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綿竹抗戰陣亡將士忠烈祠修建始末‖李銳智

方誌四川 發佈 2024-03-03T04:02:29.519157+00:00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人民在抵抗日本侵略過程中作出巨大犧牲。為表彰為國捐軀的先烈,1938年8月,四川省政府奉行政院之規定:各縣「抗戰烈士一律入祀縣烈士祠。」

綿竹抗戰陣亡將士忠烈祠修建始末

李銳智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人民在抵抗日本侵略過程中作出巨大犧牲。為表彰為國捐軀的先烈,1938年8月,四川省政府奉行政院之規定:各縣「抗戰烈士一律入祀縣烈士祠。」「尚未設立忠烈祠之縣份應即按照該頒辦法(《各縣設立忠烈祠辦法》)普遍設立,將隸屬各該縣原籍抗戰烈士一律入祠,以慰忠魂。」

1939年1月,綿竹縣祠祀管理委員會遵照該規定,決定在原有鄉忠祠的基礎上,將其改建為忠烈祠,其時該祠共有房屋14間,占地約4畝。時任縣長高岳在實地考察鄉忠祠後,提出改建意見:加修神路,改建山門,裝修正殿。在鄉忠祠與鍾姓住宅毗鄰之處有空地一塊,其主人將圍牆拆去,捐獻該地塊,供鄉忠祠建修碉樓,以保證縣城西南方區域安全。

1939年,綿竹縣祠祀管理委員會關於在鄉忠祠設立改建忠烈祠的呈文(綿竹市檔案 館藏 )

1939年6月,改建工作完成,建築費用2486元,大部分經費以鄉忠祠祠產收入支付,不足部分由地方公款補齊。建成後的忠烈祠外高樹華表一對,山門的匾額由過去的鄉忠祠換成了現在的忠烈祠金漆大匾,重新裝修後的正殿懸掛著由高岳題寫的《表忠旌烈》匾額和第十三區專員鐘體道題寫的《民族光榮》匾額,又對神龕中的牌位進行調整,正中崇祀抗日陣亡官兵,兩旁祔祀御匪死難壯丁。新建神路一條,碉樓一座,三賢堂一所,整個祠區的建築營造出一種雄偉莊重的氛圍。改建後的忠烈祠隸屬於綿竹縣祠祀管理委員會,由地方公舉祠董4人進行管理,隨後忠烈祠祠董王定熙、黃瑞清等人呈文縣府稱:「綿竹堂堂忠烈祠,已覺先他縣而告成,抑官紳之榮光也。」可見綿竹忠烈祠建修時間早於他縣。

忠烈祠除在建築的精心營造上來表達對先烈的尊崇外,為宣揚表彰抗日先烈民族英雄的崇高地位,還制定一系列儀式。1940年,內政部公布《抗敵殉難忠烈官民入祀忠烈祠儀式》,第二條規定:「抗敵殉難忠烈官民入祀……當地機關法團學校各派代表指定地點集合恭送入祠。」第五條規定:「牌位經過時軍警應行最敬禮……」第七條規定:「抗敵殉難忠烈官民入祀當地機關團體學校及工廠商店均應懸旗致敬。」從這些規定的細節看,入祀儀式中,殉難忠烈處於中心重要的位置,即政、軍、學、工、商均須致敬。對於牌位出發前行列的安排及牌位抵達忠烈祠後安位典禮的秩序,該《儀式》均有詳細規定。

1941年,內政部抄送《抗敵殉難忠烈官民入祀忠烈祠安位祭文及公祭文》,統一了祭文內容。入祀及公祭制度的不斷完善,使得祭祀忠烈的過程肅穆莊嚴,場面哀榮。

在其後歷年清明公祭及七七公祭中,綿竹忠烈祠嚴格執行這些制度。如,1943年孝德鄉陳森元被征入陸軍新編第一軍孫立人部,遠征出國抗戰。1945年3月5日,在緬北南坎之役英勇陣亡。其父陳代聰填具證明書表呈請撫恤,經縣政府審核後除給予撫恤外,又於1947年6月,以綿竹縣抗戰陣亡將士神主入忠烈祠奉祀。在陳森元的入祀致祭典禮中,縣政府特邀其父陳代聰參加典禮。隆重的儀式,是先烈一生的榮耀,更是對遺族最大的心靈撫慰。

經統計,自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開始,至1946年止(在1945年抗戰中陣亡的將士次年入祠),抗戰陣亡將士304人,經綿竹縣政府審核批准入祀忠烈祠奉祀的269人,每年入祀忠烈祠的抗戰陣亡將士詳細人數為:1937—1942年入祀80人;1943年入祀8人;1944年入祀7人;1945年入祀109人;1946年(1945年抗戰中陳亡)入祀65人。

綿竹忠烈祠除奉祀本縣籍抗戰陣亡將士神位外,也奉祀非綿竹籍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抗日烈士,1943年共入祀非綿竹籍文武烈士38人,如抗戰以來陣亡的第一位上將張自忠將軍、率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團長,也有川軍將領饒國華、王銘章等。

忠烈祠改建完成後,按內政部規定,綿竹縣祠祀管理委員於1939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北伐誓師紀念日)舉行第一次公祭陣亡將士典禮。是日將新制陣亡將士牌位恭送入祠祔祀。正午12時,典禮開始。鳴鐵炮十八響後,綿竹縣黨、政、軍、學、商各界團體、民眾代表及陣亡將士之遺族,全體肅立忠烈祠正殿廣場前。正殿內裊裊升起的香菸,是先烈們不滅軍魂的延伸。奏樂聲中,時任縣長將花圈敬獻於神案前。全體人員向烈士牌位行三鞠躬禮,莊嚴隆重的典禮,飽含著對先烈最崇高的敬意。

其後,綿竹縣政府按有關政令之規定,每年定期公祭陣亡將士及死難同胞,因忠烈祠毗鄰諸葛雙忠祠,公祭烈士同時也祭掃諸葛父子祠墓,這也是綿竹區別於全國其他忠烈祠公祭典禮不同的地方。

抗日戰爭時期,全國從中央到各縣忠烈祠的建立,是對抗日殉國同胞的告慰與紀念,是對抗戰將士們犧牲生命保家衛國大愛情操的表彰與肯定,更是對活著的軍民同胞和烈士遺族的激勵與撫慰,它喚起了廣大民眾的抗日情緒,成為抵抗日本侵略直到最終勝利的重要精神力量。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李銳智(綿竹市檔案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