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是肺癌危險因素 早診早治或達到治癒目標

中國新聞網 發佈 2023-06-14T09:32:35.380927+00:00

中新網上海6月14日電(記者 陳靜)在中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名列前茅」。每年6月15日為「世界呼吸日」。

中新網上海6月14日電(記者 陳靜)在中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名列前茅」。每年6月15日為「世界呼吸日」。

中華肺癌學院執行主席、呼吸內科名譽主任韓寶惠教授14日接受採訪時表示,除了抽菸,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也是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且在不同性別、不同病理類型肺癌中表現有所不同。

據介紹,肺癌是起源於肺部支氣管黏膜上皮及肺泡的惡性腫瘤。肺癌通常被認為與吸菸高度相關。韓寶惠指出,既往呼吸系統疾病及遺傳因素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塵肺、肺結核、支氣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統疾病在使肺癌發生風險增加的同時,也影響肺癌患者的生存周期。」

韓寶惠以塵肺病為例解釋,塵肺病患者的肺部會因為肺部顆粒或塊狀的纖維化引發不可逆病變,導致肺功能慢慢喪失。有研究顯示,塵肺患者肺癌發病率風險較正常人群高1.32到10.34倍,且肺癌的發病率年齡較正常人群提前10到15年。

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其中,小細胞肺癌是惡性程度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因其進展迅速且易復發,在轉移、復發或耐藥後缺少有效的治療手段的前提下,患者5年生存率較低。韓寶惠教授表示,小細胞肺癌被發現時,常常已是中晚期。雖然,小細胞肺癌早期難以被識別發現,但會有肺外反應,比如:低鈉血症、庫欣綜合徵,抗體相關的肌炎、腦炎等。「一旦出現小細胞肺癌導致的肺外表現需要儘早就醫,儘早識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預後。」他表示。

談到肺癌的早診早治,韓寶惠指出,可手術的肺癌患者90%以上都是早期、極早期;早診早治的確讓更多的患者達到了根治或者治癒的目的。他倡導在高危人群中開展螢光支氣管鏡篩查,這樣才能發現早期的病變。據介紹,在篩查中,韓寶惠團隊還增加了液體活檢,通過抽一管血,來尋找早期肺癌的生物標誌物。韓寶惠告訴記者,用液體活檢加上低劑量螺旋CT,篩查的敏感性、特異性都得到了大幅提高。除了上海,韓寶惠團隊的布點篩查已經覆蓋江蘇、浙江、山東、河南、江西等省,「今年3月份我們剛剛在山東泰安舉行了泰安社區高危人群萬人篩查的項目結題。」他透露,「將來在這個基礎上,能夠造福更多的患者和高危人群,使更多的早期肺癌被診斷出來,能夠達到治癒肺癌的目標。」

隨著腫瘤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和完善,目前肺癌治療已經邁入了免疫治療的新階段。韓寶惠指出,結合目前的研究及臨床經驗,一旦確診肺癌,在沒有自身免疫相關疾病的前提下,無論是單用免疫治療還是聯合化療,越早使用免疫治療,患者獲益越大。「這兩年,免疫聯合化療的方案問世,顯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質量,生存周期進入以『年』為單位計算的免疫治療時代,成為近40年小細胞肺癌診療領域的重大突破。」

韓寶惠表示,相信未來隨著免疫治療等創新療法的進一步發展,以及肺癌規範化診療的推進,會有更多小細胞肺癌患者獲益於先進的創新療法,其總生存期和生活質量也將進一步得到改善,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長生存。(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