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張裕葡萄酒釀酒大師-陝西丹鳳人的驕傲

磁貓 發佈 2023-12-05T09:14:58.719945+00:00

20多年來,李記明一直在葡萄和葡萄酒行業摸爬滾打,他是一個專注的人,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智慧都凝聚到他所鍾愛的葡萄酒事業上,在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道路上執著追求、默默奉獻。

「一棵葡萄,一杯酒。」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記明的女兒如是評價自己的父親。短短7個字可以說是李記明的事業標籤。20多年來,李記明一直在葡萄和葡萄酒行業摸爬滾打,他是一個專注的人,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智慧都凝聚到他所鍾愛的葡萄酒事業上,在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道路上執著追求、默默奉獻。

天然的緣分 

李記明出生在擁有百年葡萄酒歷史的陝西省丹鳳縣,可以說跟葡萄和葡萄酒有著天然的緣分。早在1911年,義大利傳教士安西曼、華國文師徒就在天賦神韻的陝西丹鳳龍駒寨創立了「美利葡萄酒公司」,它也是我國建廠最早的葡萄酒生產廠家之一。因此,從小對葡萄和葡萄酒就有了一定的認識,李記明說,他就讀的丹鳳中學就在丹鳳縣葡萄酒廠的旁邊,校園裡時常瀰漫著葡萄酒香,只是那個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後來會成為釀造葡萄美酒的釀酒師。 

高考時,班主任老師希望李記明和另外幾個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報考發酵(那時沒有釀酒)專業,將來報效家鄉的釀酒事業。李記明說,當年他也曾報考了無錫輕工學院,但最終被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系果樹專業錄取。1988年,大學畢業的他考取了本校賀普超教授的研究生,但實際指導是李華教授。他說,那時,賀教授和李教授在國內首次創辦了葡萄栽培與釀酒專業,同時,李華教授第一個開設了葡萄酒工藝學。

如果說大學學的果樹專業課程,夯實了李記明的葡萄學方面的基礎。那麼,研究生階段全面接觸並系統學習葡萄和葡萄酒知識,在實驗室與企業開展的技術研究項目,則進一步提高了他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為他以後從事葡萄與葡萄酒教學、科研、企業管理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1991年研究生畢業後,李記明留校任教,所教授的6門課程中5門涉及葡萄和葡萄酒。1994年,李記明考取了賀普超教授在職博士生,主要研究葡萄與葡萄酒的風味物質遺傳,同時擔任葡萄酒學院葡萄酒工藝學研究室主任,從此便專注於葡萄與葡萄酒的教學科研工作。1996年,他考取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國家級評酒委員,1997年獲得農學博士學位,1998年被評為副教授。

在西北農業大學葡萄酒學院任教期間,李記明經常帶領學生到葡萄園和酒廠實習、實驗和技術指導,先後指導和協助指導研究生、本科生及青年教師12名,為企業培養技術骨幹10餘名。主編與參編教材4本(門),同時深入到陝西、山西、甘肅、寧夏、內蒙、新疆、四川、北京等地的10餘家葡萄酒廠推廣先進的釀酒技術與開發新產品,指導釀造優質葡萄酒新產品累計近萬噸,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風中的「軍大衣」

上世紀90年代,國內葡萄酒企業加快了發展步伐,市場競爭也愈演愈烈。「21世紀是人才的競爭」成為當時業界的共識。於是,各家企業千方百計招賢納士,不拘一格引進人才。在此大背景下,作為中國自主培養的第一代葡萄酒博士的李記明自然成了眾多酒企追求的對象。通過跟張裕高層特別是時任張裕總工程師王恭堂的幾次接觸,李記明認為張裕作為百年企業,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對於喜歡葡萄酒科學研究的他能夠發揮較好的作用。他說,他特別感激張裕的孫董事長等主要領導,讓他的人生價值在張裕得到了充分體現。沒有張裕這個大平台,就不會有他的今天。對他的團隊他也這樣說:什麼時候也不要忘了張裕這個發展平台,沒有它你可能什麼也幹不了。 

李記明至今也忘不了,1999年3月9日,那個春寒料峭的夜晚,在他離開工作生活了33年的西北,正式踏上煙臺這塊熱土的第一個晚上,那個永遠定格在他記憶里的畫面。  

那晚,他乘坐的西安至煙臺的火車晚點了50多分鐘,當火車徐徐進入煙臺車站時,透過車窗,李記明看到身穿舊式綠色軍大衣的張裕總工程師王恭堂和分管人事的紀委書記王世良,兩人站在料峭的夜風中翹首望著進站的火車。李記明說,當時公司完全可以派司機去接站,他沒想到年逾花甲的王總和紀委書記兩人,冒著寒冷的夜風,親自到車站迎接他……  

李記明認為,張裕之所以能歷經百年風雨洗禮依然屹立而輝煌,成為我國葡萄酒行業的一面旗幟。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領導重視人才、尊重人才、關愛人才、禮賢下士,擁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濃厚氛圍。他說,張裕不僅為他家屬安排了工作,還幫他解決了住房和孩子入托等後顧之憂。

敢為人先  

1999年3月,李記明受聘張裕技術中心副主任,在他的帶領下,張裕技術中心先後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技術中心,這是中國葡萄酒行業第一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2001年8月,李記明接替王恭堂擔任張裕總工程師,主要負責張裕公司技術、質量與原料基地的管理等工作,同時還擔負組建與完善張裕公司技術體系與技術隊伍建設等重任。2001年,他首次將「酒莊」的概念引入中國,並負責張裕卡斯特酒莊的可行性論證與設計工作,主持開發張裕卡斯特酒莊系列產品,填補了我國高檔酒的一項空白。 

如今,張裕已建成張裕卡斯特、北京張裕愛斐堡、遼寧張裕黃金冰谷冰酒,新疆張裕巴保男爵、寧夏張裕摩賽爾十五世、陝西張裕瑞那6家酒莊。同時,還在紐西蘭、法國波爾多、法國勃艮第、義大利建立了4個合作酒莊,形成了包含國內六大優質產區,及「新、舊世界」著名產區的國際酒莊聯盟。

李記明還牽頭組建了國家葡萄與葡萄酒微生物與酶工程實驗室、設立了中國葡萄酒行業的第一個博士後工作站。他主持研發的國家發改委課題《葡萄與葡萄酒質量安全平台建設》,首次將RFID技術應用於葡萄酒從原料到產品全流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中,建立起樂與國際接軌的質量安全保證體系。該項目獲得中國輕工業聯合會2014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

李記明認為,葡萄酒是種出來的——沒有好的葡萄,再優秀的釀酒師也釀不出優質葡萄酒。在他的積極推動及組織實施下,張裕公司建立了「自營型葡萄基地」和「合同型葡萄基地」,先後在煙臺、寧夏、陝西、新疆等優質葡萄酒產區均建立了自己的葡萄基地+原酒發酵中心+酒莊,完成張裕國內六大優質葡萄產區的布局,並走出國門,在法國干邑、西班牙和南美等優質葡萄版圖上進行產區布局。如今,張裕正在積極推行葡萄園管理的「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有機化」,努力向國際水平邁進。在這一過程中,公司管理層也不斷加深了對原料在葡萄釀酒過程中重要作用的認識。

入職張裕16年來,李記明先後主持開發新產品、新工藝研究40餘項,其中有20多種產品已投入生產,累計產量數萬噸。主持研製的「張裕清爽酒」系列、「張裕酒莊酒「系列、」張裕冰酒「系列產品等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讚譽,多項產品在國內外獲獎。所進行的葡萄酒、白蘭地、冰葡萄酒風味成分的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他所主持完成的張裕葡萄基地管理系統、葡萄收購系統、葡萄酒發酵自動化控制系統、葡萄酒信息化管理系統、葡萄酒陳釀系統、葡萄酒綜合質量分級系統等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先後主持完成葡萄酒、白蘭地、冰葡萄酒技術項目30餘項,其中,通過省級以上鑑定項目近20項,獲國家、省、市技術獎10餘項。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3本,授權發明專利7項。 

作為主要參加人,李記明參與《葡萄酒GB15037-2006》標準的修訂,主要負責指標的提出、試驗工作,該標準已於2008年1月實施。另外,還參與起草《白蘭地》、《冰葡萄酒》、《葡萄酒良好操作規範》等國家標準。

李記明秉承張裕老一輩的優良傳統,通過建立和完善技術中心軟硬體條件,建立了國家級、省級、市級8個研發平台,更好地發揮了優秀人才技術研究、團隊建設、成果轉化以及產業引領能力。利用這些平台,開展了大量的技術研究,公司每年確定的技術項目達50多項。通過項目研究,不僅提高了張裕公司的技術水平,同時也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目前,技術崗位的研究人員已有10多人走上公司中層管理崗位,博士後工作站共出了博士後4名,博士1名,碩士5名。李記明說,搭建科研平台就像搭建高速公路,上面可以通行各種車輛,其目的就是希望「天下人才、為我所用」——雖然這些人才不能為張裕所有,但能夠用盡其才就好。 

張裕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到總工程師、總釀酒師、張裕第七代釀酒師的領軍人,從山東省葡萄與葡萄酒協會葡萄酒專業委員會主任到中國園藝學會葡萄與葡萄酒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葡萄酒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從應用研究員、「中國釀酒大師」到「國家科技獎評審專家」、「國際葡萄酒評酒員」,從煙臺大學碩士生導師到江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從「山東省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到「山東省十大傑出工程師」,從「煙臺市勞動模範」到「山東省勞動模範」……李記明在社會和業界的任職頭銜、理論專著、論文、發明專利和研發成果,以及各項榮譽等,都在逐年增加。雖然術後身體尚在恢復期,但他肩上的擔子依然不輕鬆。

一棵葡萄,一杯酒 

從西北到煙臺,無論地域氣候、風土人情、生活和飲食習慣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從學校到企業,工作環境、工作特點和工作性質都不同。李記明說,剛到煙臺頭3個月,工作生活都不太習慣。比如西北人每頓飯都離不開辣椒,可煙臺飯桌卻少見辣椒,於是每到吃飯時,他都要帶著從老家帶來的辣椒才能進餐;面對工作需要酒桌上的應酬飲酒等方式的不習慣;還有工作變動的不習慣——以前在校時雖然也經常深入工廠田間,但真正到企業從事技術和管理等還是不一樣。

當時,除了5歲的女兒,年齡小對老家還沒有多少記憶,影響不大外,對初來乍到的妻子更是一次不小的考驗,雖然妻子到張裕依然從事財務工作,但一下子來到一個地域跨度很大的陌生工作生活環境,一切都得從頭來,她還是感覺有諸多的不習慣、不適應。李記明說,好在賢慧的妻子已經習慣以他為主的生活,這麼多年一直站在他身後,無怨無悔地默默支持他,特別是在他生病住院的日子裡,妻子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這些他都一一記在心裡…… 

女兒三四歲就跟著爸爸進實驗室,直到李記明到張裕後,周日或假期,他加班時女兒還跟著他。他說,女兒從小就喜歡喝酸甜可口的葡萄汁。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多年的家庭薰陶、耳濡目染,葡萄和葡萄酒早已在女兒的心底紮下了根。以至於2012年,高考填報志願時,他本希望女兒能報考基礎性專業,將來讀研究生再確定專業方向,沒想到女兒自己卻選擇了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學專業。 

在女兒的眼裡,爸爸腦子裡只有「一棵葡萄,一杯酒」,除此什麼都不會。李記明笑著坦承自己確實沒有其他愛好。他深愛著所從事的葡萄酒事業,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葡萄和葡萄酒,根本沒有時間再去培養其他愛好。身為張裕公司總工程師,產品設計、技術、質量、基地管理都要親力親為,公司的一些決策也需要他參與,常常一忙起來就忘了時間。若不是2012年那場大病,若不是出於身體康復需要,他仍然不肯抽時間去走路、去爬山、去鍛鍊身體。

釀造「中國風味」

「釀酒師是酒廠的靈魂」,在李記明看來,即使最先進的工藝設備也取代不了釀酒師。他認為,對釀酒師來說,第一必須敬業,第二要專業,第三要團結協作,第四要有國際化視野。根據企業產品特點,張裕設立了總釀酒師、酒種釀酒師和關鍵控制點釀酒師,負責對公司各種酒的釀造過程實施質量控制。 

李記明自豪地說,張裕的釀酒師是從長期的釀酒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中西合璧的團隊,既有紮實的理論水平,又有較強的實踐技能;公司每年還會選擇一定數量的釀酒師到國內外的科研院所、葡萄產區、生產企業參觀、考察、學習和品鑑酒。同時聘請國際著名釀酒師做為公司的技術顧問,定期來公司進行技術講座,釀造季節來公司指導,進行技術交流,以保證張裕與世界先進的釀酒技術水平保持同步。 

多年養成嚴謹的治學與科研習慣,李記明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多干點技術方面的工作,雖然身處領導職位,日常行政事務占用了不少時間,但他對於公司每年所有技術項目的確定、實施、總結、驗收都要親自把關;他從不會缺席每一次品嘗酒的機會,即使當時開會沒趕上,事後也必會補上,每年他品嘗過的各種酒樣達數千種。至今他仍然堅持到葡萄園、到葡萄收購現場,到工廠車間,到酒窖木桶旁,察看並跟技術人員和一線工人交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或列入公司的技術研究項目。 

「釀造中國風味」是李記明的微信暱稱,也是他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和目標。他說,中國葡萄酒要想與洋酒同台競技,產品質量是基礎,而產品質量則體現在「特色」、「適口性」、「性價比」等方面。張裕作為中國葡萄酒行業的的龍頭企業,有責任也有能力釀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葡萄酒,為消費者提供豐富多彩、高性價比的產品。未來,他將帶領他的釀酒師團隊在張裕這個大平台上繼續努力,讓「中國風味」的葡萄酒走進萬千尋常百姓家! (葡萄酒信息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