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蜀漢痛失荊州,主要責任真在關羽身上嗎

不沉的經遠 發佈 2024-01-09T06:09:22.604414+00:00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率軍北上攻打襄樊,大破曹軍,先後擊敗了曹操手下名將曹仁、于禁,一時威震華夏,曹操迫於關羽威勢,一度打算遷都暫避鋒芒。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率軍北上攻打襄樊,大破曹軍,先後擊敗了曹操手下名將曹仁、于禁,一時威震華夏,曹操迫於關羽威勢,一度打算遷都暫避鋒芒。不過關羽兵力不足,未能拿下樊城,之後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倉促回軍,因為軍心不穩兵敗身亡。

此戰蜀漢痛失荊州,折損了大將關羽和大量士兵,加上此後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出兵伐吳,在夷陵大敗,損失慘重,蜀漢從此由盛轉衰,徹底失去了復興漢室的可能。

現在網上很多人怪關羽不注意和孫權搞好關係,又擅自北伐導致荊州空虛,和留守的糜芳、士仁等人關係緊張,才讓孫權有了可乘之機,因此要負主要責任。不過仔細分析的話,就會發現這事其實關羽並沒有做錯什麼。

首先來說,孫劉失和的責任並不在關羽身上。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入川前曾經提醒關羽要「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然而劉備進位漢中王以後,曹操遣使前往江東,意欲說動孫權出兵奪取荊州。孫權召集手下謀士商議,諸葛瑾說關羽之女尚未許配,建議派人往荊州為孫權之子向關羽求親,如果關羽同意就聯手對抗曹操,如果關羽不肯就幫助曹操奪取荊州。結果關羽不僅拒絕,還大罵「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惹得孫權大怒,最後決定和曹操聯手。

孫權為自己兒子向關羽求婚,結果被關羽大罵一事在《三國志》上也有提及。因此很多人將孫權撕毀盟約,翻臉襲擊荊州一事歸咎於關羽,認為他沒有做到「東和孫權」。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孫權和劉備歷史上並無淵源,他們結盟僅僅是迫於曹操軍事壓力,抱團取暖而已。之後兩家聯手在赤壁擊敗曹操,奪取了荊州,孫權還把自己妹妹嫁給劉備,關係確實一度非常好。

可是隨著劉備勢力不斷增強,孫權對劉備日益忌憚,加上一直窺伺荊州,雙方關係也就逐步趨於緊張,先是孫權趁著劉備入川之機派人接回了孫夫人,接著在劉備奪取益州以後又索取荊州不成,出兵奪取了長沙、桂陽和零陵三郡,兩軍在湘江對峙,差點大打出手。後來還是曹操奪取了漢中,劉備主動退讓,雙方以湘水為界瓜分了荊州,才避免了徹底翻臉,不過雙方關係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裂痕。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不送還孫夫人,而且繞過劉備直接向關羽求親,這擺明了是挖劉備的牆角,或者是離間劉關之間的關係。關羽顯然不可能私自答應,「罵辱其使」也只是擺明自己不會私下和孫權往來的態度,無可厚非。

所以孫劉聯盟破裂的主因,是雙方利益衝突使然,和關羽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其次,北伐襄樊不是關羽自作主張之舉。

網上很多人認為關羽北伐襄樊,是因為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自立漢中王以後,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總督荊州,位居眾多武將之首。由於關羽此前一直坐鎮荊州,在益州之戰、漢中之戰中寸功未立,急於立功表現自己,加上不服黃忠和自己並列四方將軍,因此擅自出兵北伐。

不過這種說法存在很大的問題。劉備為了奪取益州,先是自己帶著龐統、黃忠、魏延等人入川,接著又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率軍前往支援,荊州空虛。關羽能在這種情況下保住荊州不失,本身就是大功一件,沒有必要再建戰功表現自己。

而且「假節鉞」雖然在戰時可以直接處罰甚至斬殺手下觸犯軍令的將士,權力很大,可是北伐襄樊這麼大的軍事行動,如果沒有劉備首肯,關羽不可能擅自決定。事實上《三國志·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中也提到漢中之戰後,劉備命令在荊州的宜都太守孟達率軍北上攻打房陵、上庸等地。顯然劉備一直遙控指揮荊州的軍事行動,不是太緊急的突發事件,關羽不會獨斷專行。

再結合《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曾經記述漢中之戰同時,曹操命令曹仁率軍進駐樊城,尋機攻打荊州看。關羽北伐襄樊很可能是在劉備授意下主動出擊,以達到削弱曹仁、策應孟達奪取上庸的目的,並非擅自行動。

第三,關羽並沒有大意,而是留下重兵把守荊州。

我們常說「關羽大意失荊州」,不過實際上自孫劉聯盟出現裂痕以後,關羽就對孫權非常警惕,北伐襄樊時特意在公安、南郡留下了重兵防守,並在江邊設置斥候,以防吳軍偷襲。為了讓關羽放鬆警惕,抽兵北上,呂蒙假意稱病,讓陸遜暫時接替自己的職務。關羽得知以後,確實有所放鬆,但是依然非常小心,僅僅是抽調了少量兵馬北上。

很明顯,關羽非常重視後方的安全,並沒有大意,如果不是糜芳等人叛變,吳軍沒有多少可乘之機。

第四,關羽對糜芳等人已經非常客氣了。

《三國志》上確實曾經提到關羽一向輕慢麋芳、傅士仁等人。而北伐襄樊時,麋芳、傅士仁又供應軍需物資不力,關羽說回來以後要治他們的罪。糜芳等人畏懼不安,於是在孫權的勸說下倒戈。因此不少人認為是關羽逼降了糜芳。

不過按照《吳錄》的記載,糜芳獲罪是因為南郡城中失火,燒毀了不少軍械,關羽派人問責,糜芳畏懼,才秘密投降了孫權。

燒毀軍械是重罪,關羽沒有行使假節鉞的權力,直接將糜芳問斬,而是「還當治之」,顯然是已經網開一面,希望糜芳能戴罪立功。更何況就算糜芳無法立功,這點時間也足夠他去向劉備求情,避免被重罰。

所以關羽對糜芳其實很照顧,沒有過分逼迫,糜芳的叛變還是另有緣由。

綜上所述,關羽北伐襄樊時並沒有明顯錯誤。雖然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說,大破曹軍以後他應該及時撤軍,但是當時關羽在大破曹軍,威震華夏,形勢一片大好,後方也有足夠的應變手段的情況下,顯然不可能預計到後來的突變,沒有急於回師屬於正常應對,不能過於苛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