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我國進口糧食6819萬噸,看看進口數據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新農鳴 發佈 2023-12-08T00:23:25.470448+00:00

根據海關總署披露的數據,5月份我國共進口糧食1734萬噸,1-5月累計進口糧食6891萬噸,同比增長2.5%。都進口了什麼?進口數據又有哪些變化?是什麼引起的這些變化,對國內糧食價格又有什麼影響?本文將做簡要分析。小麥進口量同比激增62.

根據海關總署披露的數據,5月份我國共進口糧食1734萬噸,1-5月累計進口糧食6891萬噸,同比增長2.5%。

都進口了什麼?進口數據又有哪些變化?是什麼引起的這些變化,對國內糧食價格又有什麼影響?本文將做簡要分析。

小麥進口量同比激增62.5%

今年以來,在國內外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我國小麥進口量激增。

一方面,由於全球小麥市場供應寬鬆,帶動國際小麥價格大幅下跌,在國內小麥價格同步大幅下跌的前提下,進口利潤依然在250元/噸以上,內外高額價差驅動小麥進口量進口持續激增。

另一方面,在國內市場,小麥價格大多數時間是玉米價格的「頂部」,但今年國內小麥價格卻跌至玉米價格之下,小麥在飼料中替代玉米的優勢十分明顯,這導致大量進口小麥流入飼料企業。

和4月份相比,5月份進口量雖然下降了31.6%至115萬噸,但仍比去年同期高出71.5%。1-5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小麥719萬噸,和2022年同期相比,增幅也高達62.5%。

目前我國小麥收穫接近尾聲,由於小麥主產區在收穫期受「爛場雨」侵擾,今年單產較去年下降明顯。但受去年種植收益增加影響,今年小麥種植面積有所抬升。因此,預計小麥總產量略有下降或持平,也就意味著國內小麥供應格局依然是供強需弱。

考慮到國內外價差及飼料需求影響,預計2023年小麥配額使用率和進口量將保持較高水平。根據美國農業部預估,本年度我國小麥進口量或將超過1200萬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

玉米進口量同比減少10.6%

今年的國內玉米市場,可謂是腹背受敵,這也導致二季度國內玉米價格反季節運行。

在飼料領域,無論是陳麥替代還是芽麥的被動替代,都超出了業界的預期。而進口方面,除了有進口小麥、大麥等的替代之外。從去年開始,為降低對美國和烏克蘭玉米的依賴度,我國加速了玉米進口多元化布局。先後開拓了巴西、南非等玉米進口渠道,國際、國內玉米供需格局已經在悄然中發生巨變。

受替代品增加以及內外市場聯動的影響,5月份玉米進口量雖然較上月增長66%,達到了166萬噸,然而,這比去年同期的水平下降了20.2%,主要是我國取消了110萬噸美玉米進口訂單而等待第二季巴西玉米上市。前五個月玉米進口總量達到了1019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10.6%。

進入3季度以後,隨著國內糧源緊俏,將給玉米價格帶來偏強支撐。但是,由於前期進口貨源船期將集中在6月底7月初到港,到貨量增加或導致外貿庫存明顯提升。另外,目前小麥替代優勢依舊明顯,預計後期飼料替代比例或將繼續增加。

綜上所述,三季度由於貿易商庫存壓力不大,伴隨著倉儲成本提升,或將支撐玉米價格出現一定反彈,但由於替代品小麥和進口玉米價格優勢明顯,擠壓上漲空間。

大豆進口量同比增加11%

1-5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大豆4230.6萬噸,同比增加426萬噸,增幅11%。其中,5月份進口大豆1202萬噸,比4月環比猛增65%,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24%。

5月份大豆進口量之所以猛增,是因為前期巴西收穫延遲,導致裝載和到港檢疫推遲,4月份進口量僅為726萬噸,遠低於預期。但隨著5月份港口卸貨完成,導致5月份大豆進口量創歷史新高。

由於5月份進口大豆大幅增加是因為貨物延遲和堆港所致,預計6月份進口大豆數量或低於5月,但仍將維持高位運行。價格方面,雖然供應有所好轉,但目前新季美豆主產區遭遇持續乾旱,大豆價格有走強趨勢,後期仍需持續關注天氣情況對產量預期的影響。

大米進口量同比下降58%

2023年5月份,我國大米進口量為28萬噸,環比減少8萬噸。1-5月累計進口大米164萬噸,同比下降58%。

在連續三年拉尼娜後,近期厄爾尼諾現象籠罩全球大米市場,由於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的大米產量占全球近60%,而出口量占全球的80%以上。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厄爾尼諾現象常會導致這一地區出現溫暖乾燥的天氣,進而影響水稻產量。

根據機構預測,2023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將使全球平均水稻產量減少1.3%,嚴重損害13.4%的水稻收穫面積,其中孟加拉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受影響最嚴重。目前,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因降雨減少影響,當地農戶已經減少水稻種植面積。

預計今年全球稻穀產量有縮減趨勢,但由於我國稻穀自給率較高,加之國內稻穀供需格局寬鬆,因此,國內大米價格難有大幅漲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