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祇園祭之前,你需要做好以下功課

日本通 發佈 2023-11-22T01:43:05.929690+00:00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覽扶桑(ID:sjcff2016),作者:唐辛子,日本通經授權發布。頭圖為祇園祭遊行的隊伍(圖|庫索)馬上就是七月,京都人一年一度的祇園祭又要開始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覽扶桑(ID:sjcff2016),作者:唐辛子,日本通經授權發布。頭圖為祇園祭遊行的隊伍(圖|庫索)

馬上就是七月,京都人一年一度的祇園祭又要開始了。

從7月1日的「長刀鉾町御千度」(在神前稟報「稚童」選定的儀式)開始,到7月31日的「疫神社夏越祭」(向祭神「蘇民將來」稟報祭祀結束的儀式)為止,「祇園祭」為期長達一個月,是夏日京都最具特色的風情詩。

每年從眾多市民中選出的祇園祭「稚童」 (圖|維基百科)

不過,作為一名多次圍觀過祇園祭的普通觀眾,就個人經驗而言,發現想要圍觀京都的祇園祭,一定要事先做點功課,否則,除了記住祇園祭的「人多天熱」,其他的,完全腦子裡一片空白。

下面是我多次圍觀祇園祭之後所獲得一些知識與心得。整理一部分在此與大家共享。

「町民文化」與「神人和樂」

關於祇園祭的起源,網絡上都查得到。這兒只做最簡單的介紹:

祇園祭起源於公元869年的平安時代前期。彼時的京都,因為下水道設施不備,水質遭受污染,加上京都地形屬於悶熱多濕的盆地,因此極易瘟疫流行。古代日本的醫學不發達,面對瘟疫流行,天皇敕令舉辦「祇園御靈會」,將祇園神社內的神像搬出來,沿街巡行,祈禱去病消災——這便是祇園祭的起源。

明治元年,明治政府下達「神佛分離令」,祇園神社因此被改名為現在眾所周知的「八坂神社」。但「祇園祭」的稱呼則一直沿用至今。

擁有千年以上歷史的祇園祭,在悠長的歲月中,曾經因戰爭、大火等天災人禍而中斷過多次。這其中對祇園祭影響最大的是室町時代末期開始的「應仁之亂」,這場長達11年的戰爭,令祇園祭遭受莫大損失。

「應仁之亂」以前,祇園祭的巡行山鉾共有60台之多,而「應仁之亂」結束後,祇園祭在中斷了33年之後才終於恢復到36台。

1920年代的祇園祭(圖|維基百科)

前面說過,祇園祭起源於天皇敕令的「祇園御靈會」,其所體現的是朝廷與幕府的權勢與權威。但「應仁之亂」改變了祇園祭的屬性——「應仁之亂」結束之後,擔綱起祇園祭復興大業的,是京都的民眾。

商人出錢、匠人出力——居住在京都各町的町民,依據各自的審美情趣,拿出各町最珍貴的寶物,競相裝飾出絢麗豪華的山鉾。曾經由朝廷敕令主導的「御靈會」,最終演變成町民自治主導的「祇園祭」。

由町民自治主導的祇園祭,不再只是祈禱去病消災的祭祀,而是演變成「神人和樂」的盛會。「神人和樂」是一個日文詞。

通俗的解釋,是指神仙跟人一起歡喜熱鬧,好不快活的意思。

七月的京都,每天都在節日氣氛中(圖|庫索)

每年為期一個月的祇園祭,最高潮的部分是7月17日的前祭與7月24日後祭的山鉾巡行。

前祭也叫神幸祭,神靈們這天離開神社,乘坐神轎來到人們的生活圈子裡鎮坐,驅災招福;後祭也叫還幸祭,這天神靈們離開人類生活圈返回神社。神靈訪問人類生活圈,而人類以最絢麗的裝飾、最熱鬧的隊列、最歡喜的音樂與舞蹈,歡迎神的降臨,與神同樂。

祇園祭期間,伴隨鴨川的涼風吹拂到耳邊的陣陣樂聲、每年超過百萬人觀看的山鉾巡行、以及祇園祭夜市的燈光與流連忘返的人群,所謂夏日京都最具特色的風情詩,其精髓想必便是「神人同樂」四個字了。

山鉾巡行的「山」與「鉾」

7月17日的「前祭」,與7月24日的「後祭」,是祇園祭的高光時刻——這兩天分別都有山鉾巡行。前祭與後祭當中,更引人注目的,又當屬擁有23台山鉾巡行的前祭,遠比只有11台山鉾巡行的後祭要壯觀盛大。

所謂「山鉾」是兩種不同的祭具。在古代日本,有作為祭具使用的鉾(矛),以及用松木代表山型的「山」。而祇園祭的山鉾,經過千百年的演變發展,成為現在大家所見到的、裝飾性極強的被巨大化的「山」與「鉾」。

立著松枝的「山」(圖|庫索)

規模大、有四個車輪推著走,且在中心位置裝飾有一根巨大的沖天「真木」的,稱為「鉾」;而被稱為「山」的,則相對「鉾」的體積要小,裝飾有松木,但沒有沖天「真木」,原則上由多名壯年男子協力抬著前行。

現在祇園祭的34台山鉾當中,「鉾」有10台,「山」有24台。34台山鉾均由各町的山鉾保存會負責管理。每年祇園祭期間,在巡行之前組裝山鉾,在巡行結束後再解體收納。山鉾的的組裝與解體,需要職人集團的細分化合作。

正在組裝的「菊水鉾」

例如專門負責山鉾骨架的幫手、負責車板、車柱、車頂的木工、以及負責山鉾車輪組裝的車工,等等。各「山」的重量台本為1.2噸左右,而「鉾」的話,則更大更重。最重的當屬「月鉾」,重量可以達到12噸,從組裝、巡行、解體,加起來需要180名工匠齊心協力才能完成。

山鉾巡行的時候,每一台山鉾都伴隨著大約20至60名不等的山鉾保存會成員負責在前方開道;京都道路兩側的電線桿眾多,還必須特別安排4名左右的木匠蹲在山鉾最頂部,調整有可能妨礙到山鉾前進的電線;數十名車工則與山鉾隨行,擔當山鉾的行進與迂迴。這些負責山鉾的職人團體,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叫做「作事方」。

此外,還有專職的能樂演奏團體,端坐在不同的山鉾上負責奏樂,這些人被稱作「囃子方」。「囃子」是指用笛子、小鼓、大鼓、太鼓等四種樂器所進行的能樂演奏。每年進入7月,在山鉾巡行前夕,這些能樂演奏者都會集中起來,在鴨川邊日夜排練,隨微風傳送到耳邊的古典雅樂,是京都乘涼之夜的另一道別樣風情。

山鉾巡行之前的「宵山」之夜

據說每年到場觀看祇園祭的人大約是180萬左右,而圍繞著祇園祭準備與進行,從職人團體、演奏團體、到分工不同的義工團體,需要至少5000人以上的協力合作,才能確保祇園祭的順利運行。

「移動的美術館」與中國故事

懸掛於各台山鉾的裝飾物,集合了古今東西的珍奇藝術品(圖|庫索)

祇園祭的山鉾巡行,被稱作「移動的博物館」,懸掛於各台山鉾的裝飾物,集合了古今東西的珍奇藝術品,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指定為無形文化遺產。

例如製作於17世紀的印度絨毯、16世紀的朝鮮毛綴、以及16世紀後半至17世紀前期來自中國明代的綴織,等等……懸掛於「雞鉾「和」鯉山「的兩幅毛綴,曾因為修復而引起歷史學者們的注意,這兩幅毛綴圖案來自荷馬史詩的《伊利亞特》,經比利時王室美術歷史博物館調查,認定出自16世紀比利時布魯塞爾首都大區的名匠之手的一級工藝品,是極為珍貴的重要文化遺產。

除了懸掛藝術品,祇園祭巡行用的山鉾命名,還分別擁有不同的故事。例如出現在前祭當中的「船鉾」,是根據《日本書紀》中關於神功皇后出陣新羅的傳說而製造的,因此是一艘體積龐大的巨船。

除了日本本土的神話傳說,祇園祭中的山鉾命名,也有不少來自古代的中國故事。

如在前祭的山鉾巡行中,排序第二的「函谷鉾」的命名,源自戰國歷史典故篇之「孟嘗君過函谷關」以及「雞鳴狗盜」的成語故事。因此「函谷鉾」中心部分的沖天真木上端,被稱作「天王台」的部分,便被裝飾出一個象徵函谷關的「關」。

「關」的上方裝飾著象徵孟嘗君的人偶,下方則用塗上黑漆的竹片、以及石牆圖案的布,布置出象徵性的「函谷關」,並在「函谷關「的關口附近,裝飾黃銅鍍金的雌雄二雞,表示」雞鳴狗盜「。

白樂天山(圖|維基百科)

除了函谷鉾,用古代中國故事命名的祇園祭巡行山鉾,還有雞鉾、孟宗山、伯牙山、郭巨山、白樂天山、以及出現在後祭中的鯉山。「雞鉾」源於中國歷史傳說,據說堯帝時代,天下和平,百姓無不滿者,設於朝廷供進諫者敲擊的鼓,都因無人問津長滿了草,雞可以造窩生蛋。

「雞鉾」表達了歷盡戰火與天災的京都人,對於和平盛世的追求與嚮往。

來自中國故事的「伯牙山」

孟宗山和郭巨山,則源於古代中國的《二十四孝》的「孟宗哭竹」和郭巨的「埋兒奉母」。伯牙山來自著名的「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白樂天山則表現了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白樂天)與道林禪師的問答場面。在後祭中出現的鯉山,則來自「鯉魚跳龍門」的中國古代傳說。

不僅只是日本能工巧匠的工藝作品,祇園祭還集合了來自中國的古典與絲綢、來自法國的葛布蘭式花壁毯、以及波斯和土耳其的緞通、印度的刺繡……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擁有百年歷史的工藝品和國際色彩,匯集成我們所見到的京都祇園祭。

「宵山」之夜,亮著燈籠的山鉾和音樂演奏,讓京都變得迷幻起來(圖|庫索)

日本作家五木寬之在隨筆集《日本人的心》一書中,曾這樣概括京都說:

「京都是日本國中的異國,是日本最前衛的都市」。

只要了解一下京都的祇園祭,就會不得不點頭贊同——「的確如此」。

※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 完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