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分娩鎮痛的十大誤區,聽聽麻醉學專家如何「破解」

新京報 發佈 2023-03-30T16:54:43.598870+00:00

3月27日-4月2日為中國麻醉周,今年的主題是「敬畏生命醫患同行——講好麻醉故事助力健康中國」。隨著現代醫療技術和醫學理念的發展,麻醉醫生的工作不僅是為患者的手術安全保駕護航,也在無痛診療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月27日-4月2日為中國麻醉周,今年的主題是「敬畏生命醫患同行——講好麻醉故事助力健康中國」。隨著現代醫療技術和醫學理念的發展,麻醉醫生的工作不僅是為患者的手術安全保駕護航,也在無痛診療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麻醉學科聯合產科開展分娩鎮痛的方式在國際上主要有兩種:局麻藥物鎮痛和全身麻醉藥物鎮痛,更加廣泛採用的鎮痛方式是椎管內給藥局部麻醉方式;用很低濃度的局麻藥物,加之產婦的個體差異,不是每位產婦都能完全消除疼痛,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降低產婦痛感,在舒適狀態中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在中國麻醉周科普宣傳活動中,麻醉學專家針對分娩鎮痛的十大誤區進行解釋,期望大眾更多地了解分娩鎮痛,破除誤解。

誤區一:麻藥會影響寶寶智力

在緩解生產疼痛的同時,麻藥可以使胎盤供血增加,防止子宮動脈強烈收縮影響胎兒供氧。椎管內麻醉的藥物用量非常小,僅作用於母體椎管內,對胎兒智力沒有影響。

誤區二:腰椎打麻藥導致腰痛

腰痛與硬膜外鎮痛無關。產婦打不打麻藥,也有40%左右的人會出現產後腰痛。腰痛主要跟缺鈣、負重、韌帶軟化、姿勢不對、疏於鍛鍊等有直接關係。

誤區三:剖宮產的副作用更小

分娩是一個生理過程,如果轉化成剖宮產就會產生創傷,瘢痕子宮再次懷孕發生某些併發症的風險要增加很多,如胎盤前置、胎盤植入等會導致分娩時的大出血,子宮破裂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

誤區四:分娩鎮痛會有後遺症

任何一項醫療行為都可能存在風險,分娩鎮痛是一項椎管內有創操作,存在操作相關併發症的風險。椎管內用藥也可能產生一些副作用,如噁心、嘔吐、低血壓或發熱。總體而言,發生率很低,不必過多擔心。

誤區五:分娩鎮痛技術不成熟

分娩鎮痛不是一項新技術,世界上第一個成功使用分娩鎮痛的女性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距今已有160多年歷史;而且分娩鎮痛臨床實施在麻醉歷史上也有近100年歷史,是一項成熟的技術。

誤區六:無痛分娩會導致難產

無痛分娩採用的麻醉方法就是幫助產婦緩解子宮收縮的疼痛感,保留分娩所需的子宮收縮的功能,規範化的分娩鎮痛與難產「生不出娃」之間沒有太大的因果關係。

誤區七:順產痛一點是應該的

產痛是疼痛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產痛沒有必要忍耐,它並不會為生育帶來任何有意義的價值。無痛分娩可以讓准媽媽們不再經歷疼痛的折磨,減少分娩時的恐懼和產後的疲倦,積攢體力完成分娩。

誤區八:無痛麻藥的濃度很高

在分娩產程開始以後,麻醉醫師將「無痛針」從產婦的腰椎部給藥,再根據分娩時的具體情況持續地供給低濃度的麻醉藥。局麻藥濃度可以精確到只會阻滯感覺神經細纖維,不會阻滯運動神經,對產程幾乎沒有影響。

誤區九:無痛就是一點都不痛

不同的人疼痛閾值不同,痛感表現也不同,有的准媽媽打完一點都不覺得有宮縮痛了,也有個別產婦表示還是有些許痛感。「無痛針」可以讓絕大多數產婦分娩時輕鬆很多。

誤區十:無痛分娩要聽孕婦的

孕產婦需要滿足以下三點:產婦能進行自然分娩;產婦無椎管內分娩鎮痛的禁忌症;需徵得患者及家屬同意,然後經醫生綜合評估後才能決定是否可以分娩鎮痛。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柳寶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