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戲曲式微的無奈

鷹瞳世界 發佈 2023-12-22T13:45:08.798448+00:00

一則數據映入眼帘,從1959年的368種至2013年的286種,中國傳統戲曲以一年超過一種的速度在消亡。筆者受外祖父、舅父影響從小甚喜各類地方戲曲。戲曲文化▲「消亡」就是再也沒有了。

一則數據映入眼帘,從1959年的368種至2013年的286種,中國傳統戲曲以一年超過一種的速度在消亡。筆者受外祖父、舅父影響從小甚喜各類地方戲曲。

「消亡」就是再也沒有了。

「沒有了的,指的不僅是藝術,還包括一方水土的人曾有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交流方式,以及人格化的表情。江南唱越劇的人的神態表情,肯定與廣東唱粵劇的人的神態表情不一樣。」換言之,消亡的,是中國地域文化的多樣性,是傳統文化的DNA。因而,傳承的本質目的,是文化固本。

被譽為百戲之祖的崑曲距今已有600多年,在乾隆晚期興起的京劇距今也有300年。但是在當下,戲曲不被年輕的一代所喜愛。他們一聽到戲曲,便認為那是他們祖輩「沉溺其中、樂此不疲」的音樂品種。更有甚者,那些勇於追擊時代潮流者,視戲曲藝術為老古董,時代的「棄兒」,進行無情的鞭撻,這些都是對祖國傳統文化不重視的表現。

任何一種藝術品種之所以能夠在社會上繁榮、傳承,擁有固定的聽眾群,那就總有它存在的道理,戲曲也不例外。一位文藝評論家說過:「年輕人之所以不喜歡傳統藝術,是因為他們沒走入,沒有領略到傳統文化的美。」或許此番話,說的有他一定的道理。

曾經以往,國內傳統音樂受流行音樂衝擊最嚴重的時代是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網際網路沒有誕生,占據當時話語權的音樂傳播方式是唱片業和電視行業。那個年代,代表中國流行音樂標誌的「香港四大天王」的唱片銷售量達到了白金的旺季,穿梭於各大電視台晚會音樂節目的也是星光璀璨的各路明星。在那個戲曲音樂文化市場至暗的年代,很多從事戲曲行業的職業演員迫於生計紛紛轉行,只有那些,從內心深處熱愛傳統音樂文化的,把演藝生涯視作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演員,還在默默地堅持著。

時光荏苒,歲月穿梭,被譽為中國戲曲劇種「百戲之祖」的崑曲在世紀初迎來了復甦的跡象。

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行列,在此催動效應下,當時崑曲劇目青春版《牡丹亭》在中國高校的熱映,受到了新生代大學生的熱烈追捧。二十一世紀伊始,隨著網際網路行業興起,打破了唱片業和電視行業在音樂傳播市場的壟斷地位。當下,伴隨著自媒體大量興起,古往今來的各種傳統音樂品種紛紛在此領域大顯身手,傳統戲曲當然也不例外。很多戲曲行業的專家,優秀中青年演員在微博、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平台開設帳號,他們在平台上傳播戲曲類文化知識,分享自己演出的視頻,讓廣大愛好戲曲的粉絲們大飽耳福。

上海豫園舉行仲春花朝節時,筆者正好去了一趟申城。

雖然只有短短三天,卻在天蟾逸夫舞台看了兩晚鏗鏘繞樑的京劇,此行趕巧遇到上海京劇院呈獻《梅音慧心》田慧專場,看了《鳳還巢》和《穆桂英掛帥》。田慧是風華正茂的上海京劇院拔尖人才,專工梅派青衣,拜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為師,是梅派嫡傳弟子。

大家都說戲曲沒落式微,當下的京劇鐵粉肯定沒有梅蘭芳時期多和牢靠,即使是《梅音慧心》如此精湛的演出,天蟾這一中型劇場也沒爆滿,但觀眾超過八成,已經很不錯。看了兩晚高水平,近乎完美的演出,我對地方戲曲的前景有些改觀,很贊同上戲副院長張偉令所說的,地方戲曲會在中國傳承下去,但必須朝精緻化發展,方能留住觀眾。

看一看演出陣容,一出《穆桂英掛帥》主要演員10人,行當有青衣、刀馬旦、老旦、文武生、老生、老丑、花臉等,可說是生旦淨末丑一應俱全。10位演員中竟然有5位是中國國家一級演員,用行話來說都是名角了,其餘的不是國家級演員便是優秀青年演員。科班出身不說,還是科班中的拔尖人物,如此陣容,焉能不好看?

除了飾演穆桂英的田慧,飾演寇準的老生陳少雲,扮演楊宗保的文武生齊寶玉,飾演王強的花臉楊東虎,還有扮演楊洪的丑角虞偉全是一級演員,而飾演佘太君的國家二級演員胡靜的唱腔非常有震懾力,讓人印象深刻。演寇準的陳少雲是著名麒派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是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

和我一同看戲的京劇票友陳先生不斷讚嘆演員身上的戲服精美華麗,單單觀賞他們的服飾就已是一種視覺享受。據專業人士介紹,才知道那一套套服飾都價值不菲!單單穆桂英頭飾上那對野雞毛製成的翎,最普通的也要2000人民幣,更別說那些用翠鳥毛或染色鵝毛粘起來的頭面(旦角頭上的飾物),價格更是驚人。定製一套翠鳥毛頭面,其價格是28萬人民幣,鵝毛雖不似翠鳥毛精貴稀有,卻很耗人工,因此一套也要一兩萬人民幣。

漂亮的水鑽頭面同樣價格不菲,揭陽市潮劇票友會會長許綺麗應邀來新飾演《白兔記》中的岳秀英,謝幕時有觀眾興奮地衝到她面前,她起初以為對方是被她的演技感動,後來發現對方是對她頭上那套水靈靈、亮晶晶的漂亮頭面深感好奇。那套頭面花了她5000多人民幣,換句話說,她是戴著上千新元的頭飾亮相的。

難得看到這場演出,我趁機多了解這一行的背景。

原來製作這些道具的手藝人是過去上戲戲服廠員工,年輕時便在廠里學手藝,後來戲服廠因需求減少關閉了,廠里員工都到外頭開店繼續經營這一行,但隨著戲曲演出越來越少,很多店最終都結束營業,很多店鋪為了減少開銷,跑到住宅區經營工作坊,反正顧客都是靠口碑自己找上門的。

戲曲演員身上的靚麗,靠精巧的手工慢慢製作出來,價格自然不菲,單單頭面就已經如此昂貴,更別說蟒袍和各種戲服上的刺繡,自然是越精緻越昂貴。戲曲舞台上的精美是有代價的,搞一台精緻的戲曲演出,需要很大投資。

退休名角兒傳授畢生功夫。

戲服、服飾、裝扮只是戲曲中的一個環節,更大的投資是培養一名好的戲曲演員所須付出的時間、精力和心血,這部分絕對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筆者參觀上海戲曲學院時,看到很多退休名角兒一對一,或一對三五名學生傳授自己畢生功夫,便明白要培養一名好的戲曲演員,須要費很多的心思、時間、耐心與愛心,而學生方面也需要有很多的努力、勤奮與天賦。老師們以經典唱段為教材,按照各派的唱腔、做工、身段,讓學生們一遍遍地演練,再精雕細琢,由此明白要打造一位名角兒,需要很多很多的投入。

因此在賞心悅目地觀賞一齣好戲時,當知那是多麼難能可貴,多麼的耗費資源與成本的一種觀賞體驗,絕對來之不易。

少時在江南老家看戲,戲班的演員雖算不上科班,但畢竟是職業戲班,幾乎天天演戲,在娛樂媒介相對單純的年代,聲色俱全的戲台便足以吸引大家前去捧場。戲曲電影風行的年代更是孕育不少戲迷,當中一些人不滿足於看戲,夢想著自己在台上演戲,這是「明星夢」的另類版本,有同好者紛紛設立業餘團體,無論是潮劇、廣東粵劇、福建歌仔戲、薌劇、梨園戲、海南戲,乃至京劇、越劇都有業餘愛好者組團結社,一時間繁花似錦。

但是熱愛戲曲的人就是有一種堅持。不過熱愛歸熱愛,你想演人家未必想看,除非有一定水平。但即便演出夠精彩,面對娛樂形式非常多樣化的當下,精彩歸精彩,有無興趣才是關鍵。如果沒興趣,想把人拉進劇場著實難。再者,面對方言幾乎蕩然無存的大環境,以方言為載體的地方戲難免陷入對牛彈琴的窘境。這些都是本地戲曲工作者面對的真實難題。

筆者認為從事戲曲著實太難了,要搞一台有看頭的戲,首先是生旦淨末丑各種行當必須齊備,而戲曲對演員的要求更是苛刻,除了要經過專業培訓,還要能唱能演,身段柔軟做工好,人還要長得標緻好看。就算把種種條件湊齊,卻又面對觀眾和市場不斷萎縮的殘酷現實。面對這一切仍砥礪前行者,其毅力和勇氣著實叫人感佩。


《三日梨園侍宴》 唐 ▪沈佺期

九重馳道出,三巳禊堂開。

畫鷁中流動,青龍上苑來。

野花飄御座,河柳拂天杯。

日晚迎祥處,笙鏞下帝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