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媽被捕,背後牽扯出兩萬間諜?美國為了中國情報有多瘋狂?

長沙政法 發佈 2023-06-14T07:22:07.662497+00:00

2015年3月,一位「中國大媽」在從大陸去澳門的路上,被我國國安部門逮捕。原本只是一件小事,沒想到竟引得美國「大動干戈」。

前言

2015年3月,一位「中國大媽」在從大陸去澳門的路上,被我國國安部門逮捕。

原本只是一件小事,沒想到竟引得美國「大動干戈」。

他們不僅將事情上升到聯合國層面,公開對我國進行譴責,還要求我國儘快釋放「潘婉芬」

我國橫生疑竇,仔細一查才發現,這位大媽背後竟牽扯出了兩萬間諜!

這個「潘婉芬」到底是誰?帶著怎麼樣的任務?目前在華間諜又有多少呢?

一 、「中國大媽」間諜計

潘婉芬,早年出生於一個越南的華人家庭。

雖然家境富庶,但是當時越南排華,家道很快中落,她也只得跟隨父母坐著難民船,多方輾轉前往了美國。

抵達美國後,這一家都入了美國籍,搖身一變成為了美籍華人,其中潘婉芬更是給自己起了個英文名字,叫做「桑迪·吉利斯」。

從那時起,這一家人就已經開始腐化,潘婉芬更是被美國情報機構吸納。

經過一番訓練後,在1996年以美國富商的身份來到中國,開始從事諜報工作。

由於我國當時正在搞招商引資,而潘婉芬的背後又有美國情報機構做依仗,資金雄厚,所以她很快就成為了我國許多地方的座上賓。

由於潘婉芬看起來慈眉善目,臉上還常帶著和煦的笑容,所以有不少人被蒙蔽。

讓她借著富商的身份和手裡的錢,參與了許多重要項目,收穫了一些機密情報,這讓潘婉芬在美國情報機構中的地位水漲船高。

為了最大程度上發揮她的價值,美國任命她為休斯敦-深圳城市協會會長,讓她搭建一個更大的在華情報網絡。

在這件事上,潘婉芳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

畢竟由於工作原因,她常常往返於中美兩地,打著商業交流的旗號,也能接觸到不少關鍵人員。

可是美國怎麼也沒想到,由於潘婉芬的頻繁動作,我國國安部門也已經盯上了她。

只不過當時我國沒有掌握太多證據,便準備等美國情報機構成型後再一舉擊破。

時間來到2015年,一切都已成熟,就在潘婉芬從大陸趕去澳門的路上,我國國安部門直接出手將其控制了下來。

沒過多久,美國情報部門就收到了消息。

不過他們依舊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能夠憑藉輿論壓力,讓我國放人,沒想到我國國安部門直接回應:

「潘婉芬已經涉及危害中國行動,必須接受有關部門調查!」

這下美國情報部門徹底坐蠟,而他們花費了巨量時間和金錢,好不容易才搭建起來的情報網絡雛形,也被我國國安部門順藤摸瓜,連根拔起。

2017年4月,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潘婉芬作出「間諜罪」判決,判了她3.5年的監禁以及驅逐出境,潘婉芬也當場認罪,放棄上訴。

「潘婉芬案」中,美國可謂損失慘重,不過他們理虧在先,也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心裡吞」了,屬實是自作自受。

二 、潛伏在中國的美國間諜

雖然潘婉芬被抓,但這也只是滄海一粟。

畢竟根據之前法新社公布的數據來看,美國在華間諜攏共應當有19,571人,其中商業間諜9695人,軍事間諜9876人。

數據或許有水分,但美國絕對埋了不少「釘子」,之前屢屢爆出事件就是明證。

比如說,2016年的「武警部隊照片案」

當時馬某和梁某通過網絡,認識了一名自稱是外國記者的女性,雙方聊了一段時間,很快在網絡上成了朋友。

後來對方表示,對中國武警部隊有著濃厚的興趣,願意提供報酬,讓馬某和梁某去拍攝一些照片。

兩人不假思索就答應了,殊不知不久後兩人就因此被逮捕。

當消息曝光的時候,馬某和梁某的家人才知道,兩人居然接觸了美國間諜,不過這時已是悔之晚矣,兩人只能接受法律的審判。

同樣涉及到美國間諜的,還有2021年下旬才爆出的「中國西南美國商會事件」

這個組織雖然號稱「無黨派」、「非營利」,但是其本身性質存疑。

很多媒體更是指出,這就是個間諜組織,長期為美國搜集中國西南部的經貿信息。

也難怪2021年9月,相關部門會以「違反我國法律法規」為由,將這個組織關停,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更是在記者招待會上直接說道:

「任何組織在中國,都應當按照中國的法律行事!」

實際上,中美兩國在諜報上的交鋒,早在新中國剛成立時就已經開始。

1954年我國就舉行過一場浩大的「清查美國間諜活動」,抓住了近百名美國間諜;

1964年,我國對各國在華間諜進行了集中抓捕;

1971年,我國國安機關又抓住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中國的最高級別線人,直接對其情報收集工作造成重創!

可以說,我國針對美國的反諜報工作,一直都進行得如火如荼。

只不過美國一直賊心不死,又肯於在諜報工作中「下血本」,美國間諜才會始終都抓不乾淨。

美國在華間諜巔峰時期猖狂到了什麼地步?

這麼說吧,在2010年之前,美國中情局曾經從我國拿到不少高質量情報,而且許多情報都是直接送到歐巴馬的桌上的,由此可見其重要程度。

可就在2010年,情況迎來了驚天逆轉。

美國花費幾十年搭建的在華情報網絡,似乎在一夜間走向了枯竭,以至於歐巴馬都不止一次地問過中情局:

「情報越來越少,你們的間諜都去哪兒了?」

若非如此,以美國中情局多年的積累,也不會需要潘婉芬來重新搭建情報網絡。

正是因為之前的情報網絡損毀,美國中情局承擔著莫大壓力,這才會急於求成。

以至於暴露了馬腳,被我國國安部門摸清根底,巧妙布局。

那麼問題來了,那些2010年後「消失的美國間諜」,到底去了哪裡?

三 、秘密抓捕與諜報升級

其實,美國安插在我國的間諜,並不是「神秘消失」,而是被我國秘密抓捕了。

在1949至1980年間,美國一直往我國安插間諜,只不過過程十分艱難;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改革開放,美國才瞅准機會,「混水摸魚」。

可隨著改革開放制度的逐漸完善,以及新中國體系的成熟,美國再想像昔日一樣,肆意安插間諜,已經不可能了,就算是已經被安插的間諜也很容易被發現。

在二、三十位重要「線人」被拔除的時候,美國情報機構也曾察覺不對勁,隨即發起了「蜜罐」行動,對美國駐華官員進行了全面審查,可仍舊一無所獲。

那麼一開始的時候,美國是如何拉攏國人當間諜的呢?答案就四個字——「直接砸錢」

根據過去相關報告披露,美國曾用重金收買我國知識分子,以此發揮間諜的作用。

一開始的時候,這些人的稿酬是千字2000美金,後來美國人見到成效,進一步抬高了籌碼,給出了千字3500美金的「稿酬」。

這些人拿著美國的錢,發表抹黑中國的文章,作風之猖獗可謂是「喪心病狂」。

最關鍵的是還有很多無知國人被他們蒙蔽,這是最讓人惱火的。

為了竊取軍事機密,美國還想盡辦法在中國收購的飛機上安裝竊聽器。

2000年,我國花1.2億美元購買了一架波音767。

買的時候沒什麼問題,可是在改造完成後,我國技術人員檢查時,卻從上面找到了27個竊聽裝置。

這些竊聽裝置體積很小,設計精妙,甚至需要衛星信號才能進行啟動和操控,可見美國人絕對是蓄謀已久。

原以為裝竊聽器就夠無恥了,可接下來美國人的操作,卻再度刷新了人們對美國下限的認知——

在中國只是公布信息,還未進行下一步的情況下,美國竟倒打一耙!

「這是中國的苦肉計,故意給美國機會,讓美國安裝竊聽器,這樣一來,中國不僅能獲得美國的高新竊聽裝置技術,還能擺出一副受害者姿態!」

這番「受害者有罪論」的無恥程度,屬實令人感慨,也讓我們感受到美國確實是急了。

畢竟早年間,美國在情報上的支出就高達750億美元,占全球70%。

付出了如此大代價,卻難有對等的收穫,美國如何不急?不過越急越容易出錯,之前的「潘婉芬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們由衷的希望,美國最好不要再抱這種「害人之心」,否則害人不成終害己。

四 、美蘇間諜戰與間諜分布

美國之所以如此執著地要在中國觀察間諜,還是沒能擺脫「」的影響。

早年間美蘇爭霸的時候,兩國的間諜戰可謂是打得如火如荼。

據不完全統計,在美蘇爭霸時期,美蘇兩國互相派遣和策反了數十萬間諜。

從文化出版到軍工產業比比皆是,克格勃和CIA簡直堪稱是冷戰時代的「主角」。

一直到1991年蘇聯分崩離析,克格勃和CIA的角逐才告一段落。

不過美國當時已經培養出了大量間諜人員,自然不會浪費,於是就將其派遣到了全球各地。

美國「帶頭衝鋒」,它的一眾小弟自然也不甘落後,尤其是日本最為猖獗。

在法新社的統計中,日本在華間諜數量比美國還多,足足有21871人。

緊隨其後的,就是法國、德國等歐盟國家了。

從法新社數據來看,這些歐盟國家在華間諜總數超過5萬,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軍事間諜。

拋開上述國家不談,全球其他國家在華間諜總數仍有2萬之多。

各國在我國埋下的「釘子」總數,竟達到了11.5萬,這也提醒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多的間諜,到底聚集在我國何處呢?

外媒曾經列過一個「外國間諜在中國各城市潛伏榜單」,烏魯木齊毫無疑問是榜首,因為光是這一座城市就潛伏著大概1.8萬名間諜。

為什麼烏魯木齊的情況如此複雜?

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堪稱是中國接觸中亞其他國家的「橋頭堡」,人口成分自然也是魚龍混雜。

緊隨烏魯木齊之後,是北京、上海和青島,這三座城市間諜人數也在1萬以上。

其實這不難理解,畢竟北京是我國首都,許多重要政治、軍事機構都設在這裡。

也正因如此,外界估計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在這裡埋伏了間諜。

至於上海,作為我國四個直轄市之一,以及經濟最繁華的地帶,那裡有著大量的外商,天然具備外國間諜潛伏的環境,這裡也是美國間諜的主要聚集地。

青島之所以有那麼多間諜,主要是因為我國三大艦隊之首北海艦隊司令部在那。

況且有很多韓國人在那裡定居,據外界估計在青島的間諜中至少有1/5是韓國人。

除了這四座城市外,還有三亞、瀋陽、廣州、拉薩、香港以及成都等地,也可以依次列入這份榜單。

對上述城市進行統一分析,我們不能發現其三大共同點:繁華、地理位置特殊,

同時還有重要的政治和軍事機構。

當然,這只是根據法新社數據做出的估計,具體數據和事實可能會有所出入,不過這也夠讓我們打起警惕之心了。

哪怕是和平年代,鬥爭也從未停止。

就像老話所說的那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一定不能在安定和平的環境中麻痹,要時時自省,多加奮進。

當然,大家也不用對情況過於憂慮,畢竟我國相關部門的工作還是做得非常到位的,我們只需要理智、平和的看待即可。

來源:國學聚焦

【免責聲明】本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該內容!特別說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於商業類別宣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