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墨脫精神」 築造幸福「天路」——「夢之隊」22年西藏築路記

西藏主要新聞 發佈 2024-01-26T18:47:18.194047+00:00

新華網北京4月7日電(記者 梅冬閣)墨脫在藏語中意為「花朵」,歷史上有「博隅白瑪崗」之稱,藏語意為「隱藏的蓮花」。墨脫縣地處祖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雅魯藏布大峽谷一隅。因為三面雪山群抱,被稱為「高原孤島」。

新華網北京4月7日電(記者 梅冬閣)墨脫在藏語中意為「花朵」,歷史上有「博隅白瑪崗」之稱,藏語意為「隱藏的蓮花」。

墨脫縣地處祖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雅魯藏布大峽谷一隅。因為三面雪山群抱,被稱為「高原孤島」。這裡地質活動頻繁, 山體滑坡、塌方、泥石流、雪崩、冰川、水毀等自然地質災害遍布其境,可謂 「世界地質災害的博物館」。

破碎的地質條件,使得墨脫人民進出十分困難,出一次遠門需要闖雪崩、過塌方,民謠形容「山頂在雲間,山腳在江邊,說話聽不見,走路要一天」。二十世紀以來,國家多次嘗試修建墨脫公路,可屢建屢毀,打通一條通往墨脫的公路成為當地人和幾代公路修建者心中的夢想。

這座舉世矚目的「高原孤島」,終於在2013年10月31日結束了她「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縣城」歷史。隨著墨脫公路的正式通車,這朵「隱藏的蓮花」向世人綻放出最美的容顏。

墨脫公路的築造者,正是中交二公院西藏公路項目測設「夢之隊」。這支隊伍從2001年進入墨脫開始,秉持甘於吃苦、無私奉獻的「墨脫精神」,爬雪山、涉冰河、越叢林,用雙腳丈量大地,用科技改變交通,將西藏同胞的「願」化為團隊肩上的「責」, 22年來完成西藏各等級公路勘察設計約5000公里,在西藏大地上築造出一條條幸福「天路」。

永不放棄 「墨脫精神」終達「高原孤島」

「對於公路建設者而言,墨脫不通公路,就像一根利刺一樣卡在我們的喉嚨里。」中交二公院副總經理何先志是當時的墨脫公路項目經理,他告訴記者,給墨脫打通一條通往外界的公路是幾代公路建設者心中的夢想。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國家多次嘗試修建墨脫公路,可因當地特殊的地質條件公路屢建屢毀。2001年,墨脫公路修建再次提上日程,原交通部和西藏交通廳委託中交二公院開展墨脫公路的可行性研究。

2001年6月,墨脫公路項目組隨之成立。這是一支具有豐富經驗且朝氣蓬勃的隊伍,23名成員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其中副總工程師3人,博士3人,碩士4人,高級技術職稱16人。項目組肩負著墨脫人民的無限希望,帶著全院職工的深深囑託,懷著攻克這「天下第一難」的堅定信念和「建設墨脫公路,造福西藏人民」的滿腔熱情,開始了這場艱苦卓絕的旅程。

在墨脫的日日夜夜裡,項目組的勇士們爬雪山,穿叢林,涉冰湖,過溜索,戰勝了寒冷、飢餓、缺氧、暴雨、毒蟲、飛石等重重困難,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中展示著公路人挑戰極限的勇氣,鑄就了以「不畏艱險的吃苦精神、立足本職的奉獻精神、協作友愛的團隊精神、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為內涵的「墨脫精神」。

測量隊員翻越嘎隆拉挺進墨脫

其中,2006年翻越嘎隆拉雪山的經歷是所有隊員最難忘的。當時海拔4500多米的嘎隆拉雪山上雪花狂舞、雪齊腰深,翻越難度非常大。上山時只能機械地沿著前面人在雪地上踩出的腳印手腳並用向上攀爬,否則就會在雲遮霧鎖的茫茫雪山上迷失方向。當所有隊員歷經6個小時成功翻越嘎隆拉雪山時,項目負責人那顆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墨脫——勘測過程中

2017年,京藏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扎仁至安多段外業測設需穿越10公里海拔4800米以上的無人區。由於車輛無法進入、通信信號不佳,測設隊伍決定用一天時間徒步穿越無人區。頂著野外刺骨的寒風,全副武裝的隊員們裹著厚重的衣物,背著儀器和背包,邊走邊測。這一天,是測設隊員在高原上走得最多的一天,超過了2萬步,挑戰著所有人的生理極限。

翻山途中

勝利下山

在西藏每個項目的外業測設過程中,成員都經歷過爬雪山、涉冰河、滑溜索、穿越原始叢林、邁過泥石流亂石灘,忍受過無數次螞蟥叮、毒蟲咬、烈日曬、暴雨淋,戰勝了飢餓、高寒。他們不怕吃苦,在陌生艱苦的環境中勇敢前行,只為給當地群眾找出一條出山的路。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2013年10月31日,波密縣通往墨脫的公路宣告通車,讓墨脫結束了我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縣的歷史。生活在這裡的群眾也徹底告別了只能在冰雪消融的季節,靠人背馬馱搬運生活物資和建築材料的生活。這條每公里3.1處自然災害的公路,終於連入了我國公路網。

薪火傳承 燃燒自我照亮條條「天路」

「夢之隊」,是中交二公院對所有為西藏建設作出貢獻的團隊的一個總稱。22年來,有人加入、有人離開,不變的是代代傳承的「墨脫」精神。

中交二公院原副總工程師、墨脫公路專家組組長何天牛,從2001年首次進入墨脫到2009年年底去世前,先後12次深入墨脫,每一次都要徒步實地考察。這8年裡,他帶領項目組把能夠進入墨脫的線路由最初的7條篩選至3條,最後又優化至1條。

2013年正月初八,林芝至拉薩高等級公路(簡稱林拉高等級公路)勘測團隊便告別家人,走進了雪域高原。這支隊伍面對的是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裡完成林拉高等級公路米拉山至拉薩段近150公里的路線勘察設計工作。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隊員們白天努力克服高海拔地區缺氧的問題進行勘察,晚上回到駐地研究白天實地踏勘的線位方案是否切實可行。

王鵬從林拉高等級公路勘測團隊成立之始,便連續三年堅守一線。1000多個日日夜夜,他克服高原帶來的身體不適,遠離家人、朋友,堅守在施工現場。當王鵬終於回到家,與分別時僅一歲的女兒再見面時,女兒的一句「叔叔」讓他百感交集。

在雪域高原工作,「夢之隊」不光捨棄了「小我」,還時刻面臨著生命的威脅。中交二公院制定了許多應急預案,但地處西藏,特殊的地質條件和高原氣候,再充足的準備也常會被意外打得措手不及。

2017年7月,京藏高速公路格爾木至那曲段勘察設計的測設隊伍前往那曲。在項目外業勘測工作過半時,那曲下起了大雪,空氣更加稀薄。連續的工作和氣候的突變,隊員張從軍高原反應嚴重,血氧含量低至54,情況危急。項目部緊急派專人護送張從軍當天乘坐火車前往拉薩醫院治療。幸虧送治及時,張從軍一個星期後恢復了健康。

有人不解:「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下工作,身體容易出問題,還冒著生命危險,只為了修條路。值得嗎?」

「夢之隊」隊員們的回答是——值得。不僅值得,還要代代薪火相傳,只為讓更多淳樸的西藏百姓生活便捷,只為讓更多人通過他們修建的公路去發現西藏的美麗。

拉日高速公路項目後續服務設計代表組是一支老中青相結合、以老帶新的團隊。即將退休的工程師易斌堅持參加現場後續服務工作。「我想站好最後一班崗,把我積累的經驗傳授給年輕人,再為西藏作些貢獻。」易斌笑著說。

正是這樣,一代代的「夢之隊」隊員們在西藏燃燒自己,發出光與熱,照亮了西藏交通運輸網上一條條通往幸福的天路。

與時俱進 路與自然和諧發展

每年4月初,很多遊客會驅車從拉薩出發,沿著林拉高等級公路慕名來到林芝一睹雪山和桃花交相輝映的美景。這幾個小時的旅程也並不枯燥,沿途凸顯民族風格的服務區建築和隧道洞門、停車區佇立的景點簡介碑、清晰的旅遊指示牌,都讓旅程更加充實有趣。

林拉路全景

林拉路全景

這條路的成功設計,凝聚了 「夢之隊」超前的建設理念和對細節孜孜不倦的追求。「項目沿途『神山』『神樹』『神湖』眾多,既是環境敏感點,也是旅遊開發點,要讓遊客一上這條路,就知道他們來到了西藏。」儘管在項目設計之初,業內人士還沒有提出交旅融合這一理念,時任中交二公院林拉高等級公路勘設項目經理李偉鵬就在思考如何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旅遊公路。

西藏是最原始、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區之一。設計要在路線走向、結構物設置與路基防護、水土保持、景觀設計等方面,努力做到公路與自然相和諧、與當地民族文化相適應。這是中交二公院勘測團隊在墨脫公路設計時便提出的設計思路,這種思路貫穿了「夢之隊」在西藏參與建設的所有項目。

林拉路

在林拉高等級公路選線時,項目團隊就避讓了國家級黑頸鶴自然保護區、達孜飲用水保護區、工卡帕濕地保護區、扎西崗濕地保護區、沙棘林保護區等。對於無法避讓且保護等級低的甲瑪濕地,經與主管部門溝通,採用了橋樑穿越,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濕地水系的影響。

由於工卡帕濕地及沙棘林保護區的範圍沒有明確界限,「夢之隊」採用了高清晰衛星圖片分析了濕地及沙棘林歷年變遷情況,精準確定其分布範圍,為路線布線提供了依據。

海拔5000多米、地形陡峭、常年積雪的米拉山隧道段,是林拉高等級公路的重點和難點工程。項目團隊提交了5個米拉山隧道隧址方案,並首次提出了「雪線選線」理念,將隧道進出口置於雪線以下,不受常年積雪的影響,保障了道路的全天候通行,得到西藏交通運輸廳和行業專家的一致認可。

針對西藏地區海拔高、日照強、紫外線強、晝夜溫差大的特點,以及半剛性基層較易出現溫縮裂縫和干縮裂縫的實際情況。林拉高等級公路項目團隊研發了新型高海拔地區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抗裂、防水結構系統,有效防止因基層反射裂縫導致的路面早期開裂,增強路面的耐久性,延長瀝青路面使用壽命。該團隊首次提出了適用於高海拔地區的土工布應力吸收層施工質量控制方法與標準。

這是西藏第一次大規模修建高等級旅遊公路,「夢之隊」在沒有相關成熟經驗可借鑑的情況下邊思考、邊實踐,先後擬定了幾十條路線方案,努力讓所選路線貼近自然,儘可能與景區互為補充,使這條公路成為一道獨特景觀。

特別是在設計多布水庫大橋時,由於該橋穿越多布水庫景區,隊員們將多種橋樑方案做成實景效果圖反覆比對,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確定了目前大橋的建設位置。如今,多布水庫大橋已成為遊客自駕林拉高等級公路的網紅打卡點,被譽為點綴在「天空之境」的最美明珠。

為了保護好西藏的自然環境、提升工程品質,「夢之隊」不僅長期駐紮一線參與選線設計,更是深入項目沿線景區和村落,致力於將沿線的旅遊需求和當地民俗文化融入項目設計。林拉高等級公路的設計方案受到了社會各界讚譽,被譽為「最美高等級公路」「環保路、生態路、景觀路」「生態通道綠色長廊」。2017年10月,該項目榮獲國際路聯「全球道路成就獎」(GRAA)設計大獎,這是我國整條道路設計首次獲此殊榮。

這些「最美景觀大道」的建成,不僅大大縮短了行車時間,更對推動當地旅遊業發展、加快產業升級、造福沿線群眾、加強民族團結有著重要的意義。

22年築路人,22年築路魂。22年的築路經歷中,一代代「夢之隊」隊員把青春和熱血灑在了西藏高原上,日日夜夜不懈耕耘與奉獻。他們傳承「墨脫精神」,為西藏人民築造出通往幸福的條條「天路」。這條路,還將繼續。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