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晶融匯到COSMO,看核心區商業更新的理智與情感

愛生活的築夢師 發佈 2023-05-01T15:07:41.069024+00:00

說它難做,是因為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這樣的地段會不可以避免的沒落,而且土地成本的不斷抬升會讓社會資本的進入遭遇巨大的門檻,很難說是撿到了寶還是掉進了坑。

城市更新里最難做卻也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城市核心區的再更新,而尤其難做的則是核心區裡的商業更新。說它難做,是因為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這樣的地段會不可以避免的沒落,而且土地成本的不斷抬升會讓社會資本的進入遭遇巨大的門檻,很難說是撿到了寶還是掉進了坑。說它令人期待,是因為這裡才是一個城市的精氣神所在,它的更新最能反映這個城市最新的狀態。

要論成都的城市更新,最值得期待的就是「環太古里更新」。自從太古里加IFS重塑了春熙路的位勢,這裡就是成都最頂級的核心商圈,最國際,最奢華,也最成都。「環太古里更新」應該包括春熙路和鹽市口這兩個原本相連的傳統市中心,甚至可以延展到猛追灣所在的府南河畔。這裡是以時間為刻度自然生長出來的,具有豐富的商業生態,彼此緊密相連,構成了成都商業的底層氣質,既煙火又時尚,既卷還巴適。

近年來出現在這裡,最能代表春熙路和鹽市口新貌的,當屬晶融匯和COSMO,這是兩個先後被人打上「主理人商業」或「策展型零售」標籤的大盒子商業更新案例,背後卻又截然不同的商業邏輯。作為商業地產從業者,這是兩個當下必學的案例,並不是說它們就有多成功,而是說它們所面臨的問題非常典型,而它們各自找到的解藥也非常具有實驗性,足以啟發後來者。

晶融匯地處春熙路的黃金十字路口,緊鄰太古里。這顯赫的地段讓它從拿地開始就具有濃厚的資本色彩,只是太古里做的實在太成功,想在它旁邊做出新意真的是難上加難,更何況還是要在巨大的重資產投入的情況下找到最優解,幾乎就是無解。這個項目更新前的上家是來自美國的商業地產大鱷鐵獅門,他們想到的解題思路是跨境電商,這個看起來很新潮的概念卻是遭遇了滑鐵盧,最終不得不以爛尾商業的狀態被ARA亞騰資產主導收入囊中。

如今的晶融匯找到的差異化是帶有主理人商業色彩的設計師買手店聚落,街邊的門面全部交給了充滿個性新銳品牌,比如話梅。走進內場卻不免困惑,這裡似乎並不完全符合我們所習慣認知的主理人商業氣質,不夠藝術,也不夠張揚。但只要仔細聯想它的底層操盤邏輯,就會明白這才是資本想要的答案,底盤是可控的確定性,所有的個性選擇都會有所收斂,讓創新控制在一個安全幅度。現在看它與太古里的錯位是基本成功的,會有很多順路過來的外溢客戶,承接接受高消費洗禮後的個性化選擇。這裡對這些設計師品牌也是可接受的售賣平台,畢竟再酷的環境都不如實打實的真金白銀來的直接,塔尖客戶就那麼多,能獲得他們的認可,才能驗證設計師們的市場價值。

晶融匯的更新就像一個精密儀器的修理,一切都需要處於掌控當中,花小錢辦大事,不會做無用的浪費,也不會為了創新而創新,一切的出發都必須有根據。這或許會讓這裡看起來不夠驚艷,卻才是說服社會資本進入複雜的城市更新的前提,資本可以相信長期主義,但必須要有一個確定性的預期。管理風險就是管理信用,就是資產管理的核心,沒法做到這點就不要去奢望會有資本願意投你,換位思考,難道你做投資不願意把錢交給更靠譜的人?

COSMO一經面世就引發無數關注,是個全國性的現象級案例。人紅是非多,正因為它是如此的與眾不同,也引來了無數爭議,最典型的就是來自傳統商業地產人的看法,說這就是有錢任性,根本不符合商業邏輯。我是帶著好奇來看這個項目的,沒想到卻看到了真正的商業真相。這個已經完成了三次更新的大盒子商業其實並不是什麼「橫空出世」,就連它的名字都不是新的,它的前身就叫「COSMO財富中心」,現在只不過把帶有濃厚時代印記的後綴去掉了。而這個物業也保存了完整的歷史印記,前半身是更新後的新場,後半身還保留為原始狀態,就是海鮮批發市場。不到現場,你都難以想像,從最煙火到最時尚其實也就幾十米的距離,居然都是同一個老闆所為,居然可以這麼無縫相連!

理解了這一層背景,你再嘲笑人家不懂商業就是你自己的無知了,這個老闆哪裡是不懂商業,簡直是吃透了零售的精髓,而且是超越時代的認知,把每一次的更新都當作一次脫胎換骨式的升維。他對零售的理解,他與時尚人群的連結,是從最細微的日常做起的。用兩個未必恰當的對標來幫助你理解,一個是《狂飆》裡賣魚的強哥,一個是從動物園批發市場走出來的薇婭,你會明白真正的商人絕對不是商學院裡可以教出來的,也絕對不是出身註定的,他們都是時代的弄潮兒,比別人強的地方是他們能提前預判潮流的方向,勇立潮頭。

關於COSMO的更新邏輯,對於不懂時尚的我來說,用文字來表達是蒼白的,只好更多的用鏡頭來記錄,所見即所得。如果一定要用「策展型零售」的概念來套用,我只能說這裡是更懂年輕人的時尚賣場,它把更多的空間留給人,人才是這裡的主角。它對年輕人更友好,更少居高臨下的姿態,它的出圈完全是因為平等,而不依賴任何的大V的借力。這裡沒有什麼首店,卻有很多「唯一店」,這些人開店完全不想去證明什麼商業邏輯,他們只是為了取悅自己,這就是年輕人的生活態度,不可以理喻,所以獨一無二,無法複製。

這兩個案例給所有窺探主理人商業的後來者打了很好的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是活生生的真實案例。你可以不認可他們的理念,你卻無法否定市場對他們的接受。越是這樣的地方,越是需要用實力來證明自己,不服你就也用實際行動來挑戰吧,希望你能做的更好。理智與情感就是人性的兩面,做商業你怎可不懂人性?能讓人心生嚮往的,才是好商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