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踩瑞典,瓜分波蘭,拖垮奧斯曼,不可一世的沙俄究竟有多牛?

江湖小曉生 發佈 2024-03-03T04:24:33.528032+00:00

東歐和北歐世界,從來不缺少霸主。17世紀,北歐霸主絕對是瑞典王國,他們霸占著整個波羅的海。而16到17世紀,東歐最強王者,倒也不是沙俄,而是他們隔壁的波蘭王國。因為彼時的波蘭王國,已經與立陶宛大公國合體,組建成了波蘭立陶宛聯邦。這是當時東歐地盤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

東歐和北歐世界,從來不缺少霸主。17世紀,北歐霸主絕對是瑞典王國,他們霸占著整個波羅的海。而16到17世紀,東歐最強王者,倒也不是沙俄,而是他們隔壁的波蘭王國。

因為彼時的波蘭王國,已經與立陶宛大公國合體,組建成了波蘭立陶宛聯邦。這是當時東歐地盤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

所以說,在16到17世紀,沙俄想要向西發展,簡直難如登天。有這兩位大哥擋著,沙俄根本沒機會。

向南找找機會呢?剛好又碰上奧斯曼帝國的巔峰時期。這可真是倒了血霉了,甭說跟奧斯曼帝國較勁了,那時候的沙俄連打奧斯曼的小弟克里米亞汗國都有點兒吃力。

由於翻越烏拉爾山脈,向東走過於荒涼,那時候的沙俄還沒把這一行程考慮在計劃之內。所以要想拓寬地盤,尋求發展,沙俄必須要跟著幾位地區霸主過兩招。


用了20年,沙俄徹底擊敗瑞典王國。

沙俄的發展史簡單來說,就是兩次進化。9世紀的時候,維京人來到東歐,與當地的斯拉夫人結合,建立了基輔羅斯王國,形成了東斯拉夫族群。此後莫斯科公國逐漸在莫斯科有了一定規模。

到了13世紀,蒙古人又來了,東斯拉夫人與蒙古人結合,再次得到進化。莫斯科公國,逐漸成了給蒙古金帳汗國收稅的大戶,腰包日漸豐滿。

等到15世紀,金帳汗國完犢子的時候,莫斯科公國立馬搖身一變,成為了當地的一哥,拉起一桿大旗就要鬧獨立。那時候的金帳汗國已經無力維持局面,只能任其發展。

公元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自此莫斯科公國蛻變為沙皇俄國。

沙俄崛起以後,最希望得到的,就是波羅的海的天然良港和出海口。這事兒當時還真不好辦,因為瑞典王國霸占著波羅的海沿岸,要想拿下這裡,就必須要跟瑞典王國鬧掰。

然而16世紀到17世紀,瑞典王國正在走上坡路,幾乎處於銳不可當的階段,周圍的丹麥、挪威、波蘭都被它欺負過。而沙俄,甚至連克里米亞汗國都打不過。


不過1697年,從西方留學回來的沙皇彼得一世,打算徹底改變沙俄的精神面貌,他通過改革使得沙俄在軍事、生產、經濟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進步。那時候在軍事上,彼得一世對標的對象,正是瑞典軍隊。

與此同時,丹麥-挪威王國、波蘭王國,對瑞典王國都深惡痛絕,因此他們和沙俄一拍即合,組成了第一次反瑞同盟,打算合夥把瑞典王國給辦了!

1700年,大北方戰爭拉開了序幕,結果丹麥剛出場,就被瑞典海軍給打得生活不能自理,退出了戰爭。

緊接著彼得一世帶領沙俄4萬大軍圍攻納爾瓦,結果瑞典王國的國王卡爾十二世,只用了1萬人馬就把沙俄大軍打得丟盔棄甲。這一戰沙俄陣亡接近萬人,總兵力損失2萬左右,被俘將領高達79人之多。彼得一世這回算是吃了大虧。

到了1702年,瑞典王國又將最後一個跟他作對的波蘭王國摁在地上摩擦了2次,波蘭王國也只好選擇認慫。第一次反瑞同盟可謂是全線崩盤。

此後彼得一世意識到了穩紮穩打的重要性,他不急著猛攻瑞典王國的地盤,而是開始蠶食周邊力量。趁著瑞典攻打波蘭的機會,彼得一世占了不少瑞典王國的地盤。

等到1707年,瑞典王國緩過勁兒來的時候,彼得一世立馬慌了,連忙打算將聖彼得堡在內的所有占領地盤,都還給瑞典。可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表示:這就不必了,我的目標是莫斯科!

面臨亡國威脅的情況下,彼得一世採取了焦土政策。恰好那時候正值寒冬,瑞典大軍被沙俄的寒風吹得連莫斯科在哪兒都搞不清楚,因此他們只能跑到烏克蘭休整,莫斯科這才躲過一劫,歷史上寒冬拯救了莫斯科可不止一次。

在波爾塔瓦,彼得一世看到了機會,他帶領4.5萬人猛攻此地。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只帶著2萬人,而且勞師遠征,沒有足夠的後勤補給,結果被彼得一世狠狠教訓了一頓。就連卡爾十二世,也只能帶著1500人逃到了摩爾達維亞,從此以後,瑞典王國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丹麥、波蘭看到沙俄這麼堅挺,立馬與之組建了第二次反瑞同盟。此後的13年戰爭中,瑞典王國四面受敵,再也沒有了當初的神氣。

反倒是大家最不看好的沙俄,在大北方戰爭中,不僅奪取了波羅的海沿岸,還占領了瑞典王國旗下的芬蘭,算是賺大發了。

1721年,為了表彰彼得一世的英勇表現,元老院將其加冕為「全俄羅斯的皇帝」。自此,沙皇俄國,便成了俄羅斯帝國。


沙俄用了100多年,瓜分波蘭王國。

16世紀初,金帳汗國徹底崩盤,東歐面臨著權力真空期,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所組建的波蘭立陶宛聯邦迅速崛起,打算取代金帳汗國,成為東歐霸主。

公元1605年,波蘭在克盧希諾戰役中,打敗了沙俄和瑞典組成的聯軍。那時候恰好沙俄處於空位期的混亂之中,因此波蘭大軍甚至攻入過他們的首都莫斯科!

波蘭立陶宛聯邦橫空出世,這讓周圍幾個鄰居都很不爽啊。尤其是沙俄和瑞典,他們都覺得不能讓波蘭這麼強勢下去。

沙俄正面硬剛顯然不是波蘭的對手,因此他們開始從波蘭內部尋找機會。那時候的烏克蘭還處於波蘭的控制之下,這裡的哥薩克人一直不滿波蘭人的壓榨,甚至在1648年爆發了起義。

沙俄看準時機,立馬派人到哥薩克人內部遊說,最終烏克蘭的哥薩克人決定在1654年加入沙俄。300年後,也就是1954年,蘇聯領袖赫魯雪夫,為了慶祝俄烏合併300周年,大手一揮,將克里米亞半島送給了烏克蘭。

這還沒完,瑞典王國又在1655年開始入侵波蘭,與其打了足足5年之久。從此波蘭立陶宛聯邦便開始走下坡路了。

當然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沙俄想要吃掉波蘭立陶宛聯邦,其實當時並不容易。

到了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時,神聖羅馬帝國還曾經邀請過波蘭大軍、比利時大軍一起擊敗了強大的奧斯曼帝國。

不過江河日下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根本沒有發展空間,而且由於其特殊的「選王制度」,導致歷屆領袖,只在乎自己世襲的那塊土地的利益,根本就不顧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整體利益。

到了1795年,沙俄、普魯士、奧地利等3個國家,合夥將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地盤給瓜分了,這也是波蘭第一次亡國。

沙俄用了200年,拖垮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是14世紀崛起於小亞細亞的一個伊斯蘭教國家。1453年,奧斯曼帝國在穆罕默德二世的帶領下,攻克了君士坦丁堡,滅掉了東羅馬帝國,從此開始涉足歐洲。

到了16世紀,奧斯曼帝國迎來了巔峰,他們占領了巴爾幹半島、北非、阿拉伯地區、匈牙利等地,甚至多次圍攻維也納。

即便是黑海對岸,也有他們的勢力。當年能將莫斯科公國摁在地上一頓揍的克里米亞汗國,其實從15世紀開始就跟著奧斯曼帝國混了,正是從奧斯曼手裡得到了先進的武器,他們才有實力干翻莫斯科公國的。

面對如此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沙俄根本就沒有勝算。不過雙方畢竟隔著黑海,因此打不過還能拖下去嗎?於是乎,17世紀到19世紀,持續了200多年的俄土戰爭就這麼陸續爆發了。


俄土戰爭的前期,一直都是奧斯曼帝國占上風。最初第聶伯河以西包括克里米亞的地盤都歸奧斯曼帝國,隨後他們又占了亞速海沿岸。

不過從1768年第五次俄土戰爭開始,改革過後的沙俄,終於有了與奧斯曼帝國一較高下的資格。此後,雙方的態勢開始徹底扭轉。

  • 1787年,第六次俄土戰爭中,沙俄得到了克里米亞和喬治亞,獲得了黑海不凍港。
  • 1806年,第七次俄土戰爭中,沙俄攻入羅馬尼亞境內,將邊境推進到了普魯特河。
  • 1828年,第八次俄土戰爭中,沙俄開始染指巴爾幹半島,同時計劃打下君士坦丁堡。
  • 1853年的第九次俄土戰爭中,要不是英法兩國干涉,沙俄差點就打下了君士坦丁堡。
  • 1877年的第十次俄土戰爭過後,奧斯曼帝國徹底失去了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

由此可見,這一路走來,沙俄不斷在走上坡路,而奧斯曼帝國則不斷地在走下坡路。沙俄用實際行動花了200多年時間,拖垮了這麼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

總結:實力決定地盤的大小。

18世紀初擊敗瑞典王國,拿到了波羅的海出海口。18世紀末,瓜分波蘭立陶宛聯邦,從這裡得到了白俄、烏克蘭的大片地盤。

17世紀到19世紀,沙俄將劣勢轉為優勢,不斷蠶食奧斯曼帝國,得到了喬治亞、克里米亞、亞速、摩爾達維亞以及巴爾幹半島部分地區。

從16世紀崛起,一直到19世紀陸續擊敗了周圍的3大強國,從此在東歐站穩腳跟,成為了當地的霸主,沙俄這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

他們在不斷擴張中,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要地盤,只有靠實力。沒有足夠的實力,所有的談判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