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啥會給越南輸電

九邊pro 發佈 2023-11-20T10:07:03.460388+00:00

另一部分人只要逮到機會就會說越南正在崩潰,因為他們的眼裡,越南崩了,那就證明除了中國,沒人能實現工業化,這顯然也不是現實。

國內很多人談起越南,總有種「別有用心」,並不是就事論事,而是想表達自己的偏見。

一部分人喜歡說證越南經濟正在蓬勃發展,進而論證「國內藥丸」,咱們今天的文章就會講到,越南和中國不但不是零和博弈,更類似一種共生關係。

另一部分人只要逮到機會就會說越南正在崩潰,因為他們的眼裡,越南崩了,那就證明除了中國,沒人能實現工業化,這顯然也不是現實。大家看看越南這經濟規模,肯定不是一個農業國能取得的成就嘛:

其實客觀地講,越南有點像一個腦子不錯,還算努力,又有大哥提拔指點的寒門子弟。這些年確實走出來了一條路,至於能不能走下去,能走多遠,那個誰都說不準,不過大概率地,脫離自己之前階層是問題不大了。可能會像一個標準京滬碼農一樣,一頓狂飆之後,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迎接自己的35歲難題。

那為啥說越南是個條件不錯的小伙呢?

主要是那幾個港口,越南有比如著名的海防港和胡志明港,海防離他們首都河內不遠,大概相當於北京和天津的關係。胡志明類似咱們的上海,處在越南南部,也是個大河入海的城市。還有中部有個峴港(那個字讀「現」),類似咱們的青島。港口在後發國家那裡屬於沒法迴避的決定性關鍵問題。

也不複雜,一般後發國家發展,前期都得承接發達國家轉移出來的低端產業。這些低端產業利潤薄到了極點,如果想賺錢,那成本就得壓到極限,比如便宜的交通,便宜的人力。

這也是為啥後發現代國家的起點基本都是「天然良港」+「廉價勞動力」,包括香港地區和新加坡這些城邦也不例外,剛開始都得依賴港口和廉價勞動力搞點低端製造,然後向上攀爬。這同時也決定了咱們的低端產能只能向越南這種國家轉移,沒法向咱們的西部轉移。

而且越南離中國最大的工業區珠三角實在是太近了,只有不到一千公里海路。一千公里看著挺遠,從運費層面講,越南到廣東的距離比廣西到廣東的距離都短,越南北方的海防可以無縫對接廣州港。

當然了,最關鍵的一點,想發展需要政治穩定。不能動不動出現動亂,或者跟非洲那些國家似的,先皇剛跟跨國公司談好投資協議,人家剛開工,過幾天上來一個新皇,直接全給推翻了,把人家的跨國企業投資全給沒收了。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法投資,經濟也就沒救了。大家千萬別說起那些跨國公司就「昂撒」,我們如今也是跨國資本的一部分。

越南前期一直在打仗,先跟法國打,後來跟美國,然後是柬埔寨,最後是我們。90年代和中國和解後開始發展經濟,前期儘管被軍備拖得很慘,不過好處是政局非常穩定。政局穩定是搞經濟前期必備的條件。

其實西方國家喜歡打「民主人權」的旗幟來折騰發展中國家,從他們現實的操作來看,他們真正在意的只有「穩定」。只要能穩定,什麼伊朗巴列維王朝,沙特封建社會,新加坡泰國這樣的威權社會,都可以跟他們合作。但是一國一旦出現不穩定的徵兆,不僅西方的資金,連咱們的資金都會蜂擁往外跑,然後幾十年不會再去投資。

現在的問題是,全世界符合「有港口」、「廉價勞動力」,「政治穩定」這三個條件的地區越來越少,所以越南的經濟被外界看好也是正常的。

越南能發展起來,關鍵的紅利大概分成這麼幾波:

最大的一波,可以稱為「中國人口紅利退散後的越南紅利」,中國這邊隨著工人數量減少,大家對工資的要求越來越高,導致很多企業在中國一個小時八九塊錢就招不到人了,那些企業只好出走越南。

在接下來的很長時間裡,那些在中國招不到工人的企業,都得被迫出走。這些出走的企業,能去的地方不多,要不去越南,要不去印度,去墨西哥和東歐有點不切實際。這麼比下來,越南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是中國的環保風暴,也就是大量環評不合格的企業被關停,他們不會真的停產不幹了,而是轉到了越南。

一般污染高的企業,附加值都不高,還有「外部性」。比如你在河邊搞了個高污染的工廠,你賺錢了,可一條河沿岸的所有人都受了影響。大家可能患病率變高,可能需要加裝淨化系統,總之整體成本變高了,甚至蓋過你的工廠收益。局部是賺錢的,整體收益是負的。這也是為啥國家這些年不太想要這些企業了。

然後就是眾所周知的貿易戰,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國,咱們是最大的工業國,根本避不開美國。恰好越南跟美國這些年關係不錯,跟美國的關稅非常低,很多企業想賣給美國東西,都得到東南亞貼牌。此外大家最近聽說了吧,咱們國家的光伏企業要被歐洲制裁了,到時候又得到越南生產出口歐洲。

最後也跟俄烏戰爭有關,戰爭以前歐洲能源依賴俄羅斯,覺得戰爭無論如何也打不起來,打起來之後又手忙腳亂到處找能源。那事之後,那些跨國公司也經歷了一波「放棄幻想,迎接最壞情況」的思維轉變,開始刻意分散布局。其實從這兩年蘋果的操作也能看出來,蘋果甚至要把25%產能轉到印度去。

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跨國公司無論如何也不會做出違背經濟規律的事,但是俄烏戰爭之後大家的思路都變了,把「安全」放在了「利潤」前邊。戰爭爆發後這兩年,印度的國際環境變化很大,以前大家分析印度,總說「在那裡建工廠不划算」,如今跨國公司考慮最多的已經不是划算了。

從上邊這幾個轉移原因也能看出來,除了「環評」,其他的都沒啥辦法,只能是讓他們轉移。

現在在越南投資的跨國資本里,排第一的韓國,主要是三星,三星在越南的地位,類似富士康在河南的地位。三星一個公司一度占了越南25%的出口量。

排第二的是新加坡,接下來是中國大陸和台灣等,還有一堆大英國協的小國。可能有小夥伴說中資占比並不高啊。上文說了,很多中國企業跑到越南是為了躲避美國的,怎麼可能繼續以中資名義嘛,這種一般會去香港走一圈,或者乾脆保險點去新加坡和大英國協的小國包裝一下。越南那邊的小夥伴們說幾乎看到的絕大部分新加坡企業,都是中國這邊的。

也正是這些年工業轉移得太快了,越南那邊的基礎設施根本跟不上,越南的南方和北方打交道很少,因為路太爛,電廠這種東西就更跟不上了。而且越南沒有中國內蒙古山西這樣的煤炭基地。越南預計在接下來十幾年都穩定不了電力,查了下國內,差不多是2013年左右才出現過剩,之前電力一直不太夠。

那為啥我國要給越南供電呢?

其實中國對越南不只是供電,越南除了人和地啥都沒,啥都得進口,從上游的原材料,到工業組件,再到生產設備,只能從咱們這裡買。越南和中國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競爭關係,而是一條鏈上的不同生態位。有點像韓國和日本在晶片領域的位置,日本生產原料,韓國做晶片。

一個更反直覺的事,越南那邊的工廠因為停電不開工,肯定會影響到咱們這邊的工廠。因為越南工廠的原料和半成品是從中國這邊採購的,如果他們停電停工,就會降低預期產能,到時候也就不壓貨了,咱們這邊很多工廠也跟著停了。

這個意義上講,貿易網讓中越變成了一個整體,救他們就是救咱們自己。

而且上文也說了,那幾個因素的影響下,部分製造業流出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扶持越南,其實就是避免製造業流向印度。韓國顯然也有這方面的打算,所以大力扶持越南。

此外中國關於電力有更大的企圖,顯然並不只是想發電供國內用,我們的目的,明顯是要做新時代的能源國,持續對外輸出能源,就跟那樣。

大家這段時間關注下沙特就能發現,沙特在新能源相關技術上投資非常狠。大家都很清楚,化石能源時代眼瞅正在走向沒落,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的時代正在降臨,沙特正在給自己找後路。我國擁有巨大的生產能力,也有幅員遼闊適合風電和太陽能的大西北,如果發展好了,很明顯今後西北就靠新能源也能振興起來。

這種情況下,只要我們保持出口,就會對其他國家形成壓制,有點像微軟一直搞免費傾銷,中國這邊的作業系統就幾乎發展不起來一樣。

咱們給他們輸電,某種意義上講可以壓制他們本地發展電力的機會。如果自己發出來的電費用比我們成熟的電價都要高,後續修建電廠壓力會非常大,因為工廠可能優先使用我們的電,導致他們的電廠無利可圖。

這個意義上講,中國電力以後可能不只出口越南,可能會出口所有周邊國家。

很多小夥伴對世界貿易的理解還停留在「不要給其他國家搞建設的層面」,其實現在全世界所有技術里,除了生物和高端晶片,其他所有領域普遍沒有太高門檻,最高的門檻就是成本。比如一座橋樑,中國可以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搞定,發達國家可能需要較高的成本,但是極少有真搞不定的。

中國占據了全世界30%左右的恐怖產能,可是並不是100%,還有70%在外邊,很難說有多少產業我們不給搞,他們就沒法搞下去。中國最大的優勢依舊是成本。

更關鍵的問題是,製造業是「需求驅動」的,也就是說看著好像製造能力超級強,可是越強的製造能力越迫切需要訂單。那些工廠和企業真正的生命線都是訂單,一旦長時間缺訂單,可能很快就扛不下去倒閉了。

懂了這個,就懂了為啥我國還在幫印度和越南這些國家搞基礎設施。就算你不給他們弄,他們也會找別人搞定,還不如我們把這些訂單接了,畢竟那些土木老哥們,如果長期沒訂單,沒活干,企業也就扛不下去了。

但是換一種思路,如果我們的低價電力和產能持續輸出,那些國家自己的可能很難發展起來,慢慢就開始依賴中國了,我們也能給自己的產能找條出路。

尾聲:

不得不說的是,越南確實抓住了歷史的機遇,尤其是低端製造業從中國向海外轉移的這股浪潮,還有中美貿易戰背景下,大量貿易品需要到東南亞貼牌的需求,越南製造業實現了突飛猛進。

我們這邊也得調整思路,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長期守住低端製造業。那玩意利潤太薄了,每個國家和地區發展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低端製造業上機器人不划算,招人又招不到,最後只能向低收入地區轉移。如今越南的那些產業,最早在英美等發達國家,後來又到了日韓,隨後又轉移到了中國,如今又再向越南轉移。

沒啥辦法,經濟規律使然,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向產業上游攀登,並且向高端製造的方向轉移,除此之外可能也沒別的辦法。

至於越南取代中國,根本沒譜的事,越南的發展極限是很難超過廣東的,它和廣東各方面的稟賦有點像,但是又不可能像廣東那樣有近乎無限的腹地。畢竟廣東不僅僅是廣東自己,它有山西內蒙給它提供能源,有全國給它提供人才,類似騰訊那樣的超級企業用戶也不止廣東,已經輻射到了全國。這些條件越南都不可能有,所以越南的上限很難達到廣東,至於取代中國就更沒譜了。

而且前文說了,中國製造業在全球占比30%,越南占比多少呢?0.24%,可以說少的沒譜了。越南對中國幾乎沒啥威脅,甚至可以說,中國外部問題並不大,真正的問題還是內部,比如發展內需,提升老百姓的消費力,解決「後房地產時代」的財政難題,這些都比越南麻煩得多,也重要得多。

全文完,既然看到這裡了,如果覺得不錯,隨手點個讚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