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長平之戰的勝利,秦國為何在邯鄲打不贏趙國,只因少了一個人

無根樹花正孤 發佈 2024-03-01T13:16:35.049158+00:00

長平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多對多」之戰,這次戰役之中的秦趙兩國可以說是出動了自己國家能夠出動的所有兵馬,但最後長平之戰卻是以趙國損失慘重,秦國勝利而結束,那個時候其他諸侯國甚至一度都預言誰贏得了長平之戰那誰最後就可以滅掉對方,所以這註定的一場滅國之戰,但為何秦國贏得了長平之戰的勝利,最後反而在邯鄲打不贏趙國了呢?


長平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多對多」之戰,這次戰役之中的秦趙兩國可以說是出動了自己國家能夠出動的所有兵馬,但最後長平之戰卻是以趙國損失慘重,秦國勝利而結束,那個時候其他諸侯國甚至一度都預言誰贏得了長平之戰那誰最後就可以滅掉對方,所以這註定的一場滅國之戰,但為何秦國贏得了長平之戰的勝利,最後反而在邯鄲打不贏趙國了呢?

邯鄲保衛戰的背景

長平之戰勝利結束之後其實趙國是打算以割讓六座城池來平息秦王的怒火和秦國的損失的,但整頓好軍馬之後的趙國不僅沒有割讓城池給秦國,反而是開始主動防禦反擊已經撤退的秦軍,這讓秦昭襄王心中相當的不爽,覺得這是趙國自己在玩火找死,就決定出兵再次攻打趙國,一定要讓趙國亡國才能除去心中那一口惡氣。

實際上長平之戰後的趙國相當悽慘,整個國家完全陷入了建國以來的最低谷階段,那個時候的趙國百姓幾乎家家戴孝,到處都是白色海洋,因為趙國家中的年輕人為了保護國家幾乎都參加了對秦作戰,但最後因為趙王的臨時更換將領,趙括最終沒有將這些趙國的英雄帶回來,反而是40萬的趙軍全部埋葬在了長平這塊小地方,有些趙國農村之中長期將糧食提供到前線,大後方已經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慘烈狀況。

當時的趙國從經濟民生等狀態來說都陷入到了絕境之中,很多諸侯國預言贏得長平之戰的人將會贏得一個國家,輸掉這場戰爭的人也將會輸掉一個國家,這個預言好像就要在趙國的身上實現了一樣,那個時候的趙國面對來勢洶洶的秦國大軍,應該是嚇的失去抵抗的勇氣,舉手投降才符合正常人的思維,但趙國人當時並沒有這樣,反而是空前團結,真的是越到危急時刻越能體現一個民族的終極力量。

其實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人心士氣的利用,長平之戰時候的趙國軍隊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輸掉這次戰爭後面的結果,因為他們總是絕對自己人多就一定可以有退路可言,即使戰敗也不會全部戰死,那個時候的陣亡率能夠達到五分之一就已經是了不起的戰績了,誰也沒有想到會全體戰死,如果提前告知這種解決,估計趙軍表現又會提高結果檔次,而邯鄲保衛戰的趙國軍隊已經是沒有退路可言了,這裡就是趙國的都城,古代丟失都城就已經是相當於亡國了,所以邯鄲保衛戰趙軍的戰鬥力絕對不輸於長平軍,甚至要強很多。

長平之戰的得失

長平之戰時候的趙國其實並不是一個國家的作戰,而邯鄲之後的趙國則是六國在共同作戰。當時趙國公子平原君到其他國家之中去求出,到楚王的時候是一直猶猶豫豫,後來出現了成語典故之中的毛遂自薦才解決了這個問題,為了獲得魏國的支援,魏國信陵君親自去偷盜魏國兵符帶兵救援趙國,秦國可能沒有想到為何在長平關鍵時候這些人不出手,現在反而出手了。

秦軍人數不如長平時候多,但這個時候的諸侯聯軍卻已經比當時的趙國軍隊要多許多了,而且秦國當時的戰略部署是按照長平之戰的藍圖來進行布置的,認為這一戰就算是再怎麼難打,總不至於是第二個長平吧,所以秦國面對的信息不對稱導致後面自己一己之力抵禦三國進攻,這場戰役毫無疑問的是秦國失敗了,而且秦國這場戰爭之中傷亡高達20萬人。

秦軍這次戰役之中被趙國聯軍擊退,對秦國的影響很大,有些人說這一次的失敗甚至直接導致了秦國統一天下的進程,不然有可能在秦昭襄王的時候就已經完成秦朝的建設了,可惜的是秦國的霸業最終因為考慮不慎重而失敗,當然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秦昭襄王和白起的不合。

要是攻打邯鄲能夠使用白起並且給他一定的時間的話,那白起取下邯鄲滅亡趙國肯定不是問題,問題就在於秦王在邯鄲戰鬥之前已經賜死了白起,自己國家大將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掉了,對大家都不是一個好的交代,秦朝士兵的信心從白起死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沉默了,所以秦王缺少了白起滅趙那就是沒有機會。

結語

總的來說長平之戰結束之後的秦國其實是有機會滅亡趙國的,那就是讓秦軍統帥白起繼續統兵,可惜的是後面白起與秦昭襄王不和,最後被昏君賜死,這才使得秦國對外戰爭推遲到了後面的幾十年,戰爭之中任何一個因素都相當關鍵,而白起這個秦國的決勝因素尤其關鍵,失去了白起也就失去了勝利的機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