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食俗文化——白族、傣族的日常食俗

食悟者 發佈 2024-01-03T12:58:46.812512+00:00

導讀:食俗是構成飲食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對各民族心理和性格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浩如煙海的民俗中,飲食習俗屬於物質民俗範疇,它是民俗中最古老、最富特色、最活躍的一個分支。

導讀:食俗是構成飲食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對各民族心理和性格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浩如煙海的民俗中,飲食習俗屬於物質民俗範疇,它是民俗中最古老、最富特色、最活躍的一個分支。各民族食俗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反映著各民族古往今來的社會生活和文化創造的精神面貌,是與社會發展各階段的物質生產水平及生活方式等條件相適應的。


白族的日常食俗

雲南白族主要分布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多居住在平垻地區。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平垻地區主食以大米、小麥為主,山區則以玉米、蕎麥為主。蔬菜品種甚多,常年不斷青,尤以芸豆出名。吃青之外,長於醃製各種鹹菜,加工成豆腐、豆粉、涼粉、餌塊等小吃

飼養豬、牛、馬、騾、驢、羊、雞、鴨、鵝、鴿,並捕撈魚、蝦,是常年肉食來源。以鄧川乳牛較為馳名,所產奶粉、乳扇暢銷各地。善制火腿、香腸、豬肝鮓、油雞樅等醃臘製品。喜食「生皮」,口味嗜酸辣偏麻。烹調技藝較高,宴席菜式多樣,並以歌舞助興。

名特美食較多,鶴慶火腿、永平臘鵝、大理餌塊、彌渡卷蹄、祥雲辣子、鶴慶梅子醋、豬肝鮓都是名特產品。不少婦女會製作蜜餞、雕梅和蒼山雪燉甜梅

白族人民是一個好客的民族,每逢客至首先邀請上座,即奉上烤茶、果品,若是重要客人,上白族的「三道茶」。再用八大碗、三碟水等精緻豐盛的菜餚款待客人。

白族烹調技法受漢族菜和佛教寺院菜影響較深。著名萊點很多,如:大理砂鍋魚、洗沙乳扇、大理餌快、喜洲破酥粑粑、活水煮活魚。烤茶是白族敬客食俗之一,茶水色濃味醇,別具一格。

白族日常嗜辣飲食,嗜辣的前提是地產名品,梅和是大理州著名的辣椒產區,名品有牛角辣和燈籠辣,子肉肥實,色殷紅透亮,味香辣。傳說忽必烈為奪取南宋江山南下攻大理,路經鄧川、青索、魏君屯一帶。突然,天氣驟變,蒼山積雪,士兵凍得直打哆嗦。忽派兵去東面探路,當探子來到洱源梅和地界,看到一片火紅,疑有計謀,回營報告。忽驅兵來看,不是伏兵,而是一大片連天連地的紅辣椒。忽生一計,遂命將士摘食,頓時個個遍體發熱,渾身來勁。忽手哈熱氣,在「行軍圖」上寫下了「辣椒國」三個字。

元江的白族創製了別具風味的汽鍋飯。鍋分上下兩層,恰似一個高頂氈帽,上鍋底較平,中間有一汽柱,下鍋似水桶(長約40厘米),兩鍋鑄造時連在一起。上鍋蒸飯(或菜),下鍋燒水,蒸出來的飯特別香。

大米除蒸飯而食外,還製成餌塊粑粑和餌塊片、絲。善用糯米製作各種風味小吃,如白族扒肉耳絲、特色豆麵湯圓、蠶豆糯米粑粑等。

臨水而居的白族,擅長水鮮烹製。常捕魚撈蝦,擅長水鮮烹調。如活水煮活魚、砂鍋魚、粉蒸魚、梅干酸辣魚、凍魚、螺豆腐、煎爬沙蟲(土海參)等。

劍川、鶴慶的白族,常採擷海中的海菜花,加工京製成各種風味佳肴。如用其葉、莖做成的海菜豆腐湯;用其莖稈、花蕾炒火腿、肉絲,待客或醃成鹹菜。

白族人嗜酒,尤以老人為重,民間有「無酒不成禮」之俗,也擅長釀製燒酒,以窖酒為傳統佳釀,系用優質白酒加糯米浸泡入窖,清甜芳香,被譽為「蝶泉玉液」。鶴慶干酒,歷史悠久,配料精緻,工序複雜完整,醇和幽香,飲後回甜,是雲南優質名酒之一。所以,在滇西民謠中有「麗江杷耙鶴慶酒,劍川木匠到處有」之說。白族老幼都喜愛甜酒,是過年、過本主節、冬至節的節日食品其味香甜可口,有滋補催奶之效,孕婦常備。

傣族的日常食俗

雲南傣族主要聚居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另景谷、耿馬、騰衝、孟連、瀾滄、金平、元陽、新平、元江等市縣亦較集中。

傣族地區山川秀麗,資源豐富,到處是綺麗迷人的熱帶和亞熱帶風光,茂密的原始森林分布廣泛,是天然的「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珍禽異獸繁多。在江河之畔,有許多富饒美麗的垻子,傣族人民世代聚居在這裡。村寨臨江河湖畔,翠竹成林,景色清幽,氣候炎熱,雨量充沛,全年無四季之分,只有明顯的乾季和濕季。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宜於種植水稻和多種多樣作物。西雙版納有「滇南穀倉」的美稱。「芒市穀子遮放米」也為雲南人民所稱譽。

傣族是我國種植水稻最早的民族之一,主食以大米為主。蔬菜以白菜、蘿蔔、豆類、瓜類、竹筍及野生蔬菜為主,擅長利用野生香料調味。養殖以豬、牛、雞為主。釀酒、糧食製品加工、醃製鹹菜已有相當基礎。喜食酸辣苦麻甜香冷、腥味和昆蟲食品,嗜酒、喜嚼檳榔。擅長燒烤,精於涼拌,已形成富有熱帶風味特色——傣味

傣族以大米為主食,德宏傣族主食粳米和糯米。一般日食兩餐、頓頓糯米,習慣於用手捏飯吃。不食隔夜糧,現舂現吃。善於野外就餐,用芭蕉葉或竹飯盒盛一團糯米飯,隨帶鹽巴、辣子、酸肉、燒雞、喃咪、青苔松即可進餐。常年食用油渣果榨制的食用油。油渣果,學名叫油瓜,因味道像豬油,故又叫油渣果。

在傣族的食譜中,以「撒」(生)為首。「撒」的種類很多,有生豬肉、生牛肉、生鹿肉、生魚、生螞蟻蛋、生斑鳩肉、生蛹、生蜂蛹等。其中以「撒達魯」最為有名。「撒達魯」又叫豬生,是用豬脊肉或瘦肉與豬肝一起剁細,加上酸米醋和鹽,經醃漬後當肉由紅變白時,加上切細的茴香、青椒、生薑、大蒜、野菜等佐料,拌勻後加上牛、豬泡炸皮和米線,用炸脆的豬肚子、豬頭皮、豬拱嘴蘸吃,味道極佳。吃「撒」是傣族婚喪嫁娶、賀新房、迎賓待友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正如他們所言:沒有「撒」就等於沒有宴席

養殖業是傣族的主要副食品來源,主要有豬、牛、雞、鴨,極喜歡吃魚、蝦、螃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在這些食物中,又喜歡燒烤和煮成酸味菜餚,魚經常吃酸魚或烤成香草魚,螃蟹要連殼帶肉剁成蟹醬蘸飯吃。酸、辣、甜、苦味菜餚每餐必備。苦瓜產量很高,味極苦,是德宏州傣族所常吃的蔬菜,西雙版納還常吃一種野生苦筍和豬油果

傣家人以酸為菜味之冠,酸的菜餚比比皆是,如酸菜、酸筍、酸魚、酸肉、酸筍煮魚、酸菜煮豆腐等等。每餐無酸不食,一桌豐盛的宴席,沒有酸味菜餚,那就不算為傣家宴席了。傣家人認為,吃酸心爽眼亮,助消化,可消暑解熱。除正餐吃酸味菜餚外,飯後還喜歡吃一種野生的酸果。在眾多的酸味菜餚中,為主的酸性主料,一是酸菜,二是喃咪。

酸菜可分為干酸菜和水醃菜兩類。干酸菜是把青菜曬成半干,再用水煮過,加入木瓜汁使菜變酸,然後撈起去水再曬乾,留作配料,每當做菜或燒湯時,將這種特製的干酸菜放上一點,其味則酸氣十足。水醃菜是把青菜洗淨,晾後放入壇內,拌之鹽、辣椒麵,密封,幾天後即可變酸。幾乎家家都有七八壇水酸菜。

傣族的喃咪種類繁多,常見的是以開花青菜為原料,洗淨曬一至二日,在臼中將其搗爛,裝入罐中,加冷水和洗過的糯米飯,充分發酵後,撈出用手扭擠,去掉殘渣,煎煮其汁直至變成糊狀,取出置於筍殼上,曬乾後成為黑色固體,可長時間存放。吃時,只需取米粒大小一二粒,放入湯中溶化,再配加其他佐料即成蘸水。

因氣候炎熱,雨季時間長,傣家的口味特點,除酸外,就是辣。他們認為吃辣可以開胃口,增進食慾,預防感冒和風濕。常見的辣椒有小米辣、沖天辣、象鼻辣、花呆辣、燈籠辣等。特別是象鼻辣,俗稱「涮涮辣」,一個寨子家家戶戶用一個這種辣子涮一下作蘸水還吃不完。

傣家苦味料,有馬蹄菜、帕暢卡、鐵道木花(傣語叫莫吉利)、帕浪翁、刺花尖、苦筍、豬苦膽、魚苦膽、牛苦腸,等等。以牛苦腸為主要調味原料製成的「牛撒撇」(涼菜),是備受邊疆各族人民歡迎的佳肴。這些菜,聞著就苦,吃起來更苦,而且越苦越愛吃。

傣家人認為吃甜的能增加熱量,消除疲勞,預防肝炎。他們吃的甜食,有西瓜,香瓜、麻葛蒲、菠蘿、菠蘿蜜、香蕉、芭蕉、芒果、黃等,有時還要放上白糖當菜吃,南瓜還要放紅糖煮,平時還喜歡在茶水裡放糖治飯吃。

傣族臨水而居,氣候炎熱,昆蟲特多,因此,形成了喜食昆蟲的習俗。常吃的蟬、竹蟲、蜂、花蜘蛛、牛屎蟲蛋、酸螞蟻、沙蛆等,都有特殊的采法、製法、吃法。善制蟬醬,將捕獲到的蟬入鍋焙死製成醬以佐飯,可清熱解毒,去痛化腫。 酸螞蟻又叫黃螞蟻,生長在樹上,其蛋大如綠豆,小如米粒,個個潔白晶亮。一是涼拌,二是蒸吃,三是燒湯,其味鮮美無比。傣族地區竹子豐富,傣家人善於尋找一種鑽蛀在竹子中的象鼻蟲的幼蟲,製成醬生吃,熟食則用雞蛋穿衣套炸或焙死煎香佐酒,香脆噴香,為待客佳品。

是傣家生活中的重要飲料,很多男子幾乎每餐必備,逢年過節,迎送客人、做擺、結婚、喪事等更是離不開酒,他們說,生活里如果沒有酒,就等於象腳鼓沒有鋩釵。所飲之酒是自釀的,一是米釀,色淡味醇;二是用甘蔗釀,度數較高。平時如果客人跨進了門檻,主人就要敬酒款待,以示歡迎和真誠。當客主對飲過後,善喝的主人常常要起歌助興。


我是烹飪與營養老師——食悟者。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轉發、點讚、收藏,喜歡食悟者文章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獲取更多營養美食及美食文化。本文文字內容為原創,版權歸「食悟者」所有,商用需要授權,轉發註明出處,朋友圈隨意。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