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商圈旁再造「宜居生活圈」!桂林福旺路、竹園裡又成了居民心裡理想的安家之所

桂林生活網 發佈 2024-01-17T18:27:20.020107+00:00

福旺路一居民樓下路面已完成改造。記者劉淨伶 攝改造前,福旺路一居民樓下比較亂。(通訊員陽紅供圖)竹園裡小區和福旺路老舊小區片區位於市中心的百貨大樓和市人民醫院附近,周邊匯集商業、醫療資源,毗鄰風景區,很早以前就是桂林市民心中安家的理想之所。

福旺路一居民樓下路面已完成改造。記者劉淨伶 攝

改造前,福旺路一居民樓下比較亂。(通訊員陽紅供圖)

竹園裡小區和福旺路老舊小區片區位於市中心的百貨大樓和市人民醫院附近,周邊匯集商業、醫療資源,毗鄰風景區,很早以前就是桂林市民心中安家的理想之所。

隨著時光推移,最早在這裡安家的居民們發現,曾經「理想的家園」因為房齡增加、基礎設施老化而衍生出諸多問題。路面破舊、雨天積水、缺少照明設施、沒有監控……開放式老舊小區的弊端都在這裡集中出現,居民的居住體驗變得越來越差。

幾年前,竹園裡和福旺路迎來了老舊小區改造。竹園裡改造1年多前完成,福旺路老舊小區片區改造還在繼續。改造已見成效,聯動周邊的商業、醫療等資源,形成了宜居的「十五分鐘生活圈」,老舊小區煥發了新的生機,又成了居民心裡理想的安家之所。

老舊生活區亟待改造

象山區象山街道文明社區竹園裡小區、福旺路老舊小區片區緊挨桂林百貨大樓。這裡離商業中心很近,也是離三甲醫院極近的「醫區房」。其中,竹園裡小區和市人民醫院僅一牆之隔,福旺路老舊小區片區步行到市人民醫院也不到10分鐘。

此外,竹園裡小區和福旺路老舊小區片區距離杉湖景區、日月雙塔也很近。可以說,以前桂林人選擇在這裡安家,看中的就是既有商業、又有美景的便利條件。

竹園裡小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成投入使用,福旺路老舊小區的房子更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成並且投入使用。

三十多年的時光過去,曾經緊靠商業中心的樓房成了開放式老舊小區。老舊的牆體、破損的路面、缺少照明設施、沒有監控攝像頭……諸多問題讓在這處「黃金地段」安家的居民生活得憋屈而苦惱。

78歲的張奶奶在竹園裡生活了約30年。她說,在過去小區有兩個問題最讓她煩惱,一個是雨天小區門口總是積水;一個是沒有監控設施和門禁,缺少安全感。

福旺路10號的居民劉玉春也說,小區沒有物業,管理很混亂。「以前,樓道門口的空地停自行車是夠的,到了後來停電動車都夠嗆,再到後來,很多居民家中都有了汽車,沒有地方停,就停小區門口,經常把樓棟進出的路堵死。」

文明社區的工作人員說,居民們反映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因為小區的各項公共設施已經老化,不能再滿足居民生活需求。

竹園裡和福旺路地勢比較低,以前沒有雨水和污水分流。加上沿街有不少餐飲店,排水和排油污比較多,這兩處老舊小區的管道經常會因此堵塞。如果再遇上雨大的時候,就容易內澇。此外,小區的路燈、供電設施也是舊的,的確需要更新和改善。

這些長期以來積累的問題,在過去主要靠社區協調解決,例如聯繫清淤公司清理堵塞的下水道;組織志願者定期巡邏,加強轄區治安管理;聯動轄區黨建單位,定期清理衛生死角等。「但這些只是暫時緩解,沒有根本解決老舊小區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文明社區工作人員說。

改造後的竹園裡小區。記者劉淨伶 攝

改造前的竹園裡小區。(通訊員陽紅供圖)

改造重在基礎設施

2019年底,竹園裡小區迎來改造。2020年下半年,福旺路沿街一公里多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開始施工。

2021年,竹園裡小區改造完成。如今,福旺路沿街路牌為雙數的老舊小區已經改造完成,單數的小區還待繼續改造。

「竹園裡老舊小區改造,算是我們社區最成功的。」4月7日,文明社區黨委書記陽紅介紹說。

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竹園裡小區,看到樓棟雖然是老房子,但路面平整,樓棟之間也沒有老舊小區常見的私自搭建的雜物房,第一印象是乾淨、整潔。

社區工作人員介紹,竹園裡一共有6棟居民樓,居民123戶。改造之前,一樓普遍有亂搭亂建的情況,經過社區工作人員多次上門溝通後,居民自願拆除了。

改造的重點工作,放在了小區的排水和路面改造。考慮到小區周邊的臨街一樓商鋪大多是餐飲業,改造時,施工單位對小區的整體排水做了重新規劃,提升了居民區的地勢,以保證不再積水。

竹園裡小區的幾位老人說,改造之初,社區還組織居民代表召開座談會,徵求居民意見,收集改造的資料。「有居民代表說,希望安裝監控設備,改造路燈。後面確實加裝了路燈,小區出入口也有了監控。」一位老人說。

除了這些,考慮到居民停車問題,施工方根據社區提供的居民意見,對竹園裡小區的公共空間重新做了規劃。新增了十多米寬的非機動車停車棚,規劃了20多個機動車停車位。小區亂停亂放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為了滿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竹園裡小區還規劃了一處活動室,給老人歇腳、打牌。

正在進行施工改造的福旺路也參考竹園裡的改造模式。文明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這裡生活著986戶居民,目前改造完成的是6號至34號,改造路面800多平方米,新增加了38盞路燈,已經投資上千萬元。

施工方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福旺路有約一公里,兩側都是老舊居民樓。和竹園裡改造不同,這些居民樓既有居民自建房又有各個單位的集資房、員工宿舍,他們建造在不同年份,建造時的規劃也不同,排水口都是各自獨立的。施工前,施工人員挨個到小區詢問居民,了解情況,確定好各個居民樓集中排水的地方,然後再把沿途所有窨井蓋打開確認,才能重新設計和規劃沿街的排水路線,徹底分流雨水和污水。

李女士在福旺路30號居住了20多年。她記得30號到38號這幾棟樓,因為地勢低,靠近河道出水口,所以經常積水,嚴重的時候,出門買菜要坐皮筏艇。李女士說,小時候覺得漲水有趣,長大後才明白積水時家具受潮、牆壁發霉的苦惱。「現在是初步改造,開年這幾場大雨中沒看到積水,應該是有效果的,希望早點完成改造。」

十五分鐘宜居生活圈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竹園裡小區和福旺路老舊小區片區本來是兩處位於繁華商業中心的小巷,如何利用好它們的位置優勢,讓小區居民住得更舒心,也成了社區關注的重點工作。

在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文明社區和施工單位圍繞「宜居」這一概念,有意識地把竹園裡小區和福旺路3號打造成一個「十五分鐘生活圈」。

「十五分鐘生活圈」是指創造一個可以使居民步行十五分鐘就能到達醫療、娛樂、購物等服務設施的社區環境,讓生活在這個範圍內的居民切實體驗到「十五分鐘生活圈」帶來的便利。

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親自體驗了竹園裡小區「十五分鐘生活圈」的感受。從竹園裡小區出發,步行10分鐘左右,就可以到文明市場或者百貨大樓超市買菜購物。同樣的時間,記者還可以步行到文明社區的文化活動中心和市人民醫院附近的一處幼兒活動中心。如果成年人或者老人想要找一處安靜的、風景好的地方散心,那麼步行15分鐘,就是南門橋附近的一處小遊園,這裡匯集了眾多的老年人,大家健身、跳舞和聊天,很是愜意。如果需要看病就診,步行15分鐘以內,可以到達市人民醫院和市中醫醫院。

文明社區工作人員介紹說,社區里生活的不少是老年人,基礎設施改好以後,老年人出門就診、購物都很方便,大家對老舊小區改造誇讚不止。去年,文明社區對改造完成後的竹園裡小區居民進行了滿意度調查,100戶居民參與活動,小區改造效果獲得了90%以上的滿意度。

竹園裡小區1棟的居民王先生30歲出頭,在其他地方的商品房小區買了房,但是他更多的時間住在竹園裡。

王先生說,像他這樣在醫院上班、需要值夜班的不少同齡人為了方便,更傾向於住單位附近。「以前嫌這裡老是積水,住得少,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住起來感覺還是挺不錯。」王先生說,他經常自己買菜做飯,到江邊跑步健身,在「十五分鐘生活圈」里享受城市的慢生活,感到十分愜意。

記者從文明社區了解到,目前福旺路改造了500多戶居民區。如果改造完成,居民出行會更便利,「十五分鐘生活圈」也會不斷擴大。

4月11日,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雖然竹園裡小區的改造已經結束了,但在社區的聯動下,有轄區單位最近出資給竹園裡小區安裝了門禁系統,小區的設施正在變得越來越完善,居民的生活正在變得越來越便利。

來源:桂林晚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