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最是台城柳

啊要辣油呀 發佈 2023-12-20T15:46:18.009415+00:00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在為數眾多的吟詠南京的詩篇中,晚唐詩人韋莊的這首《台城》就知名度而言足以名列三甲。詩中所說的台城,就是六朝時期的宮城。因為東晉、南朝時期總管全國政務的尚書台設在宮城之內,故這一時期的建康宮城一般稱之為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在為數眾多的吟詠南京的詩篇中,晚唐詩人韋莊的這首《台城》就知名度而言足以名列三甲。詩中所說的台城,就是六朝時期的宮城。因為東晉、南朝時期總管全國政務的尚書台設在宮城之內,故這一時期的建康宮城一般稱之為台城。

台城實際上是一個由多重城垣構成的龐大建築群區,包括百官議政的尚書朝堂區、皇帝朝宴的太極殿區以及後宮內殿區、宮後園囿區等等。台城的修築 咸和四年(329)蘇峻之亂中,位於原太初宮故址的東晉初年的建康宮室建築徹底被毀。蘇峻亂平後,成帝不得不先後以蘭台和建平園為臨時宮室。咸和五年(330)九月,東晉政府正式就苑城修作新宮。新宮營築由將作大匠王彬主持,歷時兩年多,至咸和七年(332)冬十一月完工,題署建康宮,亦名顯陽宮。然而咸和年間政局初穩,經濟尚未完全恢復,物資匱乏,故這次營築的宮室規制仍不完備,不僅宮城前雙闕未立,西南一段宮牆僅用茅苦,直到咸康五年(339)方始包磚。

孝武帝即位後,台城已修40餘年,部分宮室已毀壞。太元三年(378)正月,謝安以宮室朽壞為由重修新宮,每日用工6000人。至七月,新宮成,內外殿宇大小3500間,所築太極殿高8丈,長27丈,廣10丈。經過孝武帝時期的大規模重築,台城一改過去儉陋之狀,而變得華美壯觀。元興三年(404)桓玄篡位以後,又一次大興土木,廣修宮室。

梁武帝在位時間頗長(502-546),其時國力雄強,社會安定,他對台城的建設亦頗多創舉,使得這一時期的台城城垣巍峨,殿宇壯麗。其主要工程有:天監七年(508)正月在台城端門、大司馬門外建造神龍、仁虎闕。天監十年(511)把台城城門改建為三重樓,並辟二門道。天監十二年(513)二月,改建太極殿,擴為13間,以象閏數,高8丈,長27丈,廣10丈,內外並以錦石為砌。大通元年(527)開台城北門大通門。陳朝代梁後,武帝、文帝、宣帝幾朝對台城都有修築,至陳後主時期更是盛修宮室,台城內殿宇巍峨,一度恢復昔日的奢華。但這只是曇花一現,禎明三年(589)元月,隋兩路大軍直搗台城,陳亡。歷250多年建設的東晉、南朝台城宮闕城池逐漸廢為丘墟。

史載台城周長八里。東晉時台城可能僅兩重宮牆,至少從劉宋開始已有三重宮牆了,其中第二重宮牆之周長,據載為578丈,不到外重宮牆的一半。台城城垣的具體結構,史料記載闕如。

2002年底文物部門在大行宮地區發現了一處東晉至南朝時期的台城城垣遺蹟,它位於長江路南側的南京圖書館新館工地北部。其中東西向一段牆基的使用可分為三個階段,各階段夯土城牆的外側都發現有包砌磚牆。其中早期階段的城牆基槽寬12.4米,深1.4米。晚期階段的夯土城牆殘存高0.7米,夯土純淨,牆基中相間夯打木樁,城牆內側牆腳處還填築一層未經修整的大石塊。折拐後的南北向夯土城牆從早至晚遂漸增寬。晚期階段的夯土城牆寬13.15米,殘存牆體高0.1~0.45米,牆體外側的一段長 11.5米的包磚牆保存較好。由於晚期階段夯土城牆東側擴展的部分加築在東晉、孫吳路溝之上,土質鬆軟,故在東擴部分牆基下每隔2~3米左右設一個夯土墩台。東西向夯土城牆的外側還發現有多個時期的壕溝。其中南朝時期的壕溝寬5.6米,深11米,局部發現有護岸磚牆。

孫吳時期的壕溝寬9.75米,深約2米,兩岸有護岸木樁。大行宮六朝建康都城遺址發現的南朝磚砌排水溝台城城垣上有卻敵樓,各門上有門樓,城角還有角樓。

此外,依制宮城門前要立宮闕,但是六朝都城建康的宮室建設卻與眾不同,一個最明顯的例

證就是長期未設宮闕。史載「孫氏無闕,大晉南都,亦不暇立門,闕遂廢矣」司馬氏渡江之初的大興年間(318-321),很多大臣建議,漢代司徒許彧墓前神道雙闕比較壯觀,可以移徙宮前作為門闕,但丞相王導不同意。一天王導陪乘出宣陽門,南望牛頭山(牛首山)兩峰,即曰:「此天闕也,豈煩改作?」直到梁武帝繼位後設立神龍、仁虎二闕,這個遺憾才得以彌補。

台城四周有護城壕環繞,壕闊五丈,深七尺。護城壕對戰時防備以及日常城垣內外排水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壕內牆外繞城種有橘樹,每到深秋,橘實金黃,成為建康城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而宮牆之內則種有石榴,殿庭之前悉植槐樹,城內綠樹成蔭,環境幽雅。

城門台城先後有多重城垣,各重城垣有數量不等的城門。外重城垣東晉時計有五座城門,至南朝晚期一度達到八座。它們分別是:大司馬門又名章門、闕門,是台城正門,在南面略偏西側。大通門是梁武帝為出入同泰寺方便而在台城外重北牆所開的便門,在北掖門之西。平昌門先後名廣莫門、承明門、北掖門,因門上有爵絡,又謂之冠爵門,為台城北面門,在北牆偏東側,南與閶闔門相對。閶闔門為台城南門,在大司馬門東側,又先後稱天門、南掖門、端門。東掖門、西掖門東晉時為台城外重東、西正門,南朝以後則系台城外重南面最東和最西之門。台城外重東面正中曰東華門晉本名東掖門,宋改為萬春門,梁改東華門。西面正中曰西華門,晉本名西掖門,宋改千秋門,梁改西華門。

總之,台城第一重城垣東晉時有五門,北、東、西各設一門,分別是平昌門、東掖門、西掖門,南面二門,西為大司馬門,東為閶闔門(亦稱南掖門);宋、齊時共設七門,北、東、西各設一門,分別是承明門(或稱廣莫門、北掖門、平昌門)、萬春門、千秋門,南面四門,由西向東依次為西掖門、大司馬門、南掖門(亦稱閶闔門)、東掖門;梁、陳時北、東、西亦各設一門分別是承明門(亦稱北掖門)、東華門、西華門,南面四門,由西向東依次為西掖門、大司馬門、南掖門(亦稱端門)、東掖門其中梁代還一度在北掖門之西增開大通門。

東晉時台城內第二重宮牆東、西二門分別名雲龍門、神虎門,南面東側門是止車門,又名南止車門,南面西側門名不詳,北面有無城門沒有確載。南朝時台城內第二重宮牆凡六門,北面二門,正中為鳳莊門,建武元年(494)齊明帝為避其兄蕭鳳諱,改鳳莊門為望賢門。鳳莊門西有鸞掖門,東、西二門分別是雲龍門、神虎門,南面二門,西為衙門,東為應門。台城內第三重宮牆東晉時期南門名端門,有無東、西、北城門不明。宋、齊時期,南、東、西三門各名端門、東中華門、西中華門,劉宋時端門一度改稱南中華門,南齊時還有北門名徽明門。梁代以後台城內第三重宮牆南、東、西三門則分別改稱太陽門、萬春門、千秋門。南朝時期台城的外重城門中,大司馬門、南掖門、東掖門、西掖門諸門均辟三門道,大司馬門、承明門則為三重門樓。

此外,台城內有諸水出人。六朝時期多次引玄武湖水入宮,一方面可以滿足宮中生活飲用之需,另一方面還可供皇室游宴玩樂。這些水道穿越城牆處無疑應設有水門,而且可能還不止一座。

水門可能開設於東晉穆帝永和元年(345),史載桓玄篡位後曾從水門出遊。台城的位置自2001年5月起南京市博物館考古人員配合城市建診有計劃、有重點地對大行宮地區十個地點進行大面積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級有相過一萬平方米。其中在太平南路東側的南京圖書館新館工地、新浦新世紀廣場工地的考古發擁終獲突破,發現了眾多的六朝重要城市建築遺蹟上要有城牆、城壕、道路、磚溝、磚井、木橋、磚構房址等,是迄今為止六朝分康都城考古最為重要的收穫。這些建築遺蹟無論規模或等級都非同尋常應與六朝建康宮城有關,證明大行宮及其以北今總統府東西一線才是台城的核心地區。至少從劉宋開始台城由三重城垣環繞。


第一重城垣內主要分布有尚書台(尚書上省)、尚書下省、門下下省(或稱侍中下省)、中書下省,以及武庫、太倉、總章觀、廷尉、衛尉、太官等大量機構房舍。此外,後宮之北的華林園實際上也在第一重城垣內。

第二重城垣的占地範圍雖遠較第一重城垣為小,但因城內集中分布了隨時備皇帝諮詢和指揮的內省機構,故更為重要。它與第三重城垣一起總稱為禁中,城外則稱禁外,城內建築主要有南部的中書、門下二省以及永福省、散騎省、秘書省等。中書省專掌起草皇帝詔命,是皇帝的喉舌或代言人身份比尚書更為近密,當在第二重城內西側。門下省除侍從皇帝左右外,還掌謀議、諫諍、省尚書事等職權,可能在城東。皇太子出居東宮之前所住的永福省在城西,故有西省之稱,與散騎所在的東省相對。

第三重城垣是整個台城的心臟,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部是皇帝理事行政的太極殿區,後部則是帝後起居生活的後宮內殿。太極殿又稱太極前殿,是宮內正殿,是歷代皇帝舉行登基繼位及拜皇后、三公,及冠皇太子,及拜蕃王等大典之處,也是為皇帝發哀之地。其東西兩側有太極東堂和西堂,是皇帝朝見、饗宴、安歇之地,其中太極東堂還作為朝廷為宗室王公妃主發哀之用。

宮後、台城北部還有規模龐大、美輪美奐的皇家園林華林園。華林園始建於東晉,孝武帝時所建的清署殿在園西,是園內主殿,與後宮相近,殿前有重樓復道。南朝時期的華林園實際上還是一處國家級天文研究中心,何承天、祖沖之等大科學家都曾在園中供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