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有講究,古人的坐姿與禮節

大道知行 發佈 2024-02-27T18:39:04.165094+00:00

坐姿與禮節有一定關係,所以古人對坐姿比較講究。「趺坐」,即雙足交迭,盤腿而坐;「箕踞」,即兩腿前伸而坐,全身形似簸箕;

坐姿與禮節有一定關係,所以古人對坐姿比較講究。席地而坐大致有三種。一是「趺坐」,即雙足交迭,盤腿而坐;二是「箕踞」,即兩腿前伸而坐,全身形似簸箕;三是「跽」(jì),即跪坐,臀部壓在後曲的腿、腳之上。與尊長或友人交談,以及在聚會議事、宴會、招待賓客等場合,禮貌的姿式是「跽」坐,且講究「正襟危坐」。

西漢中大夫宋忠、博士賈誼,有一次聽卜者講解卜筮,這位學問淵博的卜者講論得順理成章,宋、賈二人不由肅然起敬,於是「獵纓正襟危坐」,即整理冠帶、衣襟,端正地坐好,以示尊敬。而東晉的陶侃則是「職事之暇,終日斂膝危坐」。宋代的司馬光平時也是「燕居,正色危坐」。三國時魏國的管寧,50年來常坐一木榻,且跽坐,從未箕踞,以致著膝之處都磨出了深坑。

古人在蓆子的擺設及入席等方面也有許多禮節講究。如「席不正不坐」,說的是席在擺設時要與室內四邊平行而不斜,否則就不應該坐。席正而坐,體現坐者的端莊,也是一種禮數。《禮記·曲禮上》對入席的禮法有如下規定:「毋躇席,摳衣趨隅」,即入席時,不要從蓆子的上首即前邊踏席越過,應該提起衣裳走向下角進入席位。

「坐不中席」是指席中為尊者獨坐時的位置,所以卑者即使獨坐也不能居中,而應坐在邊上。「異席」,古代一席一般坐四人,如果有五個人,應讓長者另外坐席。「敬無餘席」,說的是與尊長同坐時,中間不要留較大空隙,應靠近尊長,以便服侍、請教。

◎本文原載於《文摘報》,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