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奇諾防線背後的法國大棋黨是怎麼玩糊的

九邊pro 發佈 2023-06-10T16:23:46.650246+00:00

耗費一半軍費修建了一堵據說是堅不可摧的防線,然後只修了一段,因為北邊是荷蘭比利時嘛,你不能修人家家裡去,這樣的防線有意義?

以前時候總有個感覺,覺得法國人真腦殘,竟然搞馬奇諾防線這麼奇葩的東西。

耗費一半軍費修建了一堵據說是堅不可摧的防線,然後只修了一段,因為北邊是荷蘭比利時嘛,你不能修人家家裡去,這樣的防線有意義?網上找了張圖,可以看到,那玩意只有德法邊界的一段,北方就沒了。

後來事實證明確實沒啥意義,因為德國繞過了防線,直接從比利時打入了法國,成功把法國給解放了。「馬奇諾防線」這個詞也就成了一個笑話。

後來讀了不少書,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1攻勢邪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總參謀部得了一種「坎尼病」。

啥意思呢?羅馬帝國時期,羅馬人的一生之敵漢尼拔,在坎尼這個地方以少勝多,打出了一次漂亮的圍殲戰,把側翼包抄戰術玩到了極限。那一仗團滅了羅馬主力野戰軍團,砍死了兩個執政官和80多個元老院元老,可以說差點把羅馬的腰給打折了。

「一戰」前策劃德國進攻法國作戰計劃的施里芬伯爵,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漢尼拔鐵粉,他給德國軍隊設計的作戰方案,就是典型的「坎尼戰術」,正面佯攻,主力兵團從側面出擊,繞道比利時,從北方進攻巴黎。

隨便畫了下,長下圖那樣。這是著名的「施里芬計劃」,可以看出來,德國並不是直接穿越德法邊界,而是繞道了比利時。

這也是為啥說剛才的「坎尼會戰」直接影響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甚至影響到了後來的「二戰」,因為後來的「閃電戰」就是「施里芬計劃」的改進版。

他的對手法國卻非常搞笑,搞了個奇怪的「第十七號令」,這個計劃里幾乎沒啥具體細節和計劃,主要就一件事:法軍衝出去,以無比堅定的決心和意志,步槍上刺刀,發動豬突衝鋒,徹底打垮德軍,收復幾十年前丟失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多說一句這個「阿爾薩斯-洛林」,那個阿爾薩斯我去過,現在還在法國,屬於法國的東北,主打旅遊和葡萄酒酒莊,國內的很多大款都在那邊買了酒莊。很多小夥伴知道的那個「雷司令」,就是阿爾薩斯的特產。那裡的人有的說德語,有的說法語。德法兩國因為這個地方前後打了上千年,在很長時間裡是德國的地盤,後來又被法國搶去了。

搶去之後那裡的老百姓觀念上更認同法國,所以後來「普法戰爭」結束後,這地方又被德國人搶回去,但是阿爾薩斯-洛林的代表卻在法國議會發誓這兩地世世代代屬於法國,等著法國去解放。法國人也給協和廣場的斯特拉斯堡雕像披上了黑紗,象徵著法蘭西在哭泣,將來一定要洗刷恥辱,拿回那兩個地方。

戰爭爆發後,德軍按照計劃率先攻入比利時,法國從德法邊境攻入德國。攻勢邪教在西線取得了驚人的效果,只是這種效果跟大家想像的不一樣。法國士兵的決死衝鋒在德國人的機槍底下幾乎變成了屠殺,法國人的鮮血染紅了盛產葡萄酒的阿爾薩斯地區,最後啥也沒攻下。好在德國進攻法國的戰鬥也非常不順利,很快被擋在了巴黎北方沒法前進。

隨後戰爭轉入了僵持,變成了慘烈的塹壕戰。轉入防禦的法國人發揮出了之前沒有被意識到的戰鬥力,竟然死扛到了戰爭最後,直到德國認輸。法國人不僅成了戰勝國,而且搶回了一直夢寐以求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沒多久,法國人就意識到德國遲早再鬧事,考慮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人進攻過程中的可怕遭遇,再想想自己在防禦方面的天然技能點,疊加戰爭中死的人太多,於是把修建一條永不陷落的防線這事也就安排上了日程。

關於這條防線,法國人其實目的比較複雜。

最關鍵的一點,法國人費那麼大勁,並不是想跟德國人在這條防線下決戰,恰好相反,防線後邊就是法國的工業區,法國人沒法接受在這裡打成爛仗。

於是他們準備用一條防線攔住德國人的前進道路,逼著德國人繞路去北方,走比利時。

重演在「一戰」中的態勢,然後德法雙方的戰場就轉到了比利時(比利時罵了句「媽每批」)。這個不是後來附會的,歷史學家把法國參謀部的會議紀要找出來,上邊明確說馬奇諾防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德國人繞行,然後英法聯軍去比利時邊境等著德國入侵。

為啥不進比利時裡邊去等著呢?因為比利時是中立國,除非它向別的國家求助,否則誰進去誰就是侵略。於是英法就在邊境上等著德國入侵。

那德國會按照法國人預想的執行嗎?

事實上面對這條防線,德國總參謀部的決策結果確實是不去硬碰,而是繞道比利時,沿用「一戰」中的「施里芬計劃」。

按照這個思路,針對進攻法國的作戰計劃也就出爐了,一開始那個方案叫"黃色方案",完全就是法國人的構想,德國人繞過馬奇諾防線,取道比利時,趁法國人不注意,從北方打擊巴黎。

德國人以為法國人藏在馬奇諾防線之後等著他們進攻,沒想到被法國人給算計了,法國人在比利時等他們。

雙方的第一波博弈,法國人占了上風。

2英國

法國人深知一件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能以法國勝利並且拿回自己失去的領土告終,並不是法國人多牛逼,而是因為他們的盟友是英國。

現在的英國跟個哈士奇似的,退回到一百年前,英國就是現在的美國。那時英國儘管工業已經不再是昔日的一家獨大,但是底子還在,甚至很多美國公司也受英國資本控制。還有近乎無限的海外兵源,印度人,紐西蘭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亞人,都可以去當炮灰。

更關鍵的是,英國在大洋上有絕對優勢,可以封鎖德國海外的商道,就算困,也能困死德國。不過從後來的情況來看,英國海軍在實力上已經和德國相差並不大了,雙方爆發了一場叫「日德蘭海戰」,打了個平手,可見德國海軍的實力已經很強了。不過德國海軍從那以後龜縮在港口不出來,海上成了英國帝國海軍的獵場。

如果法國單獨對戰德國,法國人儘管對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但是依舊有點虛。如果英國能加入,那勝負幾乎沒有懸念。

所以「一戰」前的法國人面對即將來臨的戰爭,幾乎無所不用其極地嘗試把英國拉下水。不過最終英國人下場,卻是因為德國人。

剛才也說了,德國人為了奇襲法國人,沒有從德法邊境正面硬槓法國,而是改從中立國比利時繞道,從比利時攻入了法國。

這下把英國人給惹急眼了。大家看地圖也能發現,比利時也挨著英國,就在英吉利海峽對面,當初威靈頓公爵就是在比利時擊敗了拿破崙。

所以在很多英國保守派眼裡,比利時就是英國真正的邊疆。於是促成了比利時的中立,英國是擔保國,如果誰打比利時,就是打英國的臉,而且直接威脅英國本土,英國就會下場。

兩次世界大戰,德國人都入侵了比利時,在利益和名聲上都羞辱了英國,所以英國兩次都下場和法國站在了一起。

英國下場,就意味著英、澳、加、美的同時下場,德國一個對抗當時最大的幾個工業國,想打贏是非常非常難的,後來果然沒打贏。

到了「二戰」前夕,法國人又開始惦記英國,他們只要繼續把英國拉下水,英國就會源源不斷從印度抽兵,並且讓美國出武器。

那怎麼讓英國出兵呢?只要德國進攻比利時,英國就會出兵。現在大家懂了馬奇諾防線的邏輯了吧,它主要有兩個作用:

1、戰爭不要在法國境內打,修一條防線逼德國繞道,去比利時打;

2、需要把英國拉下水,拉下水的辦法就是讓德國去打比利時;

於是在德法邊界搞一條牢不可破的防線,讓德國人壓根不想強攻,到時候德國人又得像上一次戰爭那樣,繞道比利時。英國無論從道義上,還是利益上都必須下場跟德國人死磕。

不過後來的情況,多少有點魔幻,法國人計劃到了開頭,沒計劃到結尾。

德國本來已經準備用那個「黃色方案」,從比利時進攻法國,到時候就直接迎頭碰上了等在那裡的英法聯軍。如果事情按照這個發展,德國的整個思路都在法國人的算計里。

不過中間發生了個倒霉事卻意外幫了德國。德國的一個軍官帶著「黃色方案」的作戰計劃去匯報的時候,意外偏航,迫降到比利時去了,盟軍獲取了德國的作戰方案。盟軍高層對這個方案並不意外,因為他們之前的軍棋推演就是這麼推的,甚至馬奇諾防線也是為這個目的修建的。

但是德國人就得改方案了,因為泄露了嘛。希特勒力排眾議,批准了一個類似魏延「子午谷奇謀」的方案,兵分兩路,一路繼續走原來的路線從比利時進攻法國,另一路兵行險著,讓坦克兵團從險要的阿登山區攻入法國。也就是下圖這樣,隨便畫了一下:

阿登森林這地方太險要,法國總參謀部戰前反覆勘測過,認為大部隊沒法通過,所以沒咋設防,沒想到德國裝甲部隊直接穿過去了。

戰爭爆發後,德國果然攻入比利時,英法聯軍趕緊迎上去,沒想到邊上森林裡突然殺出一支裝甲部隊,上演了一波教科書般的「鉗形攻勢」,德國人折騰了半個世紀的「坎尼戰術」終於玩明白了。

英法頓時亂了手腳,一敗塗地,差點被堵在敦刻爾克被堵死。也就有了《至暗時刻》裡的情節,英法聯軍被圍到了海邊,英國人趕緊用民船把自己的隊伍接了回去。

不過英國既然已經永久捲入了戰爭,就必須硬著頭皮打下去,於是帶上幾個侄子和奶牛跟德國人死磕,比如不列顛空戰中,就有很多加拿大飛行員駕駛美國飛機,上天跟德國狗斗。「不列顛空戰」授勳,英國人並不多,大量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飛行員。

由於德國的戰術太過成功,法國很快在戰爭中戰敗投降,德國在法國搞了個傀儡政權。

不過法國把英國拖下水的好處也出來了,戴高樂跑去英國搞了個流亡政權,叫自由法國。這個自由法國聽著像個非主流,其實不是。法國儘管沒了,但是它海外殖民地還在,殖民地駐軍也都在,法國海軍看情況不對,跑出來一些。到了1943年,法軍加上殖民軍,差不多有四五十萬。這四五十萬人後期幾乎都是美國給的裝備。

後來的事大家也知道,希特勒去打蘇聯去了,踢到了鐵板上,41年進攻了蘇聯,45年就戰敗了。

盟軍也開始反攻,旗幟上畫著「洛林十字」標誌的法國軍團重新回到法國,接管了政權,戴高樂時代也就開始了。大家看現在法國那麼多黑人,很多就是跟著戴高樂打回去的殖民地軍人後代,為法國流過血,所以法國挺接納他們。

3尾聲

看到現在,大家應該看出來了吧,法國人其實也算深謀遠慮了,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算計到極限了。沒想到德國人的一次失誤反倒成全了德國,更沒想到新技術一旦投入戰爭,能產生那麼明顯的作用。再深入一些,所有「大棋」在技術進步和思想代差面前可能不堪一擊。

這也是為啥我幾乎看不進去那些計劃很複雜的陰謀論或者大棋黨的言論。

不是別的,複雜計劃極其容易失控,稍微有點偏差,可能就是嚴重偏離了之前計劃的軌道。幾乎所有有過實戰經歷而不是躲在書房的人都知道,任何牛逼的計劃,一旦開始執行就有一半被作廢了。所以那種一環嵌一環,每一步都依賴上一步的超大「大棋」,幾乎都沒法操作,除非在小說里。

當然了,這裡不是說不該做計劃,計劃還是要有的。而是說沒有什麼計劃能真正執行到最後,都在中間反覆被調整。到了最後回頭看,可能跟一開始的計劃差距大到不可理喻。

所以我說世界的本質是「競爭與失控」,想做成一件事,先有個目標,再制定個計劃,在執行的時候不斷用新想法替代舊想法,不用擔心失控,失控了就根據目標重新調整。減肥,讀書,工作,甚至「五年計劃」,以及戰爭,基本都是這樣的。極少情況下能做到一開始就計劃到底。

全文完,感謝閱讀,既然看到這裡了,如果覺得不錯,隨手點個讚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