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戰國時代」:阿拉伯世界22國中,誰有資格當「老大哥」?

環球情報員 發佈 2024-03-04T12:12:57.918914+00:00

阿拉伯國家也是一個重要的人文地理範疇,22個以阿拉伯人為主體、通用阿拉伯語的國家囊括了131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約4.3億,是國際政治舞台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當今世界,總會有一些國家因為相同的宗教、語言、文化而被劃為同一種「國家類別」,諸如東歐的斯拉夫國家、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語國家等。


▲阿拉伯國家國旗


阿拉伯國家也是一個重要的人文地理範疇,22個以阿拉伯人為主體、通用阿拉伯語的國家囊括了131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約4.3億(2022年),是國際政治舞台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阿拉伯國家


阿拉伯國家的文化根脈和民族認同幾乎都可以追溯到阿拉伯帝國時期,10世紀帝國衰落後,阿拉伯民族經歷了數個世紀的動盪歲月,接連被其他強大民族征服並分而治之。


如今的阿拉伯國家大都獨立於20世紀上半葉。兩次世界大戰不僅深刻塑造了國際社會秩序,也改寫了阿拉伯人的命運。


▲阿拉伯世界


由於國家體量不同,在同宗同族的背景下,實力強勁的阿拉伯國家都試圖充當阿拉伯國家霸主的角色。


二戰後,在冷戰環境和外部勢力的推動下,阿拉伯世界的霸主之爭更加激烈。從最先倡導阿拉伯團結的埃及,到試圖稱霸海灣的伊拉克,再到控制伊斯蘭教兩聖地和重要石油產區的沙烏地阿拉伯;從外交博弈到代理人戰爭,明暗之間,阿拉伯霸主之爭從未停歇。


近現代以來,阿拉伯國家為爭奪地區霸主之位爆發過怎樣精彩激烈的對抗?無形的硝煙中,又有哪些國家登上阿拉伯霸主寶座呢?


▲阿拉伯國家聯盟會議




一、博弈—阿拉伯民族的誕生


阿拉伯民族起源於西亞的阿拉伯半島,該地內陸沙漠廣布,人口集中在內陸零星分布的綠洲以及半島東西海岸少量的沿海平原上。


半島東西海岸是重要商路,向東聯通兩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向西則跨越地中海直至羅馬帝國。


商路的興旺為阿拉伯半島帶來了生機,公元1世紀後,半島上出現了以麥加為代表的一批商業城鎮。


▲中東地形


公元610年,出身麥加哈希姆家族的穆罕默德創建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的一神論思想與當時阿拉伯半島的多神論相衝突,遭到舊貴族打壓。


在信眾的支持下,穆罕默德最終在公元630年征服麥加,伊斯蘭教在當地的獨尊地位得以確定,阿拉伯帝國建立。


▲阿拉伯國家建立


伊斯蘭教將原本各自為政的阿拉伯部落凝聚起來,在宗教狂熱的加持下,穆罕默德及其後的四任哈里發(意為「繼承人」)領導阿拉伯帝國下四面出擊。


阿拉伯半島的北方,拜占庭帝國與薩珊波斯在持續近百年的戰爭中兩敗俱傷,阿拉伯大軍藉此消滅了薩珊波斯,將兩河流域和伊朗高原伊斯蘭化。


另一路阿拉伯大軍向西進發,征服了包括埃及在內的整個北非地區。伊斯蘭教與阿拉伯語,不斷在北非的土壤中滲透,成為北非社會最基礎、最根本的組成部分。


▲帝國擴張


兩河流域是阿拉伯文明的核心之一,但自此向東,伊朗高原由於深厚的歷史積澱,雖然接受了伊斯蘭教(什葉派,而不是阿拉伯人普遍信服的遜尼派),但波斯語和傳統習俗仍在當地占據主流,波斯人並未阿拉伯化。


北非的阿拉伯化則十分順利,文化最悠久的埃及曆經馬其頓、羅馬等外來帝國數百年的統治後,古埃及文明的根基早已坍塌,阿拉伯文明成為埃及最新的精神底色。


▲西亞北非迅速伊斯蘭化


公元661年,哈里發的推選制被世襲製取代,有實力的地方強族取得了帝國的最高權力。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前後更替。


阿拉伯帝國沒有逃過盛極必衰的歷史規律,10世紀後,由於權力爭鬥、統治者安於享樂等原因,帝國境內的地方大員紛紛擁兵自立,伊朗高原、埃及等地區相繼脫離帝國控制,阿拉伯帝國陷入分裂。


▲帝國分裂


10至14世紀,在分裂和內鬥中,無數阿拉伯政權崛起又消亡。突厥、蒙古等民族侵入西亞,在阿拉伯帝國東部的殘軀上建立政權。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被從巴格達帶到埃及,淪為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傀儡。


地中海東岸到北非,為了控制土地和財富,其他阿拉伯政權則與歐洲基督國家打得有來有回。


15世紀,占據安納托利亞和巴爾幹的奧斯曼帝國愈發強盛。1517年,奧斯曼大軍南下征服了兩河流域、阿拉伯半島以及北非。


奧斯曼(土耳其)人是突厥與西亞當地民族的混血後裔,操土耳其語,並不屬於阿拉伯人。雖然奧斯曼帝國也以伊斯蘭教為國教,但阿拉伯人已淪為被統治民族。


鼎盛期的奧斯曼帝國讓歐洲都為之震顫,已被征服的阿拉伯人更是無力反抗。公元1683年,奧斯曼大軍在維也納城下折戟,奧斯曼對外持續2個多世紀的征服戰爭才宣告結束。


▲奧斯曼崛起


在阿拉伯人的「龍興之地」的阿拉伯半島,奧斯曼帝國強調對東西部沿海地帶以及麥加等宗教聖城的控制,沙漠廣布的半島內陸依舊是阿拉伯部落的天下。


阿拉伯半島內陸大片地區被稱為內志,奧斯曼帝國勢力無法覆蓋到這裡,一些反對土耳其人的阿拉伯政權就建立在此,半島東西兩岸奧斯曼境內的阿拉伯人則在帝國與民族政權之間搖擺。


1744年,沙特家族建都利雅得並逐步控制了內志,拉開了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


▲第一沙特王國


18世紀末的奧斯曼帝國已走向衰落,不僅頻頻遭到歐洲列強的入侵和經濟掠奪,對內部各省的控制力也在下降,希臘、塞爾維亞等地的民族獨立運動也鼓舞了阿拉伯人的反抗意志。


沙特家族的崛起和擴張引起了奧斯曼帝國的警覺,特別是麥加與麥地那的丟失削弱了奧斯曼帝國在伊斯蘭世界的宗教影響力。


埃及此時也處在半自治狀態,從19世紀初起,在穆罕默德·阿里領導下,埃及進行了近代化改革,組建了一支強大的西方式軍隊。


▲阿里


名義上埃及仍是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阿里決定出兵幫助奧斯曼帝國擊敗阿拉伯人,順道攫取阿拉伯半島西部的控制權。


在土埃軍隊的進攻下,沙特第一王國宣告滅亡,沙特家族只得逃入沙漠深處,但埃及與宗主國奧斯曼帝國又因為利益而爆發戰爭。


裝備先進的埃軍擊敗了曾經的老闆,但歐洲列強不希望將奧斯曼帝國的肥肉讓給埃及,在英法等國的壓力下,埃及吐出了大部分新占土地,並在承認奧斯曼宗主權的基礎上取得了實際獨立地位。


▲埃及崛起


崛起的英國將埃及看做聯通英屬印度的支點,不斷滲透埃及的行政、經濟系統,至19世紀末已完全控制了埃及,北非其他地區則相繼被法國和義大利占領。




二、復興—現代阿拉伯國家的崛起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斯曼帝國加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對抗英法俄主導的協約國。


▲各自站隊


一戰爆發後,擁有600萬人口的埃及在英國控制下徹底脫離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人口縮減至約1800萬。


阿拉伯人是奧斯曼帝國的第二大族裔(如果包括埃及的話,人數則超過土耳其人),帝國也給予阿拉伯人較高的社會地位,但仍有大批阿拉伯部落長老、精英試圖脫離奧斯曼帝國。


▲一戰前的阿拉伯半島


隨著戰爭的白熱化,英法兩國簽署《賽克斯-皮科協定》,準備在擊敗奧斯曼帝國後瓜分其治下的兩河流域(阿拉伯人聚居區)。以「阿拉伯的勞倫斯」為代表的英國軍人進入中東,協助阿拉伯人發動民族起義,一直與奧斯曼不睦的沙特家族一馬當先。


▲阿拉伯的勞倫斯與阿拉伯起義軍


當一戰的大幕在1918年落下時,戰敗的奧斯曼帝國被迫交出了包括兩河流域、阿拉伯半島東西海岸等大片領土。


曾經親奧斯曼、長期控制麥加與麥地那聖城的哈希姆家族(穆罕默德的家族)控制了阿拉伯半島西岸,建立漢志王國。


▲奧斯曼帝國喪失大片領土


沙特家族則控制了半島中東部並建立了內志王國。而黎凡特、兩河流域、阿拉伯半島南部則淪為英法保護地,中東地緣版圖重新洗牌。


變局之中,統治內志的沙特家族率先對漢志王國發動戰爭。憑藉此前與英國人的合作,內志獲得了英國的支持。無力抵抗的漢志王國於1925年滅亡,沙特家族將內志和漢志合併建立沙烏地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島上最強大的國家。


▲沙特軍隊


與此同時,英國為緩解當地人的反抗,給予埃及、伊拉克等國名義上的獨立,現代阿拉伯國家相繼建立。


沙特憑藉控制兩聖城,在阿拉伯世界擁有極強的宗教影響力。到20世紀30年代,美國資本控制的阿美石油公司在沙特東部發現巨型油田,石油收入改變了沙特傳統且落後的農牧業經濟,經濟收入的增加進一步增強了沙特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


▲沙特的油井


但受沙漠地形限制,沙特在30年代的人口只有約300萬,同時期的伊拉克卻有500餘萬,埃及更是憑藉1600萬的人口規模躋身阿拉伯第一人口大國。


二戰前,阿拉伯世界仍處在西方資本控制乃至直接殖民統治下,即便是取得獨立的埃及、沙特等國也無法主導地區局勢。


二戰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重塑地緣格局,著手推動瓦解英法等老牌帝國的殖民體系,阿拉伯世界藉此打破了禁錮自己百餘年的殖民枷鎖。西亞的約旦、敘利亞;北非的利比亞、摩洛哥等國相繼獨立。


▲阿拉伯大家庭


1945年,在埃及的倡導下,沙特、伊拉克等國加入成立了阿拉伯國家聯盟。由於埃及綜合實力最強的,阿盟總部被放在埃及首都、阿拉伯世界第一大城市——開羅。


▲阿盟的擴大


獲得國家獨立的不僅僅是阿拉伯人。1948年,流亡歐洲千餘年且財力雄厚的猶太人在西方支持下,在迦南故地(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


▲巴勒斯坦越來越小


阿拉伯人認為以色列侵占了自己的土地,埃及迅速聯繫敘利亞、伊拉克、約旦、黎巴嫩四國對剛剛建國的以色列宣戰,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沙特為了通過向西方出口石油,故而沒有直接對西方支持的以色列宣戰。聯軍中經濟軍事實力最強的埃及自然而然成了聯軍盟主。


▲第一次中東戰爭


以色列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最終擊敗了阿拉伯聯軍,但埃及人在戰爭中的英勇表現使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和影響不斷增強,這並不是沙特想看到的。


1952年,埃及自由軍官組織在納賽爾領導下推翻了君主制。納賽爾是一位泛阿拉伯主義者,注重阿拉伯世界的聯合,而在這一過程中,納賽爾希望埃及能夠充當領導者,贏得全體阿拉伯國家的尊崇。


▲納賽爾


埃及推翻君主的行為引起了沙特的反感,納賽爾個人威望不斷提高更是增強了沙特的危機感,體量足夠龐大且擁有足量石油收入的沙特不允許共和制的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的領袖。


埃及倡導「泛阿拉伯主義」,講求對阿拉伯民族身份的認同,希望藉此獲得阿拉伯世界領導權。


沙特推崇「泛伊斯蘭主義」,強調宗教認同,希望通過手中的兩聖地,將輻射擴散到整個伊斯蘭世界,並藉此抵消泛阿拉伯主義的影響。


▲8個阿拉伯君主制國家




三、對抗—阿拉伯的雙雄時代


1956年,埃及宣布將英法控制的蘇伊士運河收回國有,以此增加收入並提振民族自信心。不甘心喪失運河控制權的英法聯合以色列對埃及發動了第二次中東戰爭。


埃軍在戰場上輸給了英法以聯軍,卻在美蘇支持下奪回了運河控制權,運河收入被用於添置武器以及修建亞斯文大壩等重要工程。埃及國家實力提升的同時,納賽爾的個人影響力也在增強,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一面旗幟。


▲爭奪蘇伊士運河


在納賽爾個人魅力及泛阿拉伯主義思潮的影響下,1958年2月敘利亞同埃及簽訂條約,兩國組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簡稱阿聯)。次月,北葉門宣布加入阿聯。


在埃及的計劃中,1958年建立共和制的伊拉克也將加入阿聯。甚至在泛阿拉伯主義影響下,應該有更多阿拉伯國家加入聯盟。如果實現,這個埃及主導的國家人口將達到4200萬,GDP80億美元(1960年數據),是同時期沙特的10倍和3.2倍。


▲阿聯


埃及的行為將阻礙損害沙特對阿拉伯霸主的爭奪,甚至將威脅沙特的君主制。沙特一方面阻止伊拉克等國加入阿聯,同時在葉門等地扶持代理人,與埃及在當地扶持的勢力兵戎相見。沙特還限制埃及人到麥加朝覲,自此懲戒埃及。


為增加砝碼,埃沙兩國紛紛抱上了大腿。沙特一如以往的加強同美國的關係。


1960年後,在美國的資本支持下,沙特產油能力進一步提升,石油收入占到國家收入的90%。沙特藉此打造現代國家體系,完善法律、醫療、教育等。財大氣粗的沙特還建立了一支裝備先進的軍隊。


▲麥加天房


埃及沒有沙特那般豐富的資源,農業在經濟中占主導地位,要想實現經濟現代化就必須藉助外資助力。


由於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埃及與蘇聯加強合作。1950至1970年,蘇聯給埃及的援助和津貼高達10.2億美元,僅埃及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蘇聯就援建了70個項目,埃軍還獲得了大量的蘇式裝備。


▲納賽爾與赫魯雪夫


總的來說,在50至60年代的阿拉伯霸主爭奪中,埃及在經濟、人口、軍事和政治影響多個方面都更勝一籌。


利比亞、敘利亞等大量阿拉伯國家建立共和制,他們視埃及為本國發展榜樣,將納賽爾推崇為阿拉伯世界的領袖。


由於現實利益衝突,敘利亞等國並不想淪為埃及的附庸,埃及主導的阿聯在1961年解體。埃及等國倡導成立的阿拉伯國家聯盟組織,也並未發揮出團結阿拉伯人的作用,各國代表經常為爭奪利益而吵得不可開交。


▲阿盟總部位於埃及


但埃及的綜合國力仍強於沙特。納賽爾通過帶領阿拉伯人對抗以色列,在整個阿拉伯世界的聲望也高於沙特國王。


1967年,以色列突襲埃及,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埃軍作戰不利輸掉了戰爭,西奈半島被以色列奪占,蘇伊士運河暴露在以軍攻擊範圍內。


戰敗深深挫傷了納賽爾,1970年9月28日,剛剛組織召開阿拉伯國家聯盟緊急會議的納賽爾因心臟病去世。他的死訊震驚了阿拉伯世界,除沙特國王外,其他阿拉伯國家元首悉數出席了納賽爾的葬禮。


▲埃及失去西奈半島


戰爭的失敗、納賽爾的死給埃及造成嚴重打擊,而沙特經濟卻憑藉石油產量和原油價格的提升,在1972年首次超越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沙特從未直接參與任何一場中東戰爭,避免了與西方關係的惡化,也避免了戰敗的影響。沙特同時又向巴勒斯坦抵抗組織提供金錢支持,並未因避戰而遭到阿拉伯兄弟的排斥。


▲沙特經濟總量超越埃及


上世紀70年代,卡達、巴林、阿聯等國相繼從英國獨立。這些國家體量較小且鄰近沙特,而且都是君主制國家,自然而然的處在沙特的影響之下。


1973年,埃及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試圖奪回西奈半島,最終再次被以色列擊敗。埃及認識到無法通過戰爭擊敗以色列,遂決定與以色列和解。


▲第四次中東戰爭


1980年埃以建交,埃及獲得了相對和平的周邊環境,卻也因此得罪了其他阿拉伯國家。埃及的阿盟會員國身份被終止,直至1989年才恢復。


埃及通過帶領阿拉伯國家對抗以色列,奠定了阿拉伯國家領袖的地位,而隨著埃以和解,埃及的形象轟然倒塌,埃及被看成了阿拉伯人的叛徒,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和地位一落千丈。


▲埃以在美國撮合下和解


沙特憑藉石油出口,1981年GDP達到1800億美元,是埃及的8倍。埃及黯然落寞後,沙特通過加強與海灣地區阿拉伯君主國家合作,鞏固勢力基本盤。同時又通過宗教影響和資金資助,增強對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影響力。


但沙特的霸業很快碰到了新對手——伊拉克。


▲伊拉克地形圖




四、挑戰—阿拉伯霸主之爭的新局


伊拉克面積不到沙特的20%(43.8萬平方公里),但由於位於兩河流域,富饒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自古便是人類文明的中心,伊拉克的人口總量始終多於沙特。伊拉克同樣在境內發現了大量石油,其通過能源出口創匯的能力也並不弱。


▲伊拉克油氣儲量豐富


1979年,薩達姆當選伊拉克總統。此時的伊拉克。至1980年,伊拉克GDP為278億美元,經濟總量超越埃及位居阿拉伯國家第二位;人口1400萬,同樣位於阿拉伯世界第二位,僅次於埃及。


通過石油創匯,伊拉克建立起完備的醫療和教育體系。充足的人力也讓伊拉克有了爭奪阿拉伯世界領袖的底氣,隨著埃及形象的崩塌,薩達姆希望伊拉克取代埃及原有的位置。


▲薩達姆


就在薩達姆上台同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原有的親美君主政權被推翻。美國開始援助伊拉克對抗伊朗,薩達姆藉故與伊朗的領土爭端引燃了兩伊戰爭。


這場持續8年的戰爭造成兩伊超過150萬人傷亡,伊拉克為此背負了沉重的外債。為了脫離困境,伊拉克於1990年出兵吞併了科威特。


▲伊拉克裝甲部隊


科威特是伊拉克的債權國,境內有大量的石油儲備,奧斯曼帝國時期,科威特也曾是巴斯拉(今伊拉克省份)的一部分。


伊拉克吞併科威特,既免除了外債、擴大了領土和海岸線,還獲得了更為充沛的石油產能,可謂一箭多得。


▲海灣地區的油氣田


薩達姆膨脹的野心觸及沙特的禁臠,沙特決不允許一個如此強大的伊拉克出現在自己身旁。


西方則認為伊拉克威脅了石油安全,美國為首的西方軍隊以沙特為前進基地,於1991年對伊拉克發動了海灣戰爭。伊拉克自恃有百萬軍隊,但這在西方軍隊的立體攻勢下迅速瓦解。


▲海灣戰爭


曾經意圖爭奪阿拉伯世界霸主的伊拉克,在經歷兩伊、海灣兩場戰爭後一蹶不振。沙特雖然沒有獲得60年代埃及在阿拉伯世界那般的影響力,但在爭奪阿拉伯世界霸主的道路上已無強勁對手。


進入21世紀,伊拉克再度遭到美國入侵,徹底告別了阿拉伯霸主之爭。阿聯、卡達等國通過油氣資源出口,投入資金做強地區金融(如杜拜)等軟實力,在阿拉伯世界獲得了一定地位。


卡達的半島電視台更是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媒體,財力充足的卡達也以金錢開道具,在阿拉伯世界扶持親卡勢力。


▲半島電視台


卡達甚至敢在軟實力方面與沙特正面對抗,最終召致沙特帶領巴林等國發起「斷交懲罰」。


實際上受體量限制,卡達、阿聯等國雖然油氣收入頗豐,卻無法對沙特的地位發出挑戰。


▲阿拉伯國家間組織


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也是一個重要的阿拉伯國家,國土面積居阿拉伯國家之冠。人口、經濟規模居阿拉伯國家前列。


但阿爾及利亞遠離阿拉伯文明核心區,且歷史上長期被法國殖民統治,文化中帶有濃烈的歐羅巴印記。「正統性」不足的阿爾及利亞並不尋求做阿拉伯霸主,目前只希望維持自身在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的影響力。


▲北非


阿拉伯的共和制國家大多是獨裁統治,諸如埃及的穆巴拉克、利比亞的卡扎菲等。受經濟停滯,民眾要求更換領導層等影響,2010年,「阿拉伯之春」席捲西亞北非。


埃及、利比亞等國因此發生了政權更迭,敘利亞等國則爆發了慘烈的內戰,至今餘波未平。


西亞的阿拉伯半島地區大多為君主制國家,沙特等國家憑藉「鈔能力」安撫了國內民眾,平穩度過了阿拉伯之春。


埃及等國的動盪進一步削弱了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沙特、卡達等國則趁機出手,通過資金援助來填補因埃及等國勢力收縮而造成的地區權力真空,擴大了對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影響。


▲阿拉伯之春


截至2022年,沙特GDP達1.1萬億美元,是首個突破萬億大關的阿拉伯國家。足夠龐大的經濟體量以及麥加等宗教聖地的加持,讓沙特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沙特的軍費開支在阿拉伯世界排名第一,埃及為第三


2023年沙特軍費開支超過56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8位,阿拉伯國家第1位。而曾經的阿拉伯軍事強國埃及軍費不足50億美元,落後於沙特、阿爾及利亞、伊拉克,排在阿拉伯國家第4位。


▲沙特海軍基地


但沙特也有軟肋,伊斯蘭教分支眾多,沙特信奉的遜尼派瓦哈比教派只是其中之一,並非整個阿拉伯世界通行的教派。


沙特的人口不足3600萬,僅排在阿拉伯國家的第6位。沙特的君主制政體也難以獲得共和制阿拉伯國家的親切好感。


埃及綜合國力僅次於沙特,但經濟乏力且遭受阿拉伯之春重創,1億人口形成了巨大的就業、食物保障問題。


▲埃及開羅


除此之外,伊拉克、敘利亞等仍戰亂不休;巴林、卡達等體量較小;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遠離阿拉伯文明核心區;蘇丹、索馬利亞則並非阿拉伯「正統」(黑人等)。


22個阿拉伯國家在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經濟模式等方面存在差異,這也阻礙了阿拉伯國家的深度合作。


沙特擁有爭奪阿拉伯霸主的潛力,但其他阿拉伯國家並不一定接受沙特的上位。外加外部勢力牽涉其中,實力此消彼長之間,阿拉伯霸主之爭從未停歇。


▲競爭與合作並存的阿拉伯國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