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工委迎接華縣解放的各項準備工作

華州文史薈萃 發佈 2023-12-29T10:05:31.340344+00:00

一九四八年秋,解放戰爭進入全面反攻階段,為迎接全國大解放的需要,中共陝西東路工委於八月在陝北馬欄成立,由劉邦顯同志任書記,權秉華、王平凡同志任委員,負責領導華縣、華陰、渭南、潼關等縣黨的地下工作。

華縣解放前後

李應泌整理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三日,華縣和平解放,至此結束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使華縣獲得新生。


(二)中共華縣工委成立及其主要活動


一九四八年秋,解放戰爭進入全面反攻階段,為迎接全國大解放的需要,中共陝西東路工委於八月在陝北馬欄成立,由劉邦顯同志任書記,權秉華、王平凡同志任委員,負責領導華縣、華陰、渭南、潼關等縣黨的地下工作。東路工委成立的同時,宣布中共華縣工委成立,由王平凡同志任書記,王崗、袁健、史德、劉永祥同志任委員。中共華縣工委的成立,使全體地下黨員精神上受到鼓舞,為取得鬥爭的徹底勝利,增添了無窮的力量。從此,華縣地下党進入了大發展、大活動的新時期。

這裡還需要提及的是,劉永祥同志早年在臨潼參加共產黨,對黨赤膽忠心,由於劉原籍是華縣人,和華縣的一些上層民主人士熟悉並關係密切,為便於開展華縣工作,組織決定把劉永祥同志黨的關係轉到華縣。他在華縣以自己的家作為接待各級工委領導同志的據點,負責劉邦顯、王平凡等同志的安全,親自送信,傳遞情報,為華縣地下黨活動做出了巨大貢獻。

劉永祥故居 自區黨史


中共華縣工委根據東路工委的指示,當時的主要鬥爭任務是:「發展組織,壯大力量,從組織上、思想上積極做好工作,迎接解放」。一九四八年九月,縣工委在郭村袁健同志家召開了首次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有王平凡、王崗、袁健、史德(劉永祥同志因故未參加)。會議由王平凡同志主持,主要分析研究了形勢,並確定了工委委員分工:王平凡同志任縣工委書記兼管城關區特支工作;袁健同志分管組織並負責赤水、高塘工作;王崗同志分管宣傳並負責侯坊、辛莊工作;史德同志分管社會保衛並負責柳枝、石孟、下廟工作;劉永祥同志負責上層統戰和交通工作。

一九四九年二月,縣工委在劉永祥同志家又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中共陝西省工委特派代表郭明丁,中共陝西東路工委書記劉邦顯,縣工委書記王平凡,委員王崗、袁健、劉永祥,參加會議的還有雷田英同志。會議由劉邦顯同志主持,由郭明丁同志傳達了中共陝西省工委關於迎接陝西大解放的指示。這次會後,縣工委具體部署了迎接華縣解放的各項準備工作。

三月初,又在袁健同志家召開了一次縣工委委員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有王平凡、王崗、袁健同志(劉永祥、史德同志另有任務沒有參加)。會議由王平凡同志主持,主要研究了華縣解放後的黨政領導班子配備問題。三月,王平凡同志調省工委學習班學習,縣工委工作暫由王崗同志負責。

為適應在國民黨白色恐怖下開展工作的需要,地下黨的活動,採取以塊塊領導為主的、秘密的、單線的、插花的領導方法。即工委委員之間,委員與各區黨的負責人之間,委員與各支部及黨員個人之間聯繫工作和開展活動,均採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單線聯繫,以縮小目標,便於隱蔽。在敵人嚴密監視,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中共華縣工委領導全體地下黨員,依靠廣大群眾和各階層進步人士,圍繞迎接華縣解放,進行了多方面的準備工作。

縣工委成立後,首先對原有六十多名在黨「睡眠時期」,長期隱蔽,保存下來的黨員,通過單線聯繫,恢復組織生活。同時,在對敵鬥爭中發展了一批具備黨員條件的新黨員,把發展黨組織和開展地下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一九四八年秋、冬,王平凡和王崗同志在辛莊一帶先後發展新黨員二十一名,建立了兩個支部。第一支部書記由史筆直同志擔任,第二支部書記由魏辛濤同志擔任。縣工委委員袁健同志在赤水一帶發展了十名黨員,建立了三漲村支部,支部書記由張志強、韓肇漢同志擔任。任忠砥、古崇禮同志在城關地區發展了廿六名黨員,建立了城關特區支部,特支書記由任忠砥、古崇禮同志擔任。縣工委委員史德和王辛齊同志在下廟胡村一帶發展了二十八名黨員,建立了胡村支部,支部書記由王辛齊同志擔任。

到一九四九年五月華縣和平解放,全縣新老黨員發展到二百二十九名,建立了九個區黨總支,十八個黨支部(包括城關特支和一個臨潼小組)。

為了迎接解放配備幹部,縣工委根據省工委和東路工委指示,一九四九年三月初,由王平凡、袁健、史德同志,率領一批骨幹黨員到省工委學習班學習,隨後又分批送一些黨員和進步青年到陝北老區學習。這樣由縣工委派陝北學習的共產黨員、進步青年,先後有四批共三十人(其中進步青年六人)。這些同志經過短期訓練後,絕大多數於解放前夕陸續回縣,他們在和平解放華縣,接管國民黨政權等項工作中,發揮了骨幹先鋒的作用。

上世紀四十年代的華縣「綠竹千畝」 自民國華縣誌

為了發展黨的統一戰線,擴大黨的影響,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力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分化瓦解敵人,上級黨委指示縣工委當時的統戰任務是:爭取國民黨統治勢力的中間派與少數頑固反共分子作鬥爭;有策略地宣傳黨的政策;掩護我黨地下工作,保護地下黨員安全。當時和縣工委直接發生統戰關係的,有在群眾中具有較高聲望和影響的愛國民主人士顧熠山、史伯康、杜壽山、白伯旅、徐振化、齊逸農等,還有和各支部發生直接統戰關係的魏志征、趙楚珍、趙重興、吝仰山、郭春泰等二十三人。

他們在我地下黨的爭取、團結、教育影響下,在各自不同的工作範圍內,為開展黨的地下活動,資助錢財衣物,保護人身安全,承擔艱巨任務,提供方便條件,在和平解放華縣的工作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特別是杜壽山先生在促成華縣和平解放的談判工作中,積極勇敢地起到了「和平使者」的作用,贏得了黨和人民的崇敬。

縣工委成立後,僅掌握少數武裝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藉助國民黨華縣地方武裝力量,為我所用。

如接上了在縣自衛團擔任副團長的申定遠同志的黨的關係,發展了擔任赤水鄉副鄉長的李崇義為共產黨員等,使這些同志明里當國民黨的官,實際是共產黨的人,直接掌握兵權。如魏辛濤同志在侯坊,史筆直同志在辛莊,任忠砥同志在城關,甘成哲、任宏儒同志在萊公,王辛齊同志在胡村,袁健同志在赤水,白雪亭同志在高塘,張生輝同志在大明,都通過統戰關係,掌握了一部分武裝力量。還有,我地下黨員張其昌同志借縣警察局擴編之機,通過和黨有統戰關係的警察局總務科長何德春向局長任宏韜建議,成立了一個警察中隊。實際上是藉此名義,為我黨組織了一支武裝力量。由於縣工委採取了以上措施,從而使全縣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地方武裝力量,直接或間接地掌握在地下黨的手裡。這些武裝力量,在保衛華縣和平談判,接管舊政權等各項工作中,起了黨的地下軍的作用。

侯坊街老房子 劉煥民攝

用哪種方式解放華縣?經過縣工委的認真分析,決定其基本的原則是:作好兩手準備,立足武裝解放,力爭和平解放。

根據華縣當時的實際,初步選定以李佐唐和王仲謀為突破口,進行和平攻勢,打開判談局面。經過縣工委周密研究,慎重考慮,決定由王崗同志通過他和獨國傑的親屬關係,去做王仲謀的工作;由杜壽山先生通過他和李佐唐既有部屬關係,又是同村人的關係,去做李佐唐的工作。在王崗同志和杜壽山先生的努力下,隨著解放戰爭形勢的迅猛發展,王仲謀和李佐唐思想有所觸動,首先表現在,對我策動人員的態度上,不是疏遠,而是表示接近。這就為後來通過和平談判方式解放華縣創造了條件。

華縣地下黨在縣屬機關單位里,在工廠、農村、學校里,發展了一大批共產黨員。又通過這些共產黨員,廣泛聯繫各階層人民群眾、進步青年和知識分子,向他們進行宣傳教育,支持他們的合法鬥爭。胡村支部於一九四八年十月成立了「輪迴讀書會」。參加這個讀書會的成員,東自下廟三吳,西至侯坊一帶十多里內的進步青年和小學教師共三十多人,其中不少人先後發展為共產黨員,為黨做了不少工作。

解放前夕,縣工委還指示各支部以結拜弟兄為名,把一些人團結在黨的領導之下,作為黨的一部分力量。如瀋陽鄉地下黨同志組織了一個「十大弟兄會」用滾雪球的辦法,逐步擴大到一百多人,在宣布華縣和平解放的同一天,就收繳了瀋陽鄉陳自強的一個國民兵大隊的步槍一百五十多支,手槍十三把,立即武裝了我們的游擊隊員,並奉王平凡同志的指示,集中在南侯坊一帶武裝待命。這支武裝力量對促成和平解放華縣,震懾敵人,起了重大作用。

(未完待續)


原文來源:《華縣文史資料》第一輯

原文作者:李應泌整理

編輯整理:華州文史薈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