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的10對兒父子名將,皆為當世名將

歷史影視小迷弟 發佈 2024-01-15T20:32:29.752223+00:00

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我國漫長的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名將,其中有很多的父子名將,甚至祖孫三代都是名將,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歷史上比較出名的父子名將。

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我國漫長的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名將,其中有很多的父子名將,甚至祖孫三代都是名將,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歷史上比較出名的父子名將。

1、蒙驁蒙武蒙恬

蒙驁祖孫三人都是戰國末期秦國的名將,蒙驁本是齊國人,後來投靠秦國,官至上卿。蒙驁歷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四朝,多次領軍出征。在多年的征戰中,蒙驁幫助秦國奪取韓國十餘座城池,趙國三十餘座城池,魏國五十餘座城池,為日後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蒙武是蒙驁之子,公元前224年,蒙武以副將的身份跟隨王翦南征楚國,楚軍大敗,楚將項燕被斬殺。前223年,蒙武再次跟隨王翦攻打楚國,楚王負芻被俘,楚國滅亡。此後蒙武的事跡就不清楚了。

蒙恬是蒙武的長子,前221年,蒙恬被秦始皇封為將軍,參與攻打齊國,因功被拜為內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長官)。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擊匈奴,並主持修建了長城。秦始皇去世後,趙高與李斯謀立胡亥為帝,公子扶蘇被殺,導致蒙恬吞藥自殺。

2、王翦王賁

王翦父子也是秦國名將,王翦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做出了重要貢獻。山東六國王翦父子基本上全部參與了,王翦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地區,攻破燕國都城,又消滅楚國。而王賁也參與了滅國之戰前221年,王賁與李信率兵滅了齊國,而王賁也因功被封為通武侯。

平定山東六國後,王翦父子急流勇退,此後歷史上也就沒有他們父子的記載。不過也正是王翦父子的隱退,才得以保全餘生,不像白起一樣被殺。

3、周勃周亞夫

周勃父子是漢初名將,周勃是漢初開國名將,他跟隨劉邦在沛縣起兵,在滅秦和楚漢之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進位漢王后,周勃被封為威武侯,將軍之職。

項羽被滅後,周勃又參與了平定韓王信陳豨盧綰等叛亂,因功被封為太尉,絳侯。劉邦臨終前預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呂后去世後,周勃又與陳平等人誅殺了呂氏諸王,擁立劉邦第四子劉恆繼位。

文帝繼位後,周勃被任命為右丞相,前169年周勃去世。

周亞夫是周勃次子,文帝時期曾駐守在細柳營,因治軍嚴謹,得到文帝的賞識。文帝臨死時囑咐太子,如即有緩急,周亞夫可任將兵。漢景帝繼位後,因削藩引發了吳楚七國之亂,周亞夫被景帝任命為太尉,率軍平叛。

周亞夫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平定七國之亂,他也是平叛最大的功臣,後升任丞相一職。周亞夫晚年得罪了景帝,他的兒子又被人告發盜買官器,周亞夫受到牽連被召到廷尉絕食五日嘔血而死。

周勃周亞夫父子為漢初政權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4、孫堅孫策

孫堅父子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戰將。自黃巾之亂後,東漢朝廷再也管不住地方諸侯,天下大亂,有實力的人物紛紛爭奪地盤,孫堅也趁勢加入其中。孫堅是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之一,期間還得到了傳國玉璽。公元192年,孫堅攻打劉表,被劉表部下黃祖發射暗箭射死。

孫策是孫堅長子,有「小霸王」的綽號,孫堅死後,孫策為繼承父親孫堅未完成的事業而屈事袁術,後來孫策離開袁術回到東吳,經過幾年的征戰,孫策統一了江東,為後來孫權的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礎。公元200年,孫策外出狩獵時被刺客所傷,不久去世,時年25歲。

5、陸遜陸抗

陸遜父子是東吳名將,陸遜很早就進入到孫權帳下任職,公元222年,陸遜被孫權任命為東吳大都督,夷陵之戰火燒連營擊敗劉備,領荊州牧,公元228年陸遜又取得了石亭之戰的勝利。孫權稱帝後,陸遜被任命為上大將軍右都護,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晚年陸遜捲入到孫權父子的爭奪戰中,公元245年去世,終年63歲。

陸抗是陸遜次子,以建武校尉起家,陸遜去世後,陸抗統領父親陸遜五千部眾,孫皓繼位後,陸抗升任鎮軍大將軍,鳳凰元年(272年),擊退晉將羊祜進攻,攻殺叛將步闡,加拜都護,累遷大司馬、荊州牧。鳳凰三年(274年),陸抗去世,終年四十九歲。

陸抗與父親陸遜皆是吳國的中流砥柱,並稱「遜抗」,是吳國最後的名將。

6、薛仁貴薛訥

薛仁貴是唐初名將,貞觀末年投軍,先是跟隨唐太宗征討高句麗得到太宗的賞識。唐高宗時期,薛仁貴屢立戰功,他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麗,擊破突厥。留下「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等典故。不過薛仁貴也有兵敗的情況,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貴與吐蕃大戰一場,結果兵敗大非川,被革職為民。後來薛仁貴被再度起用,永淳元年(682年),又於雲州之戰擊破突厥,次年去世,終年70歲。

薛訥是薛仁貴長子,他以剛正秉直而聞名於世,因而得到武則天的賞識。被任命為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轉并州大都督府長史,兼檢校左衛大將軍,鎮守北方邊境多年,抵禦突厥,累有功勳。

開元二年(714年),薛訥聯合左監門將軍杜賓客等率軍抵禦契丹。軍士苦於酷暑,行軍到灤州,不期與敵遭遇,軍事失利,坐罪罷官。後來吐蕃侵擾西北地區,薛訥被再度起用,封為隴右防禦使,奮力抗擊,大獲全勝。後拜為左羽林大將軍,掌管京師安全,封平陽郡公,告老還家。開元八年,薛訥去世,終年72歲。

7、李晟李愬

相比於以上父子名將,李晟父子的名氣似乎要小一點。李晟是唐朝中期名將,以良家子身份從軍,後跟隨河西節度使王忠嗣征討吐蕃,號稱「萬人敵」。李晟長期鎮守西北邊陲,被冊封為合川郡王。建中二年(781年),率軍平定河朔三鎮叛亂。

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變之後,李晟親往奉天勤王,拜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 諸道兵馬副元帥。 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平定朱泚之亂,拜司徒兼中書令,被冊封為西平郡王。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終年67歲。

李愬是李晟第八子,素有謀略,元和十二年(816年),李愬出任唐鄧節度使,參與討伐割據淮西的吳元濟叛亂,於次年(817年)雪夜襲蔡州,生擒吳元濟,平定淮西。戰後以功拜山南東道節度使、上柱國,封涼國公。因而李愬也留下了「雪夜下蔡州」的典故。

長慶元年(821年),新任成德節度使田弘正遇害,李愬欲派兵為其報仇,因病重未果,只得返回洛陽養病,不久病逝,終年四十九歲。

8、楊業楊延昭

楊業父子是北宋名將,他們的名氣在歷史上還是比較大的。楊業本是北漢將領,宋太宗滅亡北漢後,楊業歸順了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楊業在雁門關之戰中大破遼軍,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楊業隨軍北伐,為監軍王侁威逼,毅然帶兵出征,在陳家谷口力戰而死。

楊延昭是楊業長子,演義中是楊業第六子,楊延昭自幼隨父征戰,雍熙三年北伐時,楊延昭為先鋒,戰於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戰鬥愈勇,終於攻下朔州。楊業去世後,楊延昭長期鎮守河北邊境,抵禦遼軍的入侵。公元1014年,楊延昭去世,終年57歲。

9、岳飛岳雲

岳飛父子的名聲應該是很大的了。岳飛是南宋中興四名將之一,岳飛先後四次從軍,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尤其是在與金軍的作戰中,更是令金軍聞風喪膽,可惜朝中以秦檜等人為主的主和派,不斷的與金軍媾和,岳飛在前線不斷被掣肘,就在岳飛金軍朱仙鎮後,被宋高宗以12道金牌召回,導致北伐功虧一簣。回朝之後,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

岳雲是岳飛長子,自幼從軍,在與金軍的作戰中嶽雲常常奮力等先,更是成為背嵬軍的主將之一。可是在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下獄後,岳雲與張憲一同被秦檜誣陷致死,時年23歲。

10、傅恆福康安

傅恆福康安父子是乾隆朝名將,傅恆是乾隆帝的小舅子,是乾隆朝前期的名將,傅恆以藍翎侍衛起家,24歲授軍機處行走,26歲任戶部尚書,27歲拜保和殿大學士成為領班軍機大臣,此後傅恆領軍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亂和準噶爾之亂,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傅恆又督師緬甸,因感染瘴癘而病逝,終年48歲。

福康安是傅恆第三子,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福康安跟隨阿桂參加第二次金川之役,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又從阿桂鎮壓甘肅撒拉族起義;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以主帥身份率軍渡海,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進軍西藏,擊退廓爾喀入侵,越過喜馬拉雅山,迫使廓爾喀稱臣請降,許諾永不侵犯藏境。

一系列的戰功在身,福康安的官職也在不斷的上升,先後擔任雲貴、四川、閩浙、兩廣總督及工部尚書、兵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武英殿大學士等職。嘉慶元年(1896年),福康安在軍中病逝,被乾隆追封為嘉勇郡王。

小結:

上述10對兒父子名將都是各個朝代的中流砥柱,他們為當朝做出了重要貢獻,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您認為上述10對兒父子名將哪對兒的功勞最大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