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真無人」測試牌照發放提速,自動駕駛要入「無人之境」

it時報 發佈 2024-01-30T21:01:08.994497+00:00

在一些紅色的路面上,寫著「自動駕駛測試專用」,在臨港這片土地上,隨處可以遇見自動駕駛車輛。臨港在「自動駕駛」賽道上快跑,是上海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一個縮影,上海市經信委智能製造推進處副處長陳可樂不久前表示,汽車是上海著力打造的六大重點產業之一,聚焦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已形成嘉定乘用車、臨港商用車、奉賢停車庫、金橋車聯網的錯位發展布局。


作者/ IT時報記者 潘少穎

編輯/ 潘少穎 孫妍

滴水湖畔的臨港大道,春意正濃,引來市民踏春遊玩。在一些紅色的路面上,寫著「自動駕駛測試專用」,在臨港這片土地上,隨處可以遇見自動駕駛車輛。2022年12月,臨港新片區首條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小巴示範應用線路「智慧文旅線」開通,能夠在開放道路以及較為複雜的交通環境、天氣條件下實現自動駕駛功能;同樣是在那個時候,搭載了上汽AI LAB自研高級別自動駕駛2.0技術的Robotaxi在臨港投入運營,通過享道出行App就能叫來一輛Robotaxi;圖森未來也從2018年在臨港新片區開展自動駕駛貨運測試項目,實現從港區、高速路到物流園區的全路線自動駕駛功能……

臨港在「自動駕駛」賽道上快跑,是上海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一個縮影,上海市經信委智能製造推進處副處長陳可樂不久前表示,汽車是上海著力打造的六大重點產業之一,聚焦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已形成嘉定乘用車、臨港商用車、奉賢停車庫、金橋車聯網的錯位發展布局。未來,上海將形成「製造+服務」兩個萬億級產業,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地。

3月22日下午,浦東舉行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啟動儀式,並發布了《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實施細則》,意味著智能網聯汽車將開上一片新高地。

記者體驗

在臨港叫一輛Robotaxi

走出滴水湖地鐵站,在兩三百米的環湖西一路臨港大道公交站,記者在享道出行App上呼叫「Robotaxi」,和一般的網約車不同,Robotaxi目前只能在固定的點位上下客,模式和公交車比較相近。

頁面上顯示「正在呼叫」,約過了10分鐘,一輛飛凡MARVEL R汽車接單了,同時,在手機頁面上也顯示出「個性化設置」的提示,可以提前設置好車內的溫度和音樂。車門上標有「自動駕駛L4級」的字樣,「歡迎乘坐Robotaxi」的聲音響起,在後排座位前方,有兩個交互顯示屏,可以進行人臉識別或手機號驗證。乘客可以在車內與語音助手「小可」進行交互,並設置了「滬語」模塊。

起步、加速,屏幕上顯示著車子當前的速度、行駛的車道以及周圍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的情況。安全員坐在駕駛位上,保障車輛的安全。在記者乘坐的約15分鐘時間內,安全員並沒有操控方向盤。當前面有小車時,Robotaxi和前車保持約一個車位的距離;當前面是集卡或大型車輛時,Robotaxi把安全距離拉得更開;當需要轉彎時,Robotaxi會提前打燈駛入轉彎道;當遇到「不營業」的紅綠燈時,Robotaxi會根據當時的路況判斷是否通過;當遇到有車子「加塞」時,Robotaxi也會來個急剎。

現在的Robotaxi更像一個『新手司機』,在程序的設定下,非常遵守交通規則,在限速路段,即使前面沒有車,它也會按照規定速度行駛,也會被後車『嘀』(催促),但我非常信任它的安全性。」安全員告訴《IT時報》記者。

在上汽集團旗下賽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生態官梁珊看來,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必須要遵守的一根底線,「的確有乘客給我們反饋,Robotaxi速度比較慢,即使在空曠的路上,我們也糾結過,但最後決定要守住底線。」

目前,共有10輛Robotaxi在臨港運營,每天每輛車約行駛140公里左右,站點覆蓋了臨港大道地鐵站、六院、海立方科技園、大學等人群出行比較多的地方,服務場景主要為商務通勤、地鐵接駁、休閒娛樂,「多個區不能讓自動駕駛車輛進入,無法實現door to door(門對門),因此對於站點的選擇我們也搜集了出行點位熱力圖,在運營過程中也會對點位進行優化和調整。」梁珊告訴《IT時報》記者。

讓汽車應對各種複雜場景

自動駕駛從實驗室走向實地場景測試和商用示範,行業乃至乘客重點關注的痛點之一就是安全。梁珊介紹,自動駕駛技術難點突破,在硬體,也在軟體。Robotaxi2.0搭載了面向量產車的最新一代多傳感器深度融合方案,在硬體上通過採用量產規格的車輛傳感器和固態雷射雷達來形成硬體冗餘,讓感知結果輸出更穩定、準確;在軟體上則採用高性能感知融合算法,優化感知、定位、規控,大幅提升了車輛處理突發狀況的能力。

除了軟硬體技術,場景測試的豐富性也是保證智能網聯汽車能「沉著」應對各種道路場景的基石。之所以選擇臨港,也是因為臨港豐富的道路場景以及當地管委會的支持。「這裡既有高速公路,也有車流量比較多的道路,還有鄉間小道、建築工地等,要覆蓋到所有的場景。」梁珊說。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相對於中心城區,臨港當地的車輛種類也很豐富,提供了很好的測試條件,比如集卡、攪拌車等,梁珊認為,這些就是特殊車輛,「有的車子裝載的貨物超過了車輛本身的長度,這時無人駕駛車輛能否辨別並安全繞過。」

除了臨港,上海很多智能網聯汽車的集聚地都在大力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發展,大力支持落地的企業。比如在金橋,上海金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測試示範區的運營機構,為落地金橋的智能網聯汽車企業提供多方面服務。「一是面向政府管理部門,提供產業政策的技術支撐服務;二是面向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申請、運營和研發數據對接方面的服務;三是面向浦東新區金色中環和城市副中心建設主體,提供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城市融合的建設解決方案,形成技術標準與運營標準,打造行業標杆,面向全國推廣。」金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向《IT時報》記者介紹。

在嘉定的裕民南路(城固路—天祝路)智慧道路升級改造已基本完工,道路上方的綜合杆搭載了多套電子設備,這些設備能夠支持智慧交通和無人駕駛場景的建設,也是此次改造的最大亮點,未來可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車路協同。

「真無人」不遠矣

從一組數據可以窺見近年來上海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截至2022年12月底,上海累計開放926條、1800公里道路,基本實現嘉定464平方公里和臨港386平方公里區塊全域開放,里程位居全國首位。上海也在積極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創新實踐,截止到2022年底,有28家企業602輛車開展道路測試和示範應用。

3月22日,隨著《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實施細則》的發布,將推動浦東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更上一個台階,也標誌著浦東「未來車」正式駛上了「法治道」。

智能網聯汽車場景高地是金橋正在建設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四大高地」之一,以商業化運營為突破口,探索無安全員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裝備的場景應用、示範應用、運營收費。在金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有限公司相關人士看來,這份《實施細則》為企業開展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活動提供了操作指引。「細則明確了政府如何管理創新應用活動,構建管理機制、細化部門職責,推動創新應用有序開展;此外,也明確了企業如何申請開展創新應用活動,闡明了智能網聯汽車企業在申請開展創新應用活動中需要完成的關鍵步驟,操作流程等;還明確了如何對創新應用能力進行評估,規定了對於申請道路測試、示範應用、示範運營三個階段創新應用活動的主體、車輛、緊急接管人員的要求,並細化了每個階段完成的能力評估標準等,提出了交通保險、事故處理、數據監管等管理要求。

在《實施細則》發布儀式上,有14家智能網聯汽車企業獲得了首批「上海市浦東新區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測試通知書」,對於拿到通知書的企業來說,正在提速全無人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

賽可智能就是其中一家企業,梁珊向《IT時報》記者透露,賽可智能已經開始真無人道路測試工作,也在進行各種考試以及極端場景的測試,申領「真無人」測試牌照。「從有安全員到真無人,最大的突破在於系統的冗餘架構,此前有安全員進行托底,真無人之後,一道系統失效就要立即啟動多重系統保障,只有做到了機器比人更安全才能讓乘客接受。」梁珊舉例說,比如遇到急剎,車輛一定要做到路邊安全停車,政府對真無人測試最嚴苛的要求就是安全。

《IT時報》記者從金橋智能網聯汽車有限公司了解到,接下去將打造更多的場景,包括沿申江路8公里、20個路口車路協同「金色路線」,推動金橋開發區北區全域20.48平方公里範圍建成自動駕駛測試區域,然後逐步擴大到浦東全域道路開放測試;打造開放測試道路測試平台、車路協同雲控平台、智能網聯汽車大數據平台、示範區運營管理平台四大公共服務平台;健全完善五大特色應用場景,如自動駕駛出行場景、自主泊車應用場景、自動駕駛公交微循環場景、車路協同信息服務場景和無人裝備應用場景。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IT時報 享道出行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