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金句分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西湖老李 發佈 2024-01-14T08:55:44.473859+00:00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語出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此句簡明易懂,講了一個量變到質變的真理。老子啟示我們,理想可以很豐滿,現實要真抓實幹。修心要務虛,做事要務實。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語出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此句簡明易懂,講了一個量變到質變的真理。老子啟示我們,理想可以很豐滿,現實要真抓實幹。修心要務虛,做事要務實。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是常用成語,目標遠大,起點就在腳下。從基礎做起,逐步漸行,日積月累,量變到質變,方可成就一番事業。

人生大道,知易行難。千里之行是理想和志向,始於足下是決心和恆心。有遠大理想,高瞻遠矚,走對方向;有決心和恆心,堅韌不拔,篤行不輟。這樣理想才不會是空想。


當然,老子之義不僅僅如此,千言萬語不離「道德」二字。


萬事萬物,由無生有,由小及大,由低就高,由弱至強,自然而然,大道至簡。


為道者,循道而行,初心不改,輔助萬物,順其自然,無知無欲,不妄為造作,不干涉主宰,故無敗無失。

世間做事,一切從實際出發,才能成就夢想。修行亦當如此。

人生皆苦,煩惱叢生,修行就是要從現實的每一當下入手。

煩惱在哪裡,在你心裡;解脫在哪裡,也在你心裡。

只要有煩惱,有困擾,這就是道場,每一個念頭,每一個當下都是修行的道場。

於瑣瑣碎碎的日常之中超越日常,於雞毛蒜皮的爭執之中解脫爭執,於變幻無常的現實之中回歸本心。

放不下的是心心念念,渡不盡的是生生死死。

一切妄想分別,如潮水一樣,來之擋不住,去之留不住,盡心盡力,往往還是身不由己。

執念是人生的最大障礙,無我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但知易行難,知行合一,殊為不易。

有分別,就有理解與困惑;有欲望,就有快樂與煩惱;有執著,就有成就與束縛;有生死,就有珍重與恐懼。

放不下的心心念念,就高懸於心,別在意;渡不盡的生生死死,就隨緣不變,別較真。

修行就是審視我們的身口意,整治我們的貪瞋痴。具體而言,改變我們的認知,節制我們的欲望,管控我們的情緒。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自我的覺醒絕非一日之功,「為道日損」,每一天都做減法,放下再放下,才能終有所成,「無為而無不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