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一物|一抹「天青色」,暈染清明!

西安發佈 發佈 2024-01-30T04:24:43.135484+00:00

2023年4月5日9時12分52秒清明節氣正式到來春陰春雨復春風重疊山光濕翠濛印象中的清明總是淅淅瀝瀝卻又清澈而明朗在這個春意盎然天朗氣清的日子西安發布「一節一物」年度系列策劃帶您尋找千年古都的一抹青色了解節氣與文物城市與歷史的故事「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節兼具自然


2023年4月5日

9時12分52秒

清明節氣

正式到來



春陰春雨復春風

重疊山光濕翠濛


印象中的清明

總是淅淅瀝瀝

卻又清澈而明朗



在這個春意盎然

天朗氣清的日子

西安發布「一節一物」

年度系列策劃

帶您尋找

千年古都的一抹青色

了解節氣與文物

城市與歷史的故事


春分後十五日

斗指乙,則清明風至


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中國人提起清明,最有共鳴的意象應該算是雨。「清明時節雨紛紛」不僅打濕了踽踽獨行的晚唐杜牧,也醉了我們千百年。




時至現代,歌詞裡一句「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也讓人們沉醉於細雨的朦朧中。關於「天青色」,還有一個傳說:北宋皇帝宋徽宗做了一個夢,夢到大雨過後,天空出現了一抹奇怪的青色,於是寫下「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速命工匠燒造這種顏色的瓷器。那麼「天青色」到底是哪種顏色呢?


出版於明洪武二十一年的

文物鑑定專著《格古要論》

將柴窯視為「天青色」

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天青釉剔刻花雙龍雙鳳壺


柴窯是五代十國時期

後周君主柴榮的御窯

北宋建立後被廢棄

此後的一千多年裡

柴窯瓷器以珍稀聞名於世

具有器型精巧、釉色天青

胎體薄而堅韌、敲擊有金石聲等特點



這件天青釉剔刻花雙龍雙鳳壺

壺身有「鳳在上,龍在下」的紋飾

意為「鳳在天,龍在海,皇帝在中間」

所以推測是皇帝的御用之物

也是我們現在研究柴窯的重要參照



為了能讓更多人了解柴窯

揭開失傳許久的柴窯千年之謎

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還以「雙龍雙鳳壺」為母本

創作了這件文創產品

並榮獲2021年西安市

十大文創產品金獎



這把壺所用白胎泥和天青釉

分別產自陝西富平和銅川耀州

經工匠耗時七年打磨

以及數百次反覆試驗

才以如此精湛的復刻和製作工藝

接近了典籍里所記載的柴窯特點

即「薄如紙,青如天,

明如鏡,聲如磬。」


小布在採訪中了解到,這件文創產品目前已在國家商標局註冊。西安柴窯博物館的專家研發團隊堅信,隨著技術的進步,柴窯文創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能夠促進失傳已久的柴窯燒制技藝「復活」。同時,博物館也在考慮制定燒制的行業標準,使中國傳統的柴窯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歲時百問》裡解釋「清明」

二字的由來: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

近幾日,西安也有

幾場清明雨及時趕到

新葉的嫩綠及花的淡粉

被沖洗得更加「清明」

城市的春風同樣被溫潤調和



人的一生

是遇見與別離的往復

清明時節,思念綿長

我們慎終追遠

何嘗不是一種告慰自省

有敬畏,才自覺節制

有珍惜,才倍加呵護

有面對,才能整理好身心

擁抱下一個「清明」的春天


策劃:劉振 陳穎 左海茹丨統籌:韓東辰 陳楓丨文:記者 陳克 實習生 王可心 楚惠捷|視頻製作:周偉 實習生 張博文|海報製作:張亞嵐丨編輯:程渭丨校對:王軍望丨審核:李明真丨部分圖片由受訪博物館提供 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編 閆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