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界十宗「最」,聽說85%的人只知道3個?

懂茶帝 發佈 2023-05-27T04:46:19.867178+00:00

中國是世界茶的發源地,作為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歷經上下五千年的發揚傳承,形成了獨特鮮明的茶文化,更擁有很多茶葉之「最」。今天小懂就來細數一下中國茶葉相關的十宗「最」,來看看你都知道幾個?最早記錄茶的文獻——《爾雅》我國第一部辭典《爾雅》中明確記載到:「檟,苦荼」。

中國是世界茶的發源地,作為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歷經上下五千年的發揚傳承,形成了獨特鮮明的茶文化,更擁有很多茶葉之「最」。


今天小懂就來細數一下中國茶葉相關的十宗「最」,來看看你都知道幾個?


最早記錄茶的文獻——《爾雅》

我國第一部辭典《爾雅》中明確記載到:「檟,苦荼」。其中,「檟」為茶樹的古名,「荼」古時候讀作chá,一般被認為是茶的古文字。據晉代郭璞《爾雅注》釋曰:「樹小如桅子,冬生(常綠之意),葉可煮作羹飲。」



可見,「檟,苦荼」確實釋義為茶,而《爾雅》最早收錄於《漢書·藝文志》,成書於戰國或兩漢之間,因此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記錄茶的文獻。


茶作為商品的最早記載——《僮約》

《僮約》是西漢時王褒寫的主奴契約,當時他借宿在寡婦楊惠家,楊氏家中有個名叫「便了」的髯奴,王褒經常使喚他買酒。便了因為他是外人跑腿很不情願,又懷疑他與夫人有一腿,跑到過主人墓前傾訴不滿,說:「大夫您當初買我時只要我看守家裡,可沒有讓我為別的男人買酒......」


這事傳到王褒耳里,當下就氣不打一處來,咬咬牙斥巨資就買下便了為奴。便了不甘心地讓王褒把以後要自己做的事,一五一十寫明在契約中,要不然他才不干。哪知王褒此人擅長辭賦,為了教訓他洋洋灑灑寫了長約六百字的僕人契約《僮約》,把便了從早到晚的勞務時間安排的明明白白。



便了看後當下求饒,「如真是照此幹活,我恐怕馬上就會累死進黃土,早知如此,情願天天給您買酒去。」顯然,《僮約》不過是王褒消遣僕人之作,卻為中國茶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僮約》中提到「膾魚炰鱉,烹茶盡具,已而蓋藏」、「牽犬販鵝,武陽買茶」。其中,「武陽買茶」足夠說明西漢茶葉已經作為商品銷售流通了,《僮約》成了茶作為商品的最早記載。


最古老的茶樹——錦繡茶祖

在雲南鳳慶縣,有一株樹齡起碼有3200年的祖宗級茶樹王——錦繡茶祖,它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最粗大的栽培型古茶樹,其樹幹高10.6米,樹幅11.1×11.3米,胸徑1.85米,圍粗5.82米,8個人才勉強圍得起來。



「錦秀茶祖」是茶樹起源地中心和悠久茶歷史的有力佐證,當之無愧的茶葉界的祖宗輩,為了保護它,當地規定,茶樹方圓100米內不准修建房屋、不准倒廢水扔垃圾等等一系列保護措施。


最早的種茶人——吳理真

吳理真,西漢嚴道(四川省雅安名山區)人,號甘露道人,他被認為是中國乃至世界有明確文字記載最早的種茶人,被後人稱為「種茶始祖」。在我國古代的史籍中,也有不少涉及茶祖吳理真的相關記載,如宋代王象之《輿地紀勝》:「西漢時,有僧自嶺表來,以茶實植蒙山。」



宋孝宗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封吳理真為「甘露普惠妙濟大師」,並把他手植七株仙茶的地方封為「皇茶園」。因此,吳理真也被稱作「甘露大師」。


最古老的茶葉——2100多年

古人愛茶愛到什麼程度呢?愛到讓茶葉陪葬的程度。1998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西安漢陽陵發掘出土了疑似茶葉的碳化物殘留,是漢景帝的陪葬品,經鑑定是由茶樹上尚未展開的嫩葉製成,為古代頂級品質的茶葉。



經最終確認,這些古代茶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1年,距今2100多年,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茶葉。


最早的以茶代酒——三國孫皓

酒桌上,常有不能喝酒或者假裝不能喝酒的人說:「今天不勝酒力,我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以茶代酒這一說法,最早起源於三國東吳的最後一位皇帝——孫皓。



據三國時期的《三國志》記載:吳國君主孫皓「密賜茶荼以代酒」,為「以茶代酒」之典故。孫皓是吳大帝孫權的孫子,是個大酒鬼,成天醉生夢死,經常擺酒設宴,要群臣作陪。且他的酒宴有一個規矩:每人以7升為限,不管會不會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須見底。


當時群臣中有個人叫韋曜,他最多也就喝二升酒,孫皓因他是自己父親的老師,對他格外敬重,席間看韋曜喝不動了就悄悄換上茶,讓他「以茶代酒」,不至於因喝不下酒難堪。這就是以茶代酒的由來。


最早的茶葉專著——《茶經》

唐代陸羽撰述的《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書分三卷十節,系統地總結了當時茶葉起源、生產、器具等各方面知識,開中國茶藝的先河。



《茶經》出現後推動了茶道的盛行,並影響到其後政治、經濟、文化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世界三大茶書之一。至今《茶經》已被譯成十幾國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陸羽也因此被尊稱為「茶聖」。


最早的皇家貢茶院——顧渚貢茶院

顧渚山貢茶院始建於唐大曆五年(公元770年),是督造唐代貢茶「顧渚紫筍」的場所,也可以說是有史可稽的中國歷史上首座茶葉加工工場,而顧渚山是陸羽撰寫《茶經》的主要地區之一,被譽為「中國茶文化的發源地」。



據史料記載和專家考證,早在1200多年前,茶聖陸羽就來到了顧渚山,采紫茗、記茶事,經陸羽命名並親自研製出顧渚山紫筍茶,後推薦給皇帝作為貢茶。於是,我國歷史上出現了貢茶院——第一座皇家茶廠。


最擅長茶事的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趙佶本職工作做得一塌糊塗,本職外的事卻做的有模有樣,他精於茶藝,曾多次為臣下點茶,蔡京《太清樓侍宴記》記其「遂御西閣,親手調茶,分賜左右」。據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間,還下詔北苑官焙製造、上供了大量名稱優雅的貢茶,如玉清慶雲、瑞雲翔龍、浴雪呈祥等。



在他的推崇下,宋代朝野上下都熱衷茶事,將單純的喝茶,上升到了「鬥茶」的技藝比試,盛行點茶、鬥茶以及茶百戲等,其中茶百戲也叫水丹青,即在茶麵上作畫,這很考驗茶師的技巧,相比現在的咖啡拉花也不遑多讓。



茶痴宋徽宗對中國茶事的最大貢獻,就是撰寫了中國茶書經典之一的《大觀茶論》,當中記錄了宋代團茶的採制工藝、點茶方法、點茶器具、鬥茶風俗等,是了解宋代茶文化必看的文獻,為歷代茶人所引用。


最有身份的茶——武夷山母樹大紅袍

說起最有身份的茶,當仁不讓的就是產自武夷山母樹的大紅袍,其在清朝時就已經是皇上的專享,其他人根本無福消受。而在2005年4月武夷山舉行大紅袍節期間,大紅袍的價格被拍到了20.8萬元/20克,相當於520萬元/斤。



如今,武夷山母樹大紅袍已禁采多年。2007年10月10日,「烏龍之祖 國茶巔峰——武夷山絕版母樹大紅袍送藏國家博物館」儀式在紫禁城外的端門大殿舉行,最後一次採摘自福建武夷山350年母樹大紅袍茶葉20克正式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贈送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中國茶之「最」?歡迎茶友們評論區留言互動哦~


註: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