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家暴、生死......民國「李清照」慘烈而又絢爛的一生

張萌萌姐 發佈 2024-01-22T21:50:21.920847+00:00

很多人都知道宋慶齡、冰心、楊絳,她們都是能被我們尊稱為先生的人,葉嘉瑩也不例外,但凡提到中國詩詞,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她。


如果你時常感嘆生活艱難、命運不公,那麼你可以看看這位經歷戰爭、離別、家暴、生死卻依舊笑傲人間的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



很多人都知道宋慶齡、冰心、楊絳,她們都是能被我們尊稱為先生的人,葉嘉瑩也不例外,但凡提到中國詩詞,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她。為什麼?


詩人席慕容直言「她就是詩魂」,作家白先勇說「葉先生是引導我進入中國詩詞殿堂的人」。作為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在台灣大學、哈佛大學等多所大學任教,是加拿大皇家學會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


除此之外,她還獲得過很多獎項,比如2015-2016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版稅收入終身成就獎。2021年被評選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雖然榮耀加身,但她從不自詡清高。記得她曾說:「我教了一輩子書,除了作為一名教師,一無所長。」教書數十載,晚年的時候更是賣掉自己的2套房產,又將自己的稿費、版稅收入捐出,累計捐贈3568萬元。此外她還在南開大學設立「迦陵基金」,為發揚中國古典詩詞傾注所有。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老先生,在生活和家庭中飽受磨難,她跌宕起伏的一生,正是因為詩詞相伴,才顯得慘烈而又絢爛



白先勇形容葉嘉瑩「她的華麗是天生的」,沒錯,她確實出生在書香世家。


1924年,她在北京的茶院胡同的四合院出生,祖父是光緒二十年的進士,祖上是有名的葉赫那拉氏一族,父親葉廷元畢業於北大英文系,母親李玉潔曾在女子學校任教。


小的時候她飽讀詩書,6歲就開始讀《論語》,在詩詞歌賦上頗有天賦。這樣的一個名門閨秀,如果平安度過這一生,一定是錦衣玉食,一生不愁。但這些美好在她初二暑假後戛然而止。



暑假開學第一天,老師要求所有學生把毛筆、硯台、墨盒都帶來,將課本中類似甲午中日戰爭這種記載日本人侵略的內容都塗掉。


生不逢時,世事難料,住在西長安街的葉嘉瑩,親耳聽到盧溝橋那響徹雲霄的炮火,親眼看到無數人從此顛沛流離,千萬百姓逃亡流竄,疲於奔命,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她。



她在《掬水月在手》這部影片中回憶當時的情形:「日本進城是從前門進來的,是堂而皇之就進來了……在長安街上,常常有日本的軍車、吉普車,飛快地跑過去,他們在車上唱歌,他們唱《支那之夜》等占領者的歌曲。(真是)『悲笳哀角不堪聽』。」



在淪陷的北平,她悲痛地寫下:「晴明半日寒仍勁,燈火深宵夜有情。」她說:「冬天我去上學,在巷口拐彎的地方,就有凍死餓死的人,這就是當年我們所看到的那個戰亂的時代。」


這一年,父親因為戰事音信全無。越是艱難,越要發奮圖強,她憑藉自己的努力如願考上了北平四大名校之一的輔仁大學,但在這一年,母親又因為癌症去世。


她悲痛萬分,想到天人永隔,自此只有和年幼的弟弟相依為命,便寫下《哭母詩八首》,「窗前雨滴梧桐碎,獨對寒燈哭母時」。


1944年,她20歲,那時候是抗戰最艱苦的時候,什麼能吃的都沒有,除了那又酸又臭的混合面。就是老舍在《四世同堂》裡寫的那種齊老先生的孫女都不肯吃的「餿面」,因為孫女不吃最後餓死了。


這種混合面既不能包餃子又不能烙餅,只能放水裡煮,然後弄點鹹的炸醬把氣味蓋住才能勉強吞下去。她的伯父伯母不忍心,於是將他們姐弟二人接到家中一起生活。



在輔仁大學的4年裡,她學習刻苦,從不曠課,「高冷」的她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期間,她遇到了人生中對她影響最大的人:她的文學導師顧隨先生


正是因為顧隨先生的筆記,才為她的人生點亮了一束光,更為她今後的古典詩詞之路埋下了伏筆。


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剛剛大學畢業的葉嘉瑩被派往幼貞女中擔任國文老師,這個時候她遇到了趙鍾蓀,這個男人。影響了她一生。


趙鍾蓀對葉嘉瑩一見鍾情,便展開瘋狂追求,為了能見到葉嘉瑩,趙鍾蓀經常從秦皇島跑到北平,就算因此丟了工作還是樂此不彼。


一次他在路上得了重病,葉嘉瑩因為愧疚便照顧他的起居,但她對這個殷勤的男人僅僅只是感覺人還不錯而已。


2年後,趙鍾蓀的姐夫在南京給他介紹了一份海軍軍官的工作,為了求婚成功,他拉著葉嘉瑩對她說:「請你嫁給我,如果你不同意,那我就不去南京了。」葉嘉瑩實在不忍他為了自己捨棄這個求之不得的機會,加上此前因為她讓趙鍾蓀失業染病,愧疚不已,於是答應了。



但她不知道的是,就是因為這個草率的決定,把她拉入了更加黑暗的深淵,令她後悔至今。


她和趙鍾蓀的婚禮,只是簡單吃了一頓飯,照了幾張結婚照。在南京短暫居住的這段時間裡,因為丈夫的拮据,葉嘉瑩自己還要負擔平時的房租。過得節省潦草。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她和丈夫南下台灣,雙雙失業的二人窮得連一根冰棍都捨不得買來吃。直到她被介紹到一所女子學校教國語,這才讓生活慢慢有了起色。


但這樣的美好並沒有持續太久,丈夫因為白色恐怖遭到政治迫害,她也被牽連入獄,出來丟了工作,只能寄宿在丈夫姐姐家,過著睡走廊、寄人籬下的生活。


後來好不容易聯繫到了在台南的父親,找到一份私立學校教書的工作,雖然白天教書掙家用,晚上還得照顧一家老小,但她覺得忙碌而滿足。



1953年,入獄3年的丈夫被釋放,這是她真正噩夢的開始


也許是3年壓抑的生活讓丈夫性格大變,他經常發脾氣摔東西,更是對葉嘉瑩家暴,把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都歸咎於自己的妻子。


葉嘉瑩常常以淚洗面,為了不讓別人發現自己的傷,大夏天堅持穿長袖去學校。即便育有兩個可愛的女兒,丈夫還是不滿意,常常咒罵生不出兒子的葉嘉瑩是掃把星,試圖將自己人生不幸的原因全都歸咎於葉嘉瑩。


她是怎麼忍過去的呢?幸好她還有詩,顧隨先生的筆記給了她一點點心靈的慰藉,她將自己的心境寄託詩詞,訴諸筆上。


1969年她遷居加拿大溫哥華,受聘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1976年,她收到了大女兒和女婿車禍遇難的消息,此時年過半百的她料理完後事後閉門不出,寫下了10首哭女詩,「痛哭吾兒躬自悼,一生勞瘁竟何為」。



經此一難,她突然覺悟到:「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個終極的追求和理想。」


1978年,聽聞中國恢復高考,在加拿大教書多年的她向中國政府申請回國。她說:「現在是我在另一方面去努力盡我責任的一個機會了。」一年後,她收到了中國教育部批准回國教書的信,安排她先去北大教學,不久,又應李霽野先生邀請去了南開。



生不逢時,世事難料,誰也不曾想到,當年的名門小姐,最終會因為時代的變遷導致半生顛沛流離,晚年才能回歸故土。


葉先生說:「其實我一生經過了很多苦難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來,我卻一直保持著樂觀、平靜的態度,這與我熱愛古典詩詞的確有很大的關係。」



算了算,從1945年大學畢業至今,葉先生在講台上站了整整70年。雖然已是99歲高齡,她身上的才華和氣韻並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而變得暗淡。我們一起點個讚,祝願葉先生永遠健康長壽,平安喜樂。


最後,小夥伴們有沒有喜歡的立德人物推薦?歡迎你在評論區告訴萌姐❤️。你喜歡的她/他有機會出現在公眾號推文中,讓更多人領略這些優秀人物的人生故事,快來留言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