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料理達人的差距只是一把菜刀!家用廚師刀選購攻略

什麼值得買 發佈 2023-05-25T01:04:54.360409+00:00

作為資深吃貨,樓主和大家一樣,立志要嘗遍各種美食。猶然記得上學那會兒,每天早起晚歸,老媽為了讓我改善伙食,每天都大清早五點多起床烹製早餐,周一到周五基本不重樣;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弗老大


一、投餵我多年的達人老媽格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為資深吃貨,樓主和大家一樣,立志要嘗遍各種美食。對此,我充滿信心,因為家裡有一位從小到大精心烹製各式美味佳肴,投餵我35年的「滿分大廚」——我的老媽。猶然記得上學那會兒,每天早起晚歸,老媽為了讓我改善伙食,每天都大清早五點多起床烹製早餐,周一到周五基本不重樣;晚自習後回到家,又是可口不油膩的夜宵。就這樣,讓我元氣滿滿、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學習中。

現在,樓主已是而立之年,結婚生子,老媽依舊保持了極高的烹飪熱情。我們三代同堂,老媽每天不辭勞苦,日復一日,為樓主、老婆和孩子烹調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可以說,老媽的手藝堪稱是普通家庭里的料理達人。

老媽常說:「要烹製色香味俱全的菜餚,絕非從下鍋之後才顯露功夫,而是從食材製備的初始階段就要見真章。」所以,食材剛買來,她就不厭其煩的擇菜、洗淨,再用菜刀切剁,可見備料才是美食料理的首道工序。

備料的過程中,菜刀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不論菜、肉、調味品,都離不開菜刀。鋒利稱手、經久耐用的菜刀,是家家戶戶必備,每天都會用到。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對了菜刀,才能走上正確的廚房料理達人之路。

在多樣化的菜刀中,廚師刀也稱三德刀,在烹飪備料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卻常備忽視,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種刀。今天,在老媽的傾情支持下,樓主就為大家帶來家用廚師刀的選購攻略,並推薦大廚老媽日常使用滿意之選。

二、廚房小白入門科普——家用菜刀分類與特性解析

市面上的家用菜刀種類可不少,一時間讓人眼花繚亂,難以分清。下面,樓主就為大家科普解析家用菜刀分類,並闡明適用特性。

(1)總體分類

根據料理地域體系,菜刀有中式、日式和西式之分。家用菜刀一般是中式和日式菜刀居多,西式菜刀相對較少。

(2)常見家用菜刀分類

根據菜刀的用途不同,亦可分為多種類型,家中常見的主要有斬切刀、砍骨刀、廚師刀、片刀、桑刀等。

斬切刀——現代家庭使用最多、最常見的刀:也稱文武刀。顧名思義,能文能武,切菜剁肉、斬碎刮片,無所不能,它的外形為長方形,刀刃鋒利、刃角適宜。建議儘量不要砍又大又粗的硬骨,容易造成刀刃崩口或捲曲。

大部分生肉、蔬菜和生肉的食材置備,老媽都用它搞定。

砍骨刀——專啃「硬骨頭」:也稱武刀,主要用來應對堅硬的排骨、牛羊骨頭、大魚頭。它的外形也是長方形,刀背突出,厚實沉重,刀口比砍切刀更鈍,有種「重劍無鋒」的感覺,卻能彌補切砍刀的不足,與之相得益彰。

砍骨刀同樣常用,買回整根大骨熬湯、紅燒時,需要用砍骨刀剁塊。

廚師刀——全能多面手:也稱三德刀,源自日本。適用各種熟食、蔬菜、瓜果,刀身輕巧,比長方形的傳統菜刀更靈活便捷。刀刃為弧形設計,不論剁切、側切,還是劃切,都非常稱手。

以樓主家中所用的拓·冷鋒系列廚師刀為例,自打老媽上手使用,簡直讓她如虎添翼、愛不釋手。

當最常用的斬切刀、斬骨刀和廚師刀並列稱重,廚師刀最輕、最小巧,僅約247.5克的重量,近乎比斬骨刀輕了一半,使用時的輕盈靈便優勢展露無遺。

片刀——片肉片魚之選:也稱文刀,用於切菜、片魚肉等。刀身開刃較薄、兩端為弧形,具備防粘、防滑等特性。使用片刀時切忌砍骨,否則導致刀刃崩口或捲曲。

桑刀——也稱葉刀。形如薄葉,刀身窄薄,呈現上黑下白的視感。由於開鋒角度小,可片出極致薄透的魚肉片,彰顯刀工技藝。不過,刀刃非常輕薄,很容易被卡損傷。

對於一般家庭,片刀和桑刀用途相對狹窄。大家根據生活實際,可自行選配。

(3)專刀專用更科學健康

有的朋友會產生疑問,斬切刀和廚師刀看似功能重疊,怎麼區分使用呢?樓主建議從專刀專用、生熟分開的角度出發——

斬切刀偏重於生肉、生魚和生菜的準備,即處理需要再烹飪加工的食材;

廚師刀用於醬菜熟食、蔬菜、水果的準備,即立即入口、無需再烹調的食物。

擁有多年廚齡老媽強烈建議:兩種菜刀各有特長,按照生熟分開的原則,能夠有效杜絕一把刀在生菜和熟食之間混切,造成細菌、異味污染,影響食物原鮮味,甚至影響飲食衛生和腸胃健康。

三、家用廚師刀怎麼選——四大關鍵要素深度解析

(1)現行國家標準規範要求

對於包括廚師刀在內的各種菜刀,現行的標準規範主要是《GB/T 40356-2021 》和《GA/T 1335-2016分類與安全要求》。

各項標準規範對菜刀的各部位名稱、外觀、材質等性能參數和試驗方法、檢驗規則都做出了明確要求。下圖為廚師刀各部位的結構示意圖。

與之相對應,菜刀各個部位必須對應製造並符合要求。

(2)材質等級

市面上的菜刀一般由碳鋼、不鏽鋼和合金鋼等材質製成。在菜刀的包裝上都會註明刀身和刀柄材質,這也是國標要求必須註明的信息。不論何種材質,國家標準規定刀刃的硬度不鏽鋼、合金鋼不得小於50HRC,碳素鋼不得小於52HRC。

例如樓主家的這款拓·冷鋒系列廚師刀,外包裝上便標名刀身由45層大馬士革AUS-10製成,刀柄材質為黑色G10。

碳鋼菜刀——老式廉價之選

老式菜刀的刀身材質多為碳鋼,這種材質以鐵為主,含有約2%的碳元素,此外還有少量錳、硫、矽等雜質。學過化學的朋友都知道,碳含量越高,刀身硬度越大。

碳鋼質地的菜刀堅硬耐用、易於打磨,價格低廉,幾十塊錢就能買到,依然記得小時候老媽經常拿著用鈍的菜刀,花一塊錢,讓路邊騎著自行車擺攤的磨刀匠打磨鋒利。

不過,碳鋼菜刀相對厚重,抗氧化能力差,易生鏽,切肉、菜後還容易生出氧化層,刀身變色。鏽跡斑斑的菜刀看著著實嚇人。

不鏽鋼和合金鋼菜刀——當前主流家用

為了增強普通菜刀的耐久性、抗腐蝕氧化性,可加入適量的金屬,如鉻、釩、鉬等,達到不易生鏽、耐磨強韌、提高硬度等效果,這就是不鏽鋼和合金鋼菜刀。不鏽鋼菜刀有著鋒利耐久、不易生鏽和不易氧化的特點,但是由於硬度過高,刀身有時會折斷。合金鋼經科學配比,綜合性能比不鏽鋼更出色。

在刀身材料中可以看到所用鋼材品種的標號,如06Cr19Ni10、50Cr15MoV等,前者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304不鏽鋼的全名。

(3)刀身處理工藝

選材好是一方面,經過匠心工藝,才能製造出真正剛毅鋒利的好刀,助力料理達人烹製出可口佳肴。所以,刀身構造、鍛打淬鍊、精磨開刃,每一道工序都無比重要。

刀身的結構與鍛造——

不少朋友看到過整個刀身都呈現黑色的菜刀,其實是一種黑色氧化處理技術,通過強氧化劑的化學作用,在菜刀表面形成黑色的緻密四氧化三鐵塗層,將食材、空氣、水與刀身物理隔離,提高防鏽性能。這是較常見的工藝,但是黑色的塗層會沾染在食物上,攝入人體內。

高端菜刀則採用夾層鋼工藝,刀身由外層強韌性鋼材+內芯高硬度鋼材共同構成,強強聯合,全面強化使用性能。

近年來新興的大馬士革鋼就是其中的典範。為何擁有如此洋氣的名稱?這是因為這種鋼材最初起源於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用於製造刀劍,從大馬士革銷往世界各地。

這種鋼材的特點就是表面有特殊的漩渦圖案,辨識度極高,極具優雅美感。大馬士革鋼採用精心選配的複合鋼種材質,經由摺疊鍛造工藝製成,兼具了高硬度、高韌性和耐久性的特點。由大馬士革鋼打造的菜刀,自然遠非普通菜刀所能及。

以樓主家的這把拓·冷鋒系列廚師刀為例,刀身構造為兩側各22層低碳不鏽鋼+中間AUS-10材質的45層夾層鋼材質。其中,AUS-10鋼種系日本進口,含有碳、鉻、鉬、釩元素,硬度高達60HRC,遠超普通鋼材50HRC的硬度值,開刃後鋒利無比。

Tips:刀身上清楚標名了不同夾層的鋼種材質和刀身硬度,這可是高端菜刀的標配,直觀明了。

精選的大馬士革鋼經真空熱處理,1050℃淬火、50℃恆溫、-80~120攝氏度深冷,冷熱交替。在如此冰火交織條件下鍛造淬鍊的刀身,比之普通的含鉻不鏽鋼,韌性、耐腐蝕性和使用壽命都得到大幅提升。

而大馬士革鋼標誌性的摺疊鍛打工藝自然不可少,仔細觀察刀身,經過上萬次捶打的刀身表面呈現獨特的錘紋肌理,不僅顏值精緻高檔,無可複製,而且能增加空氣受力面積,減少阻力防黏連,是藝術感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

開刃技術——

有些朋友認為,刀尖只要鋒利就行,鈍了就磨一磨唄。其實並非如此,從出廠時到的開刃型式,就決定了菜刀的鋒利度,在日常使用時會有明顯差異體驗。

國家標準規定,一般菜刀的的刀刃包角應不大於40°,這只是最低標準。普通菜刀就是V字型刀刃,一次開刃成型,在切割密度大、黏連性強的食材時,會感到阻力大、切得慢,不夠順滑。

高品質菜刀會採用複式開刃工藝。家中的拓·冷鋒系列廚師刀就是手工精磨,V型濕式二次開刃,刀刃經48道工序精準成型,刀刃角度為16°,垂直流線的刃口更銳利。老媽在側切鴨頭時深感毫不滯澀,當然手到拈來、不易犯錯。

(4)人性化細節為使用加分

一把菜刀要用得順手,首先得抓得趁手,刀柄也是不可忽視之處。

手持這把拓·冷鋒系列廚師刀由G10材質製成,這種玻璃纖維與樹脂碾壓複合材料,具有航空級防潮抗高溫性能,杜絕了傳統木質刀柄長期使用開裂斷裂的情況。

刀柄整體為魚腹式造型,符合人體工學理念,抓握時能緊密貼合手掌,均勻受力。

黑色的刀柄和鋼質刀身由馬賽克釘鉚固,拋光打磨的釘帽牢靠美觀。

此外,手提位圓角護指造型和光磨3D圓弧刀背等細節,都是提升舒適握感、防止濕手用刀受傷的貼心細節。有了它,老媽可以一展熟稔麻溜的刀工,再也不怕切傷手了。

四、廚師刀使用與保養小知識

(1)高端菜刀還要開刃?No!

與鍋具不同,雖然菜刀和鍋具都由鋼鐵製成,但菜刀無需像鍋具開鍋那樣進行開刃,尤其是新型高端菜刀。為了簡化使用前的準備流程、避免自行開刃導致損壞,高端菜刀往往發貨前已經開刃到位。所以,請勿用手指劃刀刃試探,以免被割傷。

來自老媽的建議是:收貨後用清水洗淨菜刀,塗少許食用油或葷油,放置片刻。使用前洗淨擦乾菜刀,即可使用。這可是她的多年經驗。

(2)切勿勉強使用

廚師刀的構造、特性決定了它並不適合處理堅硬的食材。如有硬質骨頭和剛從冰箱中取出的凍肉、玉米等食材,請不要勉強使用廚師刀,還是選擇砍骨刀,更具專業性。

同時,應避免用菜刀開撬瓶罐,應力集中會導致刀刃受損。

(3)自行打磨或專業打磨均可

打磨保養是菜刀使用過程中需要經常採取的保養措施。根據家庭使用頻率,每過一段時間,就應打磨,長效保持菜刀鋒利如新。

可以自行用磨刀棒或磨刀石打磨,樓主家的拓·冷鋒系列廚師刀則提供終身免費打磨服務,由專業人員上門打磨,省時省力。

五、總結體會

很多廚房小白只注重鍋具、廚電的選擇,卻忽略了食材料理的第一步——備料。在處理置備食材時,一把稱手的廚師刀能讓我們事半功倍,烹製美味當然得心應手。因此,家用廚師刀是每一位料理達人必不可少的廚房工具。

在投餵樓主35年的料理達人老媽指點下,我們要結合家中廚房生活實際,綜合考慮廚師刀的功能特性、刀身材質等級、處理工藝和人性化細節等方方面面,選擇合適的廚師刀。使用時,要注意培養專刀專用的科學習慣,保證全家飲食健康,併合理使用廚師刀、精心日常保養,才能將廚師刀的作用最大程度發揮。



如果值友們覺得不錯,還請點讚、收藏、評論、打賞,樓主感激涕零,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