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伊「牽手」帶來的能源機遇

能源評論 發佈 2024-01-25T10:59:15.465487+00:00

3月10日,中國、沙特、伊朗三國宣布,沙特和伊朗達成一份協議,內容包括同意恢復雙方外交關係,在至多兩個月內重開雙方使館和代表機構;強調尊重各國主權,不干涉別國內政;雙方同意兩國外長舉行會晤,啟動上述工作,安排互派大使,並探討加強雙邊關係。

3月10日,中國、沙特、伊朗三國宣布,沙特和伊朗達成一份協議,內容包括同意恢復雙方外交關係,在至多兩個月內重開雙方使館和代表機構;強調尊重各國主權,不干涉別國內政;雙方同意兩國外長舉行會晤,啟動上述工作,安排互派大使,並探討加強雙邊關係。

4月6日,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和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在北京舉行會晤,這是兩國外長7年多來的首次正式會晤,雙方宣布即日起恢復外交關係並簽署聯合聲明。

20世紀以來,受教派衝突、民族對立、意識形態等因素的影響,沙特和伊朗的關係長期緊張。兩國此次重新建立外交關係,改變了整個中東乃至全球的地緣政治格局。作為能源生產大國,重新「牽手」也將對全球能源市場產生影響,中國與中東地區許多潛在的合作機會也有望成為現實。

中東油氣生產將受益

中東地區是世界油氣儲產量最為富集的地區,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和諮詢公司睿咨得能源的統計數據,2022年,產自中東地區的原油和天然氣分別為27.4百萬桶/天和6834.9億立方米/年,約占全球原油和天然氣產量的27.4%和17.0%。

全球與沙特和伊朗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油氣產量分別為15百萬桶/天和3654.7億立方米/年。具體來看,沙特原油產量10.4百萬桶/天、天然氣產量968.5億立方米/年,伊朗原油產量2.54百萬桶/天、天然氣產量2486.4億立方米/年,其他國家原油產量合計4.6百萬桶/天、天然氣產量199.8億立方米/年。可以說,兩個國家的油氣產量堪稱中東總產量的「半壁江山」。

近年來,在大國競爭、糧食危機和通脹等多重壓力下,中東地區國家從對抗轉而更加關注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國家間關係出現緩和趨勢,展現出近10年較為明顯的和解姿態。伊朗與沙特恢復外交關係,有助於進一步減少地區緊張局勢和衝突——伊朗有可能通過沙特、阿聯等國家獲得繞開西方制裁的新渠道;沙特、伊拉克所受恐怖襲擊將減少,境內資產安全得到保障;葉門、敘利亞有望結束持續多年的內戰,恢復生產。中東地區油氣生產都會從局勢緩和中獲益,從而穩定全球能源供應市場。

更為和平的中東將使「OPEC+」框架對原油供應市場的領導權和控制力進一步加強。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統計結果,當前「OPEC+」框架下的原油總產能為49.6百萬桶/天,接近全球總產能的一半;其中閒置產能為3.8百萬桶/天,幾乎為全球總閒置產能的全部,擁有全球最大原油增產潛力。

能源綠色轉型加速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作為傳統油氣中心的中東地區產生了能源轉型的迫切需求。早在15年前,中東部分國家就開啟了碳減排的征程。近幾年,中東多國都把能源轉型目標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各國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轉型計劃,並不斷提升戰略目標。

沙特的轉型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發展天然氣產業,加快對現有油氣產業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技術升級,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大力發展以太陽能、風能和氫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

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的統計,沙特2021年排放二氧化碳5.8億噸,位列中東第二,占整個中東排放量的27%;沙特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於化石燃料發電,其中燃油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例為39%,天然氣發電占比為60%。

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是沙特綠色轉型的另一條路徑。據統計,沙特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是乾燥少雨的沙漠地區,日平均光照時間達8.9小時,根據殼牌全球能源資源資料庫的統計,沙特發展太陽能的潛力位居全球第六;在風能方面,沙特大部分地區全年平均風速達6~8米/秒,發展陸上風能的潛力位列全球第13位。然而,目前沙特新能源產業基礎相當薄弱,2021年,該國發電量僅占總發電量的1%,與2030年目標還有巨大的差距。

伊朗的收入來源相對多元,但油氣出口仍是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與中東地區其他國家相比,伊朗的減排壓力相對更大,根據bp的統計數據,伊朗2021年排放二氧化碳6.6億噸,位列中東第一,占整個中東地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1%。受西方制裁影響,伊朗經濟增長緩慢、通脹高企,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撐可再生能源建設。雖然尚未提出能源轉型的長期規劃及路徑,但伊朗謀求轉型的態度已十分明確,並提出了短期發展目標。2022年,伊朗政府前所未有地為能源轉型分配了超過30萬億里亞爾(約合1.054億美元)的預算。

基於國情,核電有望成為伊朗能源轉型的首選路徑。2022年,伊朗核電裝機容量為1000兆瓦,在建核電項目裝機容量2000兆瓦,根據規劃,該國將在四年內將核電裝機容量提升至10000兆瓦。

3月,伊朗宣布發現儲量約為850萬噸的大型鋰礦,計劃2025年前實現開採。美國地質調查局認為,如果伊朗宣稱的數字準確,該礦的鋰蘊藏量為世界已知第二,僅次於智利(920萬噸)。大規模鋰礦的發現無疑給伊朗的能源轉型路徑增加了新的可能性,如果能夠有效開發利用資源,伊朗有望成為全球重要的電池原料供應地,除了出口資源增加收入,還能依靠發展相關產業加快能源轉型的步伐。

能源投資機會或將出現

當前,隨著美國全球信譽度進一步下降,中東國家的戰略自主性不斷增強,對中國的關注度和合作意向顯著提高。沙特和伊朗和解,為兩國一同加入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鋪平了道路。在能源領域,更多面向中資企業的商業與投資機會或將出現。

首先,中國與中東的油氣合作前景將更加可及。

根據《bp世界石油統計年鑑》,截至2020年年底,中東地區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分別為835.9億桶和75.8萬億立方米,約占全球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的48.3%和40.3%,其中沙特油氣探明儲量分別為297.5億桶、6.0萬億立方米,伊朗油氣探明儲量分別為157.8億桶、32.1萬億立方米,兩國合計油氣探明儲量占中東的比例超過一半。從規模和成本上看,中東油氣項目屬於優質資產,據統計,2021年中東地區石油、天然氣采出成本分別為3.7美元/桶油當量、3.3美元/桶油當量,遠低於全球其他地區的油氣采出成本(8.5美元/桶油當量、6.8美元/桶油當量)。但受不可抗力影響,部分企業在當地投資新項目的意願下降,已投資項目也出現產量減少、成本增加等問題。而沙特和伊朗重新「牽手」,當地局勢日益趨穩,有利於石油企業更好地開展業務。

其次,中國與中東在能源轉型中的合作空間同樣廣闊。

當下,中東地區具有能源轉型的迫切需要,並且在可再生能源開發方面具備資源優勢。然而由於在人才、技術、設備等方面的儲備不足,當地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相對緩慢。中國的產業結構與中東國家高度互補——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太陽能、風能、鋰電池、核能等領域技術領先,裝備製造產業鏈優勢明顯,同時在項目建設和管理方面經驗成熟。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中國同中東國家有望圍繞可再生能源項目展開多方面合作。

最後,推動與中東的能源合作,有助於在油氣貿易中推行人民幣結算。

2022年12月,中海峰會提出「中國和海灣國家將充分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所這一平台,開展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在伊朗、伊拉克、沙特等產油國已經陸續開始試點人民幣結算石油的背景下,伊朗和沙特的握手言和也為中東產油國普遍使用人民幣結算油氣等雙邊貿易進一步鋪平了道路。根據2022年9月央行發布的《2022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2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國際 化指數為2.86,和美元國際綜合指數58.13、歐元21.56、英鎊8.87、日元4.96相比,人民幣國際化水平還有相當大提升空間。在國際油氣貿易格局重構的特殊歷史時期,與伊朗、沙特等能源出口大國開展更多的合作,在石油、天然氣等大宗商品交易環節獲得更多的支付份額,將極大地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提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