在蘇丹首都喀土穆附近匯合,向著地勢更為低洼的尼羅河谷俯衝而下。這就讓整個尼羅河雖能以6758公里的全長度傲視全球,最後卻只能獲得相對很少的水分,只相當於南方剛果河的5%。而且流動速率很快,不容易讓攜帶來的泥沙輕鬆淤積。特別在中游位置,另有古代大洪水沖刷出來的峽谷地形,進一步增加了上述屬性。


青尼羅河的發源地 塔納湖區


看到這裡,相信眼尖的讀者已經能夠理解,尼羅河很難輕易發生改道的原因:


1 漫長的上流河道+地勢落差,讓水流速度極快。


2 兩大水源輸送地的環境非常原始,在現代科技降臨前不容易遭大規模認為破壞,也就難以朝下遊方向推送巨量的泥沙等沉積物。


3 中游位置上的河谷結構,源於冰川期結束造成的洪流地形,完全可以承載後來的較小流量。


尼羅河中游的峽谷地形 讓水流不容易隨便改道


當然,這倒不是說尼羅河在進入文明時代後就沒有發生改道,只不過這類變遷往往出現於絕對的下游位置。譬如根據考古發掘,今日的吉薩大金字塔群在建造時就位於尼羅河邊。所以,古代工匠用船運輸巨型石塊,甚至利用某些簡單的浮力裝置進行位置抬升,而不必靠單純人力進行低效操作。但今日的遺蹟附近早就徹底乾涸為沙漠,顯然是由於尼羅河發生了關鍵性改道所致。


吉薩金字塔群 就坐落於古代的尼羅河邊而現在卻是遠離


與之相似的情況,還有發生在三角洲東部地區。因為根據古籍記載,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曾在那裡的某條支流邊,修建自己精心設計的都城--派拉美西斯(意為 拉美西斯之家)。但當20世紀的考古學家發現其遺蹟,又因為周邊沒有河道而遲遲不敢妄下定論。後來是依託衛星照片和氣候考古學發展,才明白不是前人張冠李戴,而是尼羅河的支流早已發生移位。


拉美西斯二世的都城 曾有三角洲最東部的支流經過


事實上,進一步的考證還發現,整片三角洲區域到2000年前還有至少7條支流。後來因為泥沙淤積、農業灌溉和防洪工程建設,逐步退化為只剩下2條。顯然,這個過程就是歷史上的第三或第四次主要改道。而且人為因素的占比很高,已完全勝過了自然塑造。


亞斯文大壩與納賽爾湖的建立

暫時杜絕了尼羅河的改道可能


20世紀60-70年代,埃及人為改善下游洪水泛濫、上游通航困難等問題,力排眾議的修建亞斯文水壩。同時,為滿足儲水剛需而形成納賽爾湖。原本隨洪流沖向下游的營養沉積物也一併遭阻攔,對兩岸的土地肥力和漁業捕撈都造成不小困擾。但至少在短期內,尼羅河已再無發生改道的可能!


黃河的主幹道段落分布就與尼羅河有很大區別


相比之下,黃河在自然稟賦和人文領域都有著諸多不同。當代學者普遍認定,其主河道的形狀在7000年前就已確定,卻在中下游位置有大量非常不利於走向固定的黃土結構。雖然也有類似東非高原至北非平原的落差俯衝效應,但可供更換河道的區域面積十分碩大。不僅在是通常吸引眼球的河南、山東段,也包括更偏中上游的河套與關中這兩大區域。


黃河的充沛水量也伴隨著巨量泥沙


正因如此,黃河每年所能攜帶的泥沙重量遠高於同類水系,對超過一半以上的流域面積形成壓力。試想一下,如果尼羅河中游沒有冰川時代留下的巨大谷地結構,三角洲的面積又擴大10-20倍。那麼,劇烈的改道記錄肯定比我們現在知道的要多不少。


黃河上游所在的巴顏喀拉山

因自身環境而無法提供那種非洲內陸式的稟賦


另一方面,黃河的上游源頭生態遠不如尼羅河要豐富。從屬於大崑崙山脈的巴顏喀拉山,因海拔太高、氣溫太低,無法提供類似於維多利亞湖區的優質環境。隨後便向東轉入黃土高坡,早早為各種人類活動所影響,加劇流量中的泥沙含量難題。由於歷史原因,無論是南側的關中盆地,還是北面的河套平原,都經歷過數次超越環境承載能力的過度開發。其結果就是水土流失,並在日益轉冷的氣候變局中形成荒漠化現狀。於是,漢魏的長安要避開秦國咸陽打造,而後又逼著隋唐人的新城重新選址。至於漢武帝事情的河套大規模開發,以及後來赫連勃勃大王的胡夏京畿,都會在短暫輝煌後陷於長期困頓。


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本就容易聚集泥沙

又因2000年裡不斷過度開發而情況加劇


最後,黃河下游地區同樣面臨歷代的過度開發與破壞。早在西周時代,就已經因大量封建的領地開拓而出現過入海口位移。等到大搞生產強軍政策的戰國時代開啟,更容易因不計後果的透支性建設或軍事破壞而出現改道。無論後梁將領李少欽的護駕水,還是北宋將軍杜充的阻擋金兵大計,都製造出駭人聽聞的洪災禍患。另有明末圍攻開封的闖王農民軍,以及效仿太平天國叛亂的捻軍勢力,為黃河災難史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直至20世紀30年代,還有走投無路的國民黨人到花園口炸毀堤壩。


1938年的花園口決堤事件 不過是某種歷史習慣的延續


這些因素相互交織,讓黃河在公元前595-公元1946年間發生過26次明顯改道和9次嚴重改道。其出海口範圍波動極大,向北可達今日的天津,向南又強勢沖刷過現在的蘇北鹽城。而且每次災難發生的時間間隔很短,完全不是僅有支流變遷的尼羅河所能比擬。


歷史上的黃河改道動態圖

最後,我們不妨看看兩條大河的泛濫,分別對各自文明造成的感官衝擊。誠然,華夏自古以來就有大禹治水的創世佳話,卻至今都保有對所謂黃泛區的心有餘悸。反觀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100年就有過一首漫長的《尼羅河讚歌》。在這裡,我們不妨截取其中的末尾片段:


古埃及草砂紙上的《尼羅河讚歌》


人們像眾神的輪迴一樣尊崇他,他們害怕創造熱量的人,

甚至害怕讓他的兒子成為宇宙之主以給埃及帶來繁榮的人。

來吧(和)繁榮!

來吧(和)繁榮!

尼羅河啊,來吧(和)繁榮!

啊,你使人靠他的羊群生活,讓他的羊群靠他的果園生活!

來(和)繁榮,來吧,

尼羅河,來(和)繁榮!


(全文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