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朋友圈:「革命聖人」張靜江

草根評說 發佈 2023-12-26T23:54:12.153063+00:00

蔣介石在給戴季陶的一封信中,曾這樣評價孫中山的交友之道:「吾謂孫先生待友,其善處在簡直痛快,使人畏威感德。」

作者|聶作平

蔣介石在給戴季陶的一封信中,曾這樣評價孫中山的交友之道:「吾謂孫先生待友,其善處在簡直痛快,使人畏威感德。」蔣介石追隨孫中山多年,對孫中山的為人處世十分了解,故他的這種說法,庶幾符合歷史的真相。

要言之,作為一個舊時代終結者的孫中山,除了政治才幹與政治眼光,在待人接物和交朋結友方面,也確有其過人之處。正是他身上展現出來的這種讓人 「畏威感德」的風采,使得大批時代精英願意鞍前馬後地追隨他。

事實上,幾乎所有傑出的政治人物,當他們在經營自己的朋友圈時,都表現出了巨大的人格魅力,像恆星那樣,把作為行星的眾多朋友緊緊地吸引在自己身邊。反過來,透過一個政治人物的朋友圈,也能看出這個政治人物的性情與才華,品行和胸襟 。

從本質上說,不論政治帳還是軍事帳,最終都是經濟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經濟這個基礎,其它都是空中樓閣。

是故,孫中山在從事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反清活動中,離不開錢,小到革命黨的日常運營,大到一次接一次的武裝起義。為此,孫中山年復一年地在世界各地奔走,作演講,搞募 捐,為籌集革命資金煞費苦心。

孫中山的長兄孫德彰早年赴美國檀香山經商並致富,家有牧場6000英畝,牛羊數萬隻,山林無數,工人逾千。為了支持孫中山革命,孫德彰傾盡家財,竟至於家道中落。

孫科回憶:「有一個時期,他 (指孫德彰) 的事業非常發達⋯⋯國父每次去,都問他要錢,而且他每次都是整萬的美金拿出來,因此到了辛亥革命前五六年間,他實在支持不住了,地產也被債主查封了。」

孫中山則說,在同盟會成立之前,出資資助革命者,不過親友中少數人而已,其他人不願也不敢資助。像廣州起義所需軍費,大頭就是孫德彰贊助的。所以,孫中山的這位兄長,乃孫中山早期革命活動最重要的金主。

為了廣開革命財源,孫中山先後想過許多辦法。比如他曾在香港、日本和美國發行革命公債。這種公債類似於股票,只不過投資的不是企業,而是革命黨這個組織。如在香港發行的公債約定,凡現在購買10元公債的,革命成功後,償還100元。但從落實情況看,革命公債的收益並不理想 。

1904年,孫中山赴美,當時華人幫會組織致公堂在美國擁有15萬會眾,影響巨大,孫中山 認為如果吸納該組織,則每位會員只要交兩美元會費,即可坐收30萬巨款。於是,孫中山 紆尊降貴,在檀香山加入致公堂,被封為洪棍—洪門成員,例分三等,元帥稱為 「洪棍」,軍師稱為「紙扇」,將官稱為 「草鞋」。

可事與願違,儘管此後孫中山及其追隨者在全美各地奔走演說,卻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常常只能在上一個城市募集到僅夠前往下一個城市的旅費而已。

事實上,真正數額巨大,足以成大事的經濟收入,對孫中山和革命黨來說,是一些慷慨之士 的個人捐款。如前文所說的孫中山的大哥孫德彰,以及另一位浙江富豪,他 「自投身革命黨以來,只盡義務而不問權利,三十餘年如日」,孫中山因而將其稱為奇人,後來更譽為革命聖人。此人就是頗為特立獨行的張靜江。

張靜江又名張人傑,浙江湖州南潯人。 從明朝萬曆年間開始,南潯依靠蠶絲業和手工業 、繅絲業 ,湧現出大批巨富豪紳。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南潯大批商人避居上海,因而得以與西人接觸。

當時,歐美對優質的湖州輯里絲需求甚旺,南潯商人因緣際會,成為炙手可熱的國際絲商。人們按照財富規模的大小,把南潯富商分為 「四象八牛七十二黃金狗」。

第一級別的象,是指財產在100萬兩白銀以上者 。張靜江的家族就屬於四象之一,只不過,張家的財產遠不止100萬兩,而是高達驚人的1200萬兩白銀。

這一數字,相當於19世紀末日本年財政收入的1/4。如果把南潯全鎮富商的財產加在一起,其數字競超過清政府的年財政收入。

張靜江的父親去世後,他分得一筆巨額遺產。這位為人豪邁 、出手大方的青年,年紀輕輕就身家巨萬,美中不足的是身體羸弱,腳有殘障。

1903年,張靜江作為駐法公使孫寶琦的隨員前往巴黎。在巴黎,張靜江充當商務參贊的同時,充分發揮老張家善於經商的優勢,開辦了一家名為通運的公司,經營古董和絲綢,獲利甚豐 。

巴黎的生活對張靜江影響巨大。在這裡,他深受法國無政府主義思想影響,接受了巴枯寧、蒲魯東等人的學說。昔日江南水鄉知書達理的富家公子,一下子蛻變成激進甚至偏激的新思想者,馮自由認為張靜江乃 「我國人之言無政府主義者自茲始」。

激進的言論和使館公職人員的官方身份如此格格不入,以至於不少留學生懷疑他是清政府的暗探,故意大談革命以引人上鉤。有兩次,當他在稠人廣坐中大談革命與造反時,幾乎遭到 留學生們老拳相向。

孫中山與張靜江的結識頗為別致有趣。 1905年,在法國的一條輪船上,張靜江發現有個旅客長得很像傳說中的 「亂黨」首領孫文,他向人打聽證實之後,立即興奮地前去拜訪。他向孫中山表示:我對您聞名已久,我深信不革命就不能救中國。

張靜江雖是富家公子和外交官員,但孫中山對面前這個滿臉興奮的青年卻一無所知。孫本人此時早已聞名歐美,原來,廣州起義失敗後,孫流亡海外,於1896年10月來到倫敦,被清 朝駐英公使龔照瑗秘密誘捕並計劃押送回國。

在清政府看來,這是捉拿欽犯,乃天經地義;但在英國人看來,清國官員在本國領土擅自抓人,乃嚴重違法。孫中山早年在香港的英國老師康德黎獲知後,立即展開營救。

在強大的社會輿論下,英國首相兼外交大臣向清使館發出照會,要求按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立即釋放孫中山。在被囚禁12天後,孫中山重獲自由。不久,孫用英文寫成《倫敦蒙難記》一書,並在英國出版,披露了這一事件的真相,贏得了大量歐美民眾的同情和理解,一時名聲大噪。這也是張靜江為何在輪船上認出孫中山的一個原因。

因此,這次輪船上的邂逅,對張靜江來說,頗為欣喜和激動。「粉絲」張靜江表示:我在法國經商,收入不錯,如果您需要經費,我可以隨時資助您。經年累月為籌措經費而發愁的孫中山聞言,無異於喜從天降,兩人約定了通電暗號:電文以ABCDE為序,A為1萬元,B為兩 萬元,C為3萬元,以此類推 。

對這個海上偶然相識的富家子弟,他將真的踐諾資助,還是口惠而實不至,孫中山心中並沒有底。次年,孫來到東京,又一次為經費束手無策。此時,他想起了與張靜江的約定,並把此事告訴黃興,但黃興不相信天底下有這樣的人。

兩人抱著 「有棗沒棗打一竿」的態度給張靜江發了封電報。孰料,就是這封不抱希望的電報發 出後,竟有3萬法郎巨款從法國匯到東京,革命黨人為之歡呼雀躍。後來,孫中山在越南又先後兩度向張靜江發電報,一次為A,一次為E,張靜江都如約把款項迅速匯來。

深受感動的孫中山命胡漢民寫信向張靜江表示感謝,並向他陳述起事經過。張靜江回信道:「余深信君必能實行革命,故願盡力助君成此大業。君我既成同志,彼此默契,實無報告事實之必要,若因報告事實而為敵人所知,殊於事實進行有所不利,君能努力猛進,即勝於作長信多多。」

儘管多次給予孫中山和革命黨巨額資助,但在很長時間裡,張靜江竟然沒有加入同盟會。其原因,在於特立獨行的張靜江對同盟會盟書里的 「當天發誓」字樣不以為然。當馮自由和胡漢 民邀請他人會時,他提出:我是無政府主義者,從來不信天,如果同意我不用「當天」二字,我才能加入。於是,在向孫中山請示後,張靜江成為僅有的例外。

張靜江加入同盟會後,為革命籌款的任務幾乎天經地義地落到了他頭上。但是,要推翻一 個垂而不死的大帝國所進行的武裝起義和地下鬥爭,所需的金錢是一個天文數字,即便是億萬富豪的張靜江也漸漸難以為繼。

為此,他先是賣掉了經營良好的通運公司,後又賣掉了上海灘的五棟花園洋房 。在公司和洋房都賣掉以後,這個曾經的大富豪已囊中羞澀。

為了幫孫中山籌款,他向其堂兄張石銘借錢。第一次,張石銘很爽快地借給了他。沒過多久 ,他又第二次上門。堂兄覺得即便是辦公司血本無歸也不至於這麼快就花完了,加上聽到社會上關於張靜江暗中資助 「亂黨」的風言風語,張石銘予以峻拒。

兩兄弟越說越僵,張靜江竟從懷中掏出手槍,威逼堂兄又一次借錢。 此後,張靜江通過各種手段,把包括他的哥哥、 舅舅在內的諸多有錢的親戚都吸收到同盟會中,成為革命黨的籌 款對象。

1920年,在孫中山的授意下,張靜江在上海創辦了我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其目的也是為當時的國民政府籌集經費。證券交易所賺得的錢財,大部分都送到了廣州,交到孫中山手上。

孫中山曾感慨 :「自同盟會成立之後,始有向外籌資之舉,當時出資最勇而名者,張靜江也,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萬元,盡以助餉。」

後來為了報答張靜江,孫中山擬請他出任財政部長,但張靜江堅辭不就 。第二次革命期間,當孫中山下野處於風雨飄搖之時,邀請張靜江出任革命黨財政部長,這一次,張靜江欣然答應。拒絕錦上添花,專司雪中送炭,張靜江品行之高潔,可窺一斑。

孫中山對張靜江毀家紓難式的汗馬功勞胸中有數,他一直把張靜江視作心腹密友,他曾告訴黨內同志:「張原屬富豪出身,黨內財務,唯張所為 。」

在南潯鎮的張靜江故居,有一幅孫中山手書的對聯: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四十州。那是1923年,張靜江因病回南潯休養時,孫中山特意介紹了一位德國名醫前往南潯診病,並托人帶去這副對聯以示慰問。

1925年春天,孫中山在北京沉疴不起。纏綿病榻時,每天都要前往探視的幾個人中就有張 靜江。孫中山彌留之際,在兩份事先由汪精衛準備好的遺囑上簽字時,按孫中山要求,第一個簽字的就是張靜江。但張靜江只寫了「張人」兩個字,「傑」字卻因為過於悲傷再也寫不下去了。

1950年,74歲的張靜江在紐約病逝,這時,距孫中山去世已經25年。有人把張靜江稱為 「現代呂不韋」,竊以為,這種貌似讚揚的評價其實遠遠低估了張靜江。

蓋呂不韋之所以在子楚身上花大價錢,其原因是呂不韋認定子楚奇貨可居,他只不過在做一樁大生意而已;而張靜江對孫中山的資助,卻是基於一種理想和信念,以及兩人之間莫逆 的同志之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