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唐德宗,聽聞姑姑跟禁軍的風流事後,怒宣李泌:有法可解?

乖史論 發佈 2023-12-22T09:51:24.135495+00:00

787年,45歲唐德宗聽聞,一禁軍和寡居的郜國姑姑大長公主有親密關係,他勃然大怒。宰相張延賞得知後,心中暗喜:「我的機會來了!」誰知,唐德宗卻說:「朕要聽李泌的意見。」隨後,唐德宗就派內監傳李泌進宮覲見。李泌看到唐德宗臉色不太好,忙問何事。

787年,45歲唐德宗聽聞,一禁軍和寡居的郜國姑姑大長公主有親密關係,他勃然大怒。

宰相張延賞得知後,心中暗喜:「我的機會來了!」

誰知,唐德宗卻說:「朕要聽李泌的意見。」

隨後,唐德宗就派內監傳李泌進宮覲見。

李泌看到唐德宗臉色不太好,忙問何事。唐德宗開口,跟李泌說了郜國姑姑大長公主的事情。

李泌一聽,覺得是小事,不必太過憂愁。他給唐德宗出了一個建議,唐德宗聽後,鬆開了緊鎖的眉頭。

唐德宗贊同地道:「好!就按你說的辦!」

這奇童李泌有何本事,能讓唐德宗聽取他的意見?

郜國姑姑大長公主結局又如何?

7歲李泌作詩初揚名

李泌出生在遼東郡的一個小縣,他的父親是唐朝吳房縣令李承休。

《新唐書·宰相世表》中關於他的身世是這樣記載的:「稱其為趙郡李氏定著六房之一的遼東房。」

由此可見,李泌的家世還是不錯的,他家裡的書籍,據說有兩萬餘卷。

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能有很好的學習條件。他自己也好學,從小就擁有神童的美譽。

剛好有一天,唐玄宗舉辦了一場學識討論會,奪冠的是一個9歲的男孩員俶。唐玄宗看到是小孩奪冠,對他的身份感到好奇。

後來,唐玄宗就把員俶叫到自己身邊,問他是誰家的孩子。這時,唐玄宗才知道小孩是員半千的孫子。

唐玄宗一直夸小孩年紀輕輕,就如此有才學,應該是舉世無雙了。但員俶行了個禮說:「不敢當,不敢當。如果表弟李泌在,自己肯定不會贏。」

唐玄宗一聽,發現還有比員俶厲害的人,頓時想見見李泌。

唐玄宗召來燕國公,提起神童李泌之名,燕國公見他有興趣,便跟唐玄宗一起設了個局,打算考考李泌。

唐玄宗派人去找李泌進宮,自己就跟燕國公下起了棋。

內監傳李泌到的時候,唐玄宗放下手中的棋子,跟旁邊的燕國公張說一起打量他。

唐玄宗看著李泌鎮靜的樣子,就想著考考他學識怎麼樣。他暗示的看了一眼旁邊的燕國公,燕國公看著眼前未完的棋局,就用「方圓動靜」作詩考李泌,李泌對答如流。

燕國公覺得自己想的都不如他,隨後,燕國公轉身就對唐玄宗說:「恭喜陛下,得到一個神童。」

唐玄宗聽後很高興,就把李泌留在宮中。而宰相張九齡知道後,經常和李泌一起談古論今。

李泌成年後,擅長研究《易經》,也到處遊歷。唐玄宗知道後,就讓李泌到朝中為他講解《老子》。

李泌講得頭頭是道,唐玄宗覺得李泌教授的知識通俗易懂,就把他封為待詔翰林,去教導太子李亨。

因為李泌和太子的年紀相差也不是很大,兩人比起師生,更像是朋友關係。李泌也會把自己遊歷的事情同太子講。

可是,年輕氣盛的李泌,看不慣宰相楊國忠恃寵擅權。於是,李泌就寫了一首詩嘲諷楊國忠。

楊國忠知道後,大發雷霆,一個待詔翰林,還不是正式官位,竟然敢嘲笑自己?本來楊國忠就很厭煩李泌,李泌剛成年就可以進入翰林,陪同太子一起讀書。

現如今,李泌還敢嘲諷自己,楊國忠不甘心被一個「小孩」比下去。於是,楊國忠就利用李泌寫的詩說他在諷刺朝政。

此事,被唐玄宗知道後,儘管他很喜歡李泌,但也不允許他人妄議朝政之事。

好在,唐玄宗看在李泌學識高,而且又在宮中住了那麼久,並沒有下令要賜死李泌,只是把他送去蘄春郡安置。

經過楊國忠一事,李泌就開始隱居歸山。

輔佐太子定江山

可沒多久,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並沒有應對措施,只好倉皇出走,把皇位傳給了太子李亨。李亨即位後,名為唐肅宗。

事後,唐肅宗就派人去把李泌找回。一是因為唐肅宗和李泌曾是師生關係;二是唐肅宗想讓李泌輔佐自己。

找到李泌之後,唐肅宗想授予他官職。可被李泌拒絕了,他覺得自己是山人,喜歡過沒有約束的生活。

唐肅宗看到李泌不願意,就沒有為難他。

後來,唐肅宗因平定安祿山叛亂一事頭疼不已。李泌就主動站出來,幫助唐肅宗兒子李俶獻上良策。

據《資治通鑑·唐紀三十六》記載:「廣平王李俶率領眾兵共十五萬,打敗叛軍,奪回長安。」

指的就是唐肅宗兒子廣平王李俶帶兵平息了戰亂,把長安奪回來一事。

後來,唐肅宗又因立太子一事舉棋不定,他再次找到李泌商量。

因為唐肅宗兒子建寧王李倓曾和他在馬嵬驛北上的時候,經常遇到盜賊。每次,李倓都會和士兵擋在唐肅宗面前保護他。

李倓也多次帶軍隊作戰,擊敗敵人。但立他為太子,又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李泌乾脆地向唐肅宗給出了他的回答。

《新唐書·李泌傳》是這樣記載的:「建寧王誠賢,然廣平冢嗣,有君人量,豈使為吳太伯乎?

建寧王雖然是賢誠,但廣平王是嫡長子,如果唐肅宗要把建寧王立為太子,豈不是跟吳太伯一樣傳位給小兒子。

聽完李泌的話,唐肅宗恍然大悟,之後便將廣平王李俶立為了太子。

可以說,李俶能當上太子,甚至後面登基為皇帝,李泌著實功不可沒。

新帝登基,李泌重回朝野

唐肅宗在位的時候,李泌雖然沒有要任何的官職,但他一直為唐肅宗出謀劃策。而唐肅宗身邊的大臣,覺得李泌雖不是宰相,但他的權力卻超過了宰相。

因為李泌說的話,唐肅宗基本都會採納。這就引發了權臣李輔國、崔圓的不滿。

李輔國是宦官飛龍的小兒子,略懂文書,唐肅宗還是太子的時候,曾侍奉過他。所以,唐肅宗做皇上的時候,也很信任李輔國。

但是,李輔國很會見風使舵,他看見唐肅宗對皇后張良娣很寵愛。於是,李輔國就暗中和張良娣一起在唐肅宗面前多次說:「建寧王為了當元帥,恨不得殺了廣平王。」

唐肅宗一開始持懷疑態度,但聽到權臣李輔國多次提起,他不得不擔心建寧王會這樣做。為了以防萬一,唐肅宗決定處死建寧王。

李輔國之所以這樣做,其實也是在跟太子李俶示好。幫太子除掉最大的「競爭對手」,日後若是太子登基,他在太子心中的地位必然能超過李泌。

但李俶卻很厭惡這樣的把戲,畢竟不是他自己授意去害同胞兄弟的,全是李輔國自作主張。

李泌也知道李輔國此舉其實是在針對自己,他不希望太子因他受到牽連,就親自去向唐肅宗說自己要請辭朝廷。

無論唐肅宗怎麼勸說,李泌都不願意留下。後來,唐肅宗知道留不住李泌,就應允他離去。

李泌離開之後,又開始了自己的歸山生活。

等到唐玄宗、唐肅宗相繼離世以後,李俶成為新任皇帝唐代宗。

唐代宗念著往昔恩情,立馬把李泌召回了宮中,還把他封為翰林學士。不僅如此,唐代宗還讓李泌住在宮中的蓬萊殿書閣。

李泌看到唐代宗對自己如此的熱情,他也就沒有拒絕。於是,李泌就在宮中住下了。

然有一事尚待解決,李泌常常歸隱山居,46歲還是孤家寡人,沒人照顧。

唐代宗為李泌做主,讓他娶盧氏為妻。除此之外,唐代宗還賜了李泌一所住宅。

原本他還打算讓李泌做宰相,但李泌怎麼都不肯答應。娶妻之事,在唐代宗的強烈要求之下,李泌最終倒是應承了下來。

或許是因之前楊國忠之事,李泌對官位並不留戀。畢竟,權力越大,責任越重。不管做得好與否,都會遭人嫉妒。

事實上,他的擔憂是絕對正確的。

宰相元載見唐代宗不僅為李泌娶妻,還要封他為宰相。此後,元載到處攻擊李泌,在唐代宗面前說:李泌常常和舊友在北軍舉行宴會。

唐代宗大笑,道:「是朕要李泌去的,卿不要懷疑。」

元載看到唐代宗還是那麼信任李泌,就更加想把李泌擠出朝廷。

元載看到江西觀察使正在請求朝廷派參佐,就上書要唐代宗派李泌去。而唐代宗經過上次的事情,也知道宰相元載容不下李泌。

隨後,他只好派李泌去當江西判官。後來,元載犯罪被殺。唐代宗又把李泌召回京。

只不過,那時的宰相是常袞,他也不想李泌留在宮中。常袞就對唐代宗說:「想要李泌擔任宰相,就要試試他治理百姓的才能,有了政績之後,也可以更好地勝任。

唐代宗覺得常袞說得也有理,之後,就任李泌為澧州刺史。而唐代宗也是在這一年去世。

後來,就由唐代宗長子李适登基,他在位時,改名為唐德宗。

沒多久,唐德宗就遇到了涇原兵變,就帶領群臣在梁州避難。後來,唐德宗又把李泌召回來,授予他為左散騎常侍之職。

幾經周折後,淮西軍大敗。後來,唐德宗為了嘉獎李泌,便把他封為中書侍郎。

巧計化解郜國公主之難

雖然李泌在位時間不長,但卻很懂得唐德宗的心思。

當時郜國大長公主一事發生,又是李泌出面完美解決的。

據《舊唐書》記載:「貞元中,蜀州別駕蕭鼎、豐陽縣令韋、前彭州司馬李萬、太子詹事李升等出入主第。」

大意是:郜國大長公主的府中經常有禁軍李昪、蜀州別駕蕭鼎、彭州司馬李萬、豐陽縣令韋恪等人出任。

後來,被宰相張延賞發現之後,他就把此事告訴了唐德宗。唐德宗知道後很失望,因為郜國大長公主是父親唐蕭宗的女兒,也是自己的姑姑。

而且,姑姑的女兒蕭氏還是太子妃。如今,發生這種事情,唐德宗覺得很痛心。

隨後,唐德宗把郜國公主軟禁在宮中,並責備太子李誦。因為郜國公主是太子李誦的岳母,唐德宗只好把氣發泄到太子身上。

但是,唐德宗還是派內監去找了李泌,想讓他到宮中商量此事。

唐德宗對李泌說:「郜國公主都嫁人了,只是丈夫早逝,但她豈能和李昪等人做出那種事情呢!」

李泌思考再三,才回答唐德宗,此事是誰跟陛下提起的?可唐德宗卻不願意說出張延賞的名字,只跟李泌說:「你去查清楚就好。」

即便唐德宗不說,李泌也知道是張延賞告的密。李泌跟唐德宗說名字之後,唐德宗感到震驚,李泌怎麼會知道是張延賞說的呢?

據記載,張延賞和李昪的父親李叔明曾有過仇怨。而張延賞就一直想找機會報仇,他把目標放在李叔明兒子李昪身上。

但是,李昪卻獲得了唐德宗的信任,擔任禁衛將軍,而且手握禁軍兵權。

原因為,在涇原兵變的時候,李昪等人不畏生命危險,誓死保護唐德宗南下逃亡。

後來,勝利之後,唐德宗覺得李昪等人護衛有功,就把他們任為禁衛將軍。

而張延賞找不到對付李昪的方法,只好從郜國公主入手。

郜國公主是皇帝的姑姑,又是太子的岳母,和禁軍傳出緋聞,必然會讓唐德宗覺得面上無光。

唐德宗一怒,李昪自然落不得好。

李泌建議唐德宗將李昪調走。這樣既可以掩蓋緋聞,也體現出唐德宗愛才的表現。唐德宗覺得言之有理,便允了。

因著郜國公主和李昪一事,唐太宗甚至產生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唐德宗對李泌說:養子李誼已經長大。李泌瞬間明了他的意思,勸道:「何至於此!陛下,您只有一個兒子,為什麼要懷疑他呢?萬一,您這樣做了,豈不是小人得逞了?」

後來,李泌還把建寧王之死和唐德宗講述:因為唐蕭宗聽信讒言,就把建寧王殺了。

唐德宗聽完之後,笑說:「卿這麼力爭,不怕朕把你處死嗎?」

李泌笑了笑,只回覆:看到太子遭受委屈,如果不提出來,那臣的罪就大了。

唐德宗思考再三,覺得李泌說得有道理。有過錯的人是郜國公主,並不是太子,而且太子也沒有犯什麼罪。

如果這樣廢太子的話,大家指不定以為宮中出了什麼事情,不利於穩定人心,此事便做罷。

而對於郜國公主私會李昪一事,唐德宗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張延賞想算計的心也就此落空。

寫在最後

李泌因為他的學識出眾,被唐玄宗器重。之後上任的的三個皇帝,也都很重視李泌。

但李泌的為官之路卻極為坎坷,總是遭到同僚的排擠。

但不管身處何處的李泌,心態都依舊豁達,並沒有因各種流放而感到懷才不遇。

只要皇帝需要,哪怕沒有高官俸祿,李泌也願意為皇帝效力。他的一生,很好的貫徹了為臣的「忠」之一字。

晚年的李泌雖官拜宰相,然他對官位並不看重,反倒選擇參與修編國史,真是一代奇人!

這樣的性子,倒是與蘇東坡頗為相似。巧的是,李泌在花甲之年時曾做過一段時間的杭州刺史,管理水利。

而蘇東坡也與杭州有著不小的淵源,留下蘇堤,造福了百姓。

這樣相似的經歷真是有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