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時期的江西九江,那時候的九江很現代化,比南昌還要繁華

故鄉的舊影 發佈 2024-02-28T05:13:25.727184+00:00

九江,古稱柴桑、江州、潯陽,位於江西最北部,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門戶」之稱。九江自古以來就是舟車輻輳、商賈雲集的通都大邑。

九江,古稱柴桑、江州、潯陽,位於江西最北部,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門戶」之稱。九江自古以來就是舟車輻輳、商賈雲集的通都大邑。九江地理位置險要,地處長江中下游交接之處,是重要的軍事力量集結中心,還是南京在上游的重要藩輔。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拍攝於清末時期的九江,100多年的九江是什麼樣子?讓我們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昔日繁華的潯陽古城。

清末時期的九江碼頭,岸邊停靠著很多小船,對岸是許多西式建築。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1862 年九江開埠,從此這座城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開埠以後的九江是江西唯一的對外開放口岸,貿易發展極為迅速,九江開始崛起,成為著名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

清末時期的九江,岸邊鱗次櫛比的西式建築是當時洋人修建的。九江開埠後,洋人湧入九江城,在九江建教堂,開學校,建工廠,使得九江這座古城逐漸變得現代化起來。得益於開埠,九江也成了江西近代實業和公共事業的發源地,江西第一家輪船公司、第一家機械化工廠、第一家電報局和郵政局、第一條公路、第一條客運鐵路、江西第一所女子學校、第一所教會醫院等都在九江誕生。

清末時期的九江碼頭,幾個正在碼頭上聊天的客商,他們正在等待滿載貨物的輪船的到來。

清末時期的九江,一艘航行在長江中的輪船上,兩個長袍馬褂的男人正在甲板上觀賞沿江風景。岸邊是洋人修建的建築物。船上這兩個留著長辮子的男人感覺與岸邊的現代化建築似乎不在一個時代。

清末時期的九江南偉烈大學。九江開埠後,外國文化開始進入九江。1867年,美國人在九江設立同文書院,1906年改為南偉烈大學。幾經歷史變遷,昔日的南偉烈大學最終定格為「九江市二中」。

清末時期的九江城大中路,當時的九江城經濟發達,外貿商號竟有1100多家。一條大中路上就集中了800多家店鋪,是長江中遊人氣最旺的商埠大街。那時的九江,較之南昌有過之而無不及。

清末時期的九江學洲橋,學洲橋原名學舟橋,刻碑時誤寫為學洲橋,後來將錯就錯,也就成了學洲橋。學洲橋橫跨龍開河,將九江城東西兩區連接了起來,有了學洲橋,便有了後來的一、二、三馬路,偏僻的河西成了鬧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