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個體的風險決策偏好,有助於幫助個體理解和鑑別風險因素

窮心理 發佈 2023-03-27T14:55:35.049416+00:00

文|章魚哥編輯|比奇堡風險決策歷來是經濟學與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而決策者在行為決策研究中的風險偏好規律更是備受矚目。然而,人們如何進行風險決策仍然是未解之謎,風險決策的過程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已有研究發現獎賞幅度會影響個體的風險決策偏好。

文|章魚哥

編輯|比奇堡


風險決策歷來是經濟學與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而決策者在行為決策研究中的風險偏好規律更是備受矚目。

然而,人們如何進行風險決策仍然是未解之謎,風險決策的過程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已有研究發現獎賞幅度會影響個體的風險決策偏好

然而,獎賞幅度對風險決策的影響方向並未得出完全一致的結論。

有研究發現獎賞幅度越大,個體越有可能承擔風險,而另一些學者卻得出相反的結論,即獎賞幅度越小,個體的冒險傾向更高。

同時,研究也表明損益框架會影響個體的風險決策偏好

然而,已有研究大多採用靜態的風險情境研究風險決策,然而真實的風險決策往往是動態與連續的,它們是一個信息判斷—執行決策—結果反饋之間的閉合環路。

此外,已有研究發現不同的表徵方式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決策偏好,理性經濟人假設,個體對同一個事物的認知和需要不會隨事物表徵方式的改變而改變。

但關於數字的研究結果卻顯示,數字會使個體在決策過程中產生非理性行為,數量信息所使用的單位表徵會對個體的感知、偏好與決策等產生重要的影響

具體表現為當個體關注數字時,會將大數字與高獎賞或大數量相聯繫進而產生數字效應,而當個體關注單位時,會將大單位與高獎賞或大數量相聯繫進而產生單位效應。

但在風險決策領域對表徵方式的作用研究還不足。

基於上述分析,採用經典的仿真氣球模擬風險範式,通過兩個研究探討基於不同損益框架的獎賞幅度與表徵方式對風險決策的綜合影響。

獎賞幅度與損益框架對風險決策的影響

研究一試圖探討損益框架下獎賞幅度對個體風險決策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獎賞幅度會影響個體的風險決策偏好。

無論是就BART值指標還是氣球爆炸個數而言,個體在高獎賞幅度條件下均比低獎賞幅度條件下更加冒險

這驗證了以往學者們得出的結論,產生如上結果的原因或許是源自於個體對高獎賞的關注

已有研究指出,當面對贏錢的機會或者是輸錢的威脅時,當個體的總體目標為想贏錢時其更願意參與冒險,個體在實驗之前均被告知其決策結果與其報酬息息相關。

作為實驗對象的大學生個體,其在總體目標上表現為想掙更多的錢,故在獎賞幅度較高時其表現得更加冒險。

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結論也與部分學者的研究結果相反,因為在這些研究中被試或許將高獎賞幅度等同於高風險量,所以在高風險情境傾向於採取保守策略

當以BART值作為風險決策指標的時候,損益框架的主效應顯著,即個體在損失框架下比收益框架下更加冒險。

然而當以氣球爆炸個數作為風險決策指標的時候卻發現損益框架對個體的風險決策偏好沒有影響。

很遺憾並沒有發現獎賞幅度與損益框架產生交互作用,造成這樣結果的可能原因或許是因為均採用的是均是被試內實驗設計,個體需要接受4種條件的實驗處理。

由於疲勞效應進而對不同處理水平之間差異的感受性下降,所以高低獎賞幅度與損失與獲益框架並不會對被試的決策偏好產生交互影響。

此外,關於高獎賞幅度是驅動個體風險尋求還是風險規避以往研究並沒有得出完全一致的結果。

個體是因為高獎賞驅使所以更加願意風險尋求,還是高獎賞幅度導致感知到高風險「量」所以風險規避尚未可知。

研究採用的是人民幣的符號,同時該符號也可以理解為單位元,而得出相反結果的學者採用的是單位是美元或歐元。

是否是因為不同的單位表徵方式造成了信息加工的不一致進而造成了相異的結果呢?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礎上納入單位表徵方式變量,考察其對風險決策影響。

損益框架下獎賞幅度與表徵方式對風險決策的影響

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礎上將不同的單位表徵方式引入風險決策領域,補充了單位表徵方式在風險決策領域的相關研究。

此外為了減少被試的疲勞效應,將損益框架變量調整成了被試間變量,旨在探討不同單位表徵方式對風險決策的影響以及損益框架下獎賞幅度與表徵方式共同對風險決策的綜合影響。

研究二的結果表明個體的冒險偏好會隨著單位表徵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從理性人的角度,0.1元=1角,無論是從獎勵性質還是風險量的角度,個體在這兩種條件下的風險決策應該是一致的。

然而研究結果卻表明個體在兩種不同的表徵方式下,其風險決策偏好發生了變化。當採用BART值時,表徵方式的主效應不顯著。

當採用氣球爆炸個數時,表徵方式的主效應顯著,即被試在0.1元條件下比1角條件下更加冒險,出現了單位效應,這個結果違反了理性人的假設。

此外研究二的結果還發現了獎賞幅度與損益框架存在交互效應,這與研究一的結果不同。

當以BART值作為風險決策指標的時候,在收益框架下,被試在高獎賞幅度條件下與低獎賞幅度條件下的冒險偏好差異不顯著。

而在損失框架下,被試在高獎賞幅度條件下比低獎賞幅度條件下更加冒險

Weber和Chapman提出在決策過程中,在可能的損失和具有相同期望值的固定損失之間進行選擇時,人們更喜歡冒險的選擇。

這就意味著在損失框架下,高獎賞金額比低獎賞金額具有更高的潛在損失所以個體更加傾向於冒險

無論是在高獎賞幅度條件下還是低獎賞幅度條件下,個體在收益框架與損失框架下的冒險偏好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然而,當以氣球爆炸個數作為風險決策指標的時候,無論是收益框架還是損失框架下,被試在高獎賞幅度條件下均比在低獎賞幅度條件下更加冒險

此外,高獎賞幅度條件下,被試在損失框架下比收益框架下更傾向於冒險,在確定個人如何對收益/損失幅度做出反應時,考慮前景理論的各個方面是有用的。

大多數被試之所以在高獎賞幅度條件下氣球爆炸的個數更多,那是因為與潛在的高收益相比,他們決策更多地受到潛在的高損失驅動。

低獎賞幅度條件下,收益框架下與損失框架下的冒險程度不存在顯著差異。

最後研究二還發現獎賞幅度與表徵方式的交互效應顯著

當以BART值作為風險決策指標的時候,在0.1元的條件下,高獎賞幅度條件下與低獎賞幅度條件下的冒險偏好沒有顯著差異。

而在1角的條件下,被試在高獎賞幅度條件下比低獎賞幅度條件下更加冒險。在高獎賞幅度條件下,被試在1角條件下比0.1元條件下更加冒險,出現了數字效應。

因為對數字大小的關注導致被試在1角的條件下感知到更多的獎賞,在獎賞的驅動下,個體更願意從事冒險。

低獎賞幅度條件下,0.1元條件下與1角條件下的冒險偏好不存在顯著差異。

當以氣球爆炸個數作為風險決策指標時,無論是在0.1元還是1角的條件下,被試在高獎賞幅度條件下均比低獎賞幅度條件下更加冒險。

在高獎賞幅度條件下,0.1元條件下與1角條件下的冒險偏好沒有顯著差異;而在低獎賞幅度條件下,被試在0.1元條件下比1角條件下的更加冒險。

從表徵方式的易得性來看,單位元相比單位角而言與人們的生活更加接近與真實,更能使個體感知到真實金錢的驅動

此外,也可能是因為個體在決策過程中更多地是關注單位表徵,因此出現了單位效應,故其將大單位與高獎賞相聯繫,所以更願意為了獲得真實的高報酬去冒險。

結論

研究採用經典的仿真氣球模擬風險範式,系統考察了損益框架、獎賞幅度、表徵方式三者共同對風險決策的影響,論文共開展了兩個研究,主要獲得以下發現:

(1)風險決策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損失或獲益的框架類型、獎賞幅度的高低與不同的表徵方式均會對個體的風險決策偏好產生影響。

(2)獎賞幅度對風險決策偏好的影響受損益框架的調節

具體表現為在收益框架下,個體在高獎賞幅度條件與低獎賞幅度條件的冒險偏好不存在顯著差異,然而在損失框架下,個體在高獎賞幅度條件比低獎賞幅度條件更加冒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