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隨訪成就2篇頂刊論文!復旦學者研究引發同行關注

科學網 發佈 2024-03-02T03:37:33.275997+00:00

文|沈秋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小英團隊通過對10年前的一項臨床試驗受試者進行隨訪,2023年1月30日成功地將研究成果發表醫學頂級刊物《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最有影響力的大子刊JAMA Intern Med上(IF:44)。

文|沈秋月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小英團隊通過對10年前的一項臨床試驗受試者進行隨訪,2023年1月30日成功地將研究成果發表醫學頂級刊物《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最有影響力的大子刊JAMA Intern Med上(IF:44)。基於以前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進行了為期10年的隨訪研究,以評估運動對預防糖尿病的長期影響。結論是:與非運動組相比,運動組的10年糖尿病風險下降一半。

論文甫一發表,就吸引了糖尿病研究領域眾多專家的熱切關注,更是在發表僅一周內,在Altmetrics評分迅速躍升為344,位列全球所有研究排名的前5%。

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李小英表示,沒有想到研究成果能夠獲得如此高度關注。


10年前的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這一切,源於2011年的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

當時,李小英團隊的研究聚焦在運動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響。他們從廈門思明區21個社區委員會招募了220名受試者。將其隨機分為劇烈運動組、中等強度運動組和非運動對照組。

按照試驗方案:劇烈運動組進行6個月高強度運動干預,6個月中等強度運動干預,共12個月;中等強度運動組接受中等強度運動12個月;還有非運動對照組。這三組都接受了健康教育。

劇烈強度運動訓練是指達到受試者最大心率【最大心率計算公式為220(女性為210)減去受試者的年齡】的65%-80%,每天30分鐘,每周5天,由研究人員監督記錄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護士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監測心率,並根據運動能力調整目標心率。

中等強度運動訓練則要求達到受試者最大心率的45%-55%,每天快步行走30分鐘,每分鐘120步,每周5天,使用計步器記錄每天身體活動,研究人員每周評估一次。

對照組沒有改變原有的體力活動習慣。

健康教育包括在前6個月每兩周進行一次健康行為教育,在第7-12個月每月進行一次。此外,在整個研究期間,研究團隊每兩周電話聯繫一次受試者。

臨床試驗結束5年後,這項研究才於2016年在JAMA大子刊JAMA Intern Med上發表,結果顯示,12個月的高強度運動計劃和中等強度運動計劃可有效減少肝內脂肪含量,同時減輕體重。

研究至此,本已圓滿結束了,一個同等規模的臨床試驗數據能夠發表在這本刊物上,基本是觸到天花板了。

誰承想,7年後依託這項臨床試驗,李小英團隊的論文再次登上了JAMA Intern Med。這就是日前在線發表的《中等和高等強度有氧運動模式降低肥胖人群10年糖尿病發病風險:一項10年隨訪研究》。


為何要做10年隨訪

JAMA Intern Med為何如此眷顧這項研究呢?

李小英介紹,第一篇研究結果發表後,被2020年亞太肝臟研究協會代謝性脂肪肝診斷和管理的臨床實踐指南引用,美國胃腸病協會(AGA)關於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細胞癌的篩查和監測的臨床實踐更新,也參考了這項研究。

李小英表示,「團隊成員都很欣慰,我們覺得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起初我們並沒有要做十年隨訪研究這個念頭」。 當被問到「為何研究的焦點聚焦在運動對糖尿病的影響」上時,李小英介紹,目前學界對糖尿病的預防研究有很多代表性研究,例如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的大慶研究,生活方式聯合藥物干預的糖尿病預防計劃(DPP)研究,但是卻沒有研究單一運動干預對糖尿病預防的影響。而糖尿病是我國的主要慢病之一,做好早期預防亟不可待。第一作者陳穎(title)補充道,「由於受到糖尿病預防計劃轉歸研究(DPPOS)的鼓舞,我們決定繼續探究在劇烈運動組和中等強度運動組中進行的12個月的運動干預,是否能帶來長期的代謝益處,以及這些益處能持續多久。」

陳穎表示,之前有研究表明,肥胖管理可以延緩2型糖尿病進展。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22指南中進一步提到肥胖管理對預防或延緩2型糖尿病進展的重要性,也是促使開展第二次研究的重要契機。

第一篇論文投稿時,審稿人在評審意見中曾疑惑,為何劇烈運動組不是進行12個月劇烈運動,又或者是劇烈運動和中等強度運動交叉進行。李小英對此的解釋是,考慮到糖尿病、脂肪肝等慢病人群年齡常常偏大,長期參與劇烈運動難以堅持,並可能導致肌肉骨骼損傷。而該種設計既提高了受試者的參與度,又能夠使得劇烈運動組和中等運動組進行對照,便於觀察組間差異。

做隨訪,就像辦一個「幼兒園」

李小英表示,臨床研究不像在實驗室做實驗,跟細胞、動物等打交道就行。要提高受試者的依從性,需要和他們建立信任關係。」在2011年的臨床研究中,李小英和楊叔禹團隊在廈門搭建了一個健身中心,添置了10台跑步機供受試者運動用。為了提高受試者參與度,團隊制定了一套激勵機制,包括設立榮譽榜等精神鼓勵。李小英回憶道,「1年的運動干預項目結束後,就在我們要將臨時搭建的健身中心搬遷時,許多受試者依依不捨,希望繼續來中心運動」。所以,當我們10年後,邀請他們參加訪視時,得到積極響應。

當被問到是否考慮做15年、乃至20年的隨訪時,陳穎表示如果有想法的話會事先做好嚴密計劃。

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國內開展的臨床研究由於各種原因,長期隨訪難度很大。因此很少人會做長期隨訪研究。李小英團隊的研究案例證明,長期隨訪研究是非常有價值的。

同樣道理,在科研領域,人們總在說研究基礎不夠,總在說研究深度不夠。但請問,又有多少科研團隊,能拿出隨訪10年的這股韌勁,來把一項研究做透呢?


參考資料: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article-abstract/2801011?utm_campaign=articlePDF&utm_medium=articlePDFlink&utm_source=articlePDF&utm_content=jamainternmed.2022.6291

https://jamanetwork.altmetric.com/details/141935990/news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87819?src=rss&reg=1#vp_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