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朋友圈:為革命合縱連橫徐樹錚

草根評說 發佈 2023-12-27T00:15:16.124583+00:00

段祺瑞本是一個獨行專斷的人,唯獨對徐樹錚言聽計從。袁世凱在世時,為保舉徐樹錚做國務院秘書長,段祺瑞不惜與對徐樹錚印象不佳的袁世凱爭得面紅脖子粗 。

作者|聶作平

徐樹錚系江蘇蕭縣(現屬安徽)人,早年與段祺瑞訂交,被時人稱為「段祺瑞手中的小扇子」。段祺瑞本是一個獨行專斷的人,唯獨對徐樹錚言聽計從。丁文江總結說:「段一生剛愎,有人說段是剛愎『他』用,這他,就是徐樹錚。」

袁世凱在世時,為保舉徐樹錚做國務院秘書長,段祺瑞不惜與對徐樹錚印象不佳的袁世凱爭得面紅脖子粗 。

孫中山提倡三民主義,徐樹錚卻熱衷武力統一;孫中山主張召開國會,實行選舉,徐樹錚卻組織了非法的安福國會;孫中山主張愛惜民力,罷兵生產,徐樹錚卻向日本舉債練兵;孫中山是南方革命政府的首腦,徐樹錚卻是北洋軍閥的要員。

一言以蔽之,孫中山和徐樹錚原本就是兩條道上奔跑的火車,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們怎麼會成為朋友呢?

是時勢的變化讓徐樹錚進入了孫中山的朋友圈。這得從1919年中外矚目的一件大事說起,這件大事便是徐樹錚收復外蒙。

1919年,徐樹錚僅率所部8000人,入蒙僅22天,不費一槍一彈,就完成了外蒙重歸版圖的 重任。當年1月底,徐樹錚從外蒙凱旋抵京後,通電全國各地實力派,陳述他收復外蒙的經過 。

意外的是,這些收到通電的實力派,包括了原本與北洋軍閥勢同水火的孫中山。孫中山收到電報後,立即作出積極反應,他復電徐樹錚,對徐大加讚賞,把他比作英雄「班超」。電文中寫道:

「吾國久無班超、傅介子其人,執事於旬日間建此奇功,以方古人,未知孰愈。自前清季世,四裔攜貳,幾於日蹙國百里。外蒙糾紛,亦既七年,一旦復用,重見五族共和之盛,此宜舉 國歡欣鼓舞者也 。」

作為革命者的孫中山,向來與作為軍閥的段祺瑞和徐樹錚之流是漢賊不兩立,因此孫中山的這通電文,甚至遭到了其部下的質疑。孫中山解釋說:「徐收回蒙古,功實過於傅介子、陳 湯,公論自不可沒。

孫中山和徐樹錚此前從未謀面,也沒有任何書信文電往來,因此這兩通電報,是他們交往的開始。孫中山對徐樹錚的盛讚,固然有為 其收復國土而欣慰的因素,但另一個更大的因素,則與此時的國內政局不無關係:

  • 在北方,直皖漸成水火,很快便爆發了直皖大戰,並以段祺瑞的失敗而告終;段祺瑞需要尋找新的同盟力量,徐樹錚想到了廣有影響的孫中山。
  • 在南方,孫中山受桂系排擠,鬱郁不得志。孫中山的一大設想就是聯合段祺瑞和張作霖以圖崛起,因此一拍即合。

歷史人物是一個多面體,即使是革命家,也要審時度勢,也要合縱聯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 的力量 。

剔除政治家的功利因素,公允地說,孫中山對徐樹錚的才幹也的確表露出了極大賞識。 直 皖大戰以皖系失敗告終,徐樹錚不得不宣布下野,避居天津。

1922年1月,徐樹錚由天津千里迢迢奔赴廣州,此時孫中山身在桂林。在蔣介石的陪同下,徐樹錚前往桂林與孫中山相見,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 。

見面時,兩人惺惺相惜,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在徐樹錚一方,他在給段祺瑞的電文里,真誠地表達了對孫中山的敬仰之意:「與中山及其副貳將佐長談數日,推襟送抱,縱橫天下,暢所欲言。 因知其屢蹶屢起,自有一種不可磨滅之真力在 。」

《徐樹錚年譜》對此事有如下記載:

「先生(指徐樹錚)這一次從桂林回來,對中山先生十分傾倒。尤其佩服中山先生談到國際形 勢和國際地理時之如數家珍,常常向人述說。」

在孫中山一方,孫對與徐樹錚見面一事,曾告訴蔣介石:「徐君此來,慰我多年渴望。」甚至,孫中山不揣冒昧,請求徐樹錚留下來做他的參謀長。但徐樹錚乃段祺瑞的小扇子和靈魂,他只得婉辭:我在北方幫助孫先生,會比在孫先生身邊幫助更大。

有意思的是,蔣介石當時地位尚不高,在他陪同徐樹錚前往桂林時,兩人朝夕相處多日,眼力頗深的徐樹錚回到上海後和友人聊天,下斷言說:「將來真正幫助孫先生成功的,恐怕是 一位蔣介石先生。」

孫中山去世後,舉國哀悼,輓聯無數,而公認寫得最好的,卻出自傾蓋如故的徐樹錚之手: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興,一言而喪 。

十稔以還,使無公在,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