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力斯與華為的通力合作,才是AITO問界賣出10萬輛的關鍵

雷科技 發佈 2023-05-30T20:48:19.198325+00:00

5月27日,在面世15個月後,AITO問界第10萬輛量產車正式下線。10萬輛里程碑至關重要,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均親自出席慶典活動。15個月時間銷量突破十萬,平均每個月銷量超過6667輛,這樣的速度在造車新勢力中,堪稱極速狂飆。

5月27日,在面世15個月後,AITO問界第10萬輛量產車正式下線。10萬輛里程碑至關重要,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均親自出席慶典活動。


15個月時間銷量突破十萬,平均每個月銷量超過6667輛,這樣的速度在造車新勢力中,堪稱極速狂飆。在新能源車大環境不斷惡化的今天,AITO問界如何逆風而行?


大環境惡化,AITO問界逆風而行


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後,賽力斯與華為都想入場,但面對眾多競爭對手,兩家企業分別入場難免會有些勢單力孤,都需要合作夥伴。於是,華為推出智選車模式,計劃與其他車企合作。賽力斯與其一拍即合,快速推動合作執行落地,在二者的共同努力下,AITO問界誕生了。


對於兩個大廠的合作,外界原先並不看好,畢竟前有「阿里+上汽」的失敗經驗,與此同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市面上的新品牌超過70個,瘋狂內卷。AITO問界如何突圍?


賽力斯有工廠有產能有多年的汽車經驗積澱,華為有品牌、有車機系統還懂網際網路營銷,兩者牽手後,快速推出了、AITO問界M5、AITO問界M7三款車型,其中AITO問界M5發布51天後進入交付階段,87天實現交付量過萬,拿下了開門紅。


(圖源:問界汽車)


2022年8月、9月、10月、12月,AITO問界均實現銷量破萬,截至去年底,上市僅9個月時間就實現了總銷量超過8萬輛。


AITO問界的成功,最主要原因在於賽力斯與華為明確分工,賽力斯憑藉浸淫汽車行業20年的經驗,充分了解用戶需求,與華為聯合設計出了AITO問界M5、M7等車型。


華為則充分利用自己的品牌影響力等市場優勢,將AITO問界汽車搬到了華為線下店進行銷售。可以說,沒有賽力斯,AITO問界汽車的設計與生產進度不會那麼快,沒有華為,AITO問界汽車也難以拿下這麼多訂單。



(圖源:問界汽車)


進入2023年後,因大環境的變化,造車新勢力大多銷量下跌,AITO問界汽車銷量環比出現了一定的下滑,2月到4月逐漸回暖,預計幾個月後銷量就能恢復過萬。


面對未來的發展,余承東放出豪言,AITO問界汽車實現了總銷量過10萬,接下來的目標則是實現月銷量過10萬。未來汽車行業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想要實現月銷10萬可不是簡單的事,即便AITO問界汽車取得了不錯的開頭,仍不能掉以輕心。


(圖源:問界汽車)


價格也是影響汽車銷量的關鍵因素之一。不過AITO問界追求的是高質量增長,不會以參與價格戰的方式獲得低質量增長。在5月27日的活動中余承東表示,只有沒有水平的車企才會打價格戰,產品競爭力不足才會想打價格戰,長期看來,打價格戰的車企難以生存下去。造車新勢力中,蔚來和理想都曾發表過類似的看法,這些車企認為,20萬元以內的汽車很難盈利,也難以給消費者帶來優質的體驗。


固然高定價相當於放棄一部分消費者,但余承東的話也沒錯,特斯拉Model 3賣到20萬元出頭的代價是砍掉了毫米波雷達與超聲波雷達,以及維修費貴到離譜的一體壓鑄車身。要知道,同價位的國產新能源汽車,有一些甚至配備了雷射雷達。特斯拉計劃中的十幾萬元新車,配置還不知道會閹割多少。


那麼,售價20萬元以上的AITO問界汽車,又該如何實現月銷10萬輛的目標呢?


目標月銷十萬,AITO問界志在成為新勢力領頭羊


從今年初的銷量來看,AITO問界汽車經歷過2月、3月的淡季,銷量逐漸回升,或許用不了太久,就能回到月銷過萬。但想要衝擊月銷十萬,AITO問界汽車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如果有以下幾點保障,問題應該不大:


第一,華為與賽力斯持續深入合作。華為進入汽車行業後,推出了零部件模式、HI模式、智選車模式三種合作方案,其中智選車模式華為參與度最高,不但會與車企聯合設計產品,還會利用自己的品牌價值和門店幫助銷售。


(圖源:問界汽車)


賽力斯是華為智選車模式唯一推出產品的企業,今年初華為曝出有意與江淮汽車、奇瑞汽車以智選車模式合作。然而就現在的情況來看,聯合設計汽車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時間內賽力斯仍是華為最重要,甚至說唯一可以依靠的車企。


今年2月25日,華為與賽力斯簽署深化合作協議,日前又表示將與賽力斯一起造最好的車,說明二者仍在努力加深合作。


第二,不斷創新持續提升產品力。產品力無疑是汽車能否熱銷最關鍵的因素,提高產品力主要有兩種方法,要麼通過投入重金研發新技術,要麼不惜成本堆料,但這一切都需要理解消費者需求,而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搞一些偽需求生產「工業垃圾」,很多這樣做的新勢力已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華為與賽力斯一向重視技術自研,AITO問界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20億元。AITO問界M5搭載了華為自主研發的電機與電控技術,車機系統更不用說。今年底,AITO問界汽車將推出迄今為止定位最高端的車型AITO問界M9,號稱1000萬元以內最好的SUV。看來,華為與賽力斯又取得了技術突破,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圖源:問界汽車)


第三,持續提升性價比讓優質汽車普惠。可能有些人認為,20萬元以上的車不太需要性價比,品牌價值更重要。事實並非如此,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汽車均價也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購買20萬元以上的汽車。在新的消費格局下,20萬元以上的汽車同樣需要有性價比才有競爭力。


如何價格與品質都要呢?想要完整的汽車體驗,沒有強悍的配置肯定不行,但高配置意味著高成本。成本上漲,整車價格自然而然也會跟著往上漲。只有通過高銷量和智能製造等手段平攤成本,才能實現整體生產升本下降,讓汽車擁有充足的降價空間,這才是未來汽車應該「卷」的方向,這也是賽力斯的一大底氣:多年的汽車工業積累,使得其擁有很強的智能製造能力,在產能、成本、效率上的後勁越到後面越明顯。


新能源車淘汰賽殘酷,誰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余承東曾表示,未來只會有不超過五家主流車企。何小鵬、雷軍等人也發表過類似的看法,這些大佬都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頭部化會比燃油車時代更嚴重,不但絕大多數造車新勢力或被淘汰,就連老牌車企也可能不會剩下多少,長期來看,老牌燃油車企如果不能完成新能源轉型,將「必死無疑」。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有比亞迪和特斯拉實現了年銷量過百萬,其他車企也就大眾、長安、吉利等寥寥無幾的老牌車企,新能源汽車銷量能在30萬輛左右。今年理想汽車有機會實現年銷量超30萬輛,為造車新勢力們爭一口氣。


留給造車新勢力們的時間不多了,再不能取得突破,就可能被行業淘汰。至於還在探索汽車行業的小米與蘋果,或許只能搞一搞粉絲經濟了。

在未來兩年,如果不能跨進「年銷量30萬俱樂部」,任何新能源車都將面臨巨大壓力。「年銷量30萬」就是活下去的船票,AITO問界機會很大——當然,其野心是年銷量120+,也就是跟比亞迪、特斯拉到一個LEVEL。余承東能否再一次將「吹過的牛」變為現實?我們拭目以待。


封面圖源:問界汽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