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五龍宮考古大起底

十堰晚報 發佈 2024-03-05T09:01:56.750321+00:00

原標題: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候選項目名單和「湖北六大考古新發現」,累計出土文物1000餘件,部分遺存為全國首次發現,填補了相關領域研究空白,具有重要歷史和文化價值—— 武當山五龍宮考古大起底航拍五龍宮考古現場。本應是房屋正脊之上的鴟吻,深埋五龍宮池水之中。

原標題: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候選項目名單和「湖北六大考古新發現」,累計出土文物1000餘件,部分遺存為全國首次發現,填補了相關領域研究空白,具有重要歷史和文化價值—— 武當山五龍宮考古大起底

航拍五龍宮考古現場。

本應是房屋正脊之上的鴟吻,深埋五龍宮池水之中。

出土的黑彩綠釉八瓣小罐名叫水盂,是古代文人墨客書房中必不可少的用具。

水池底發掘出的龍形浮雕。

五龍宮遺址。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文、圖/記者 朱江 美編 高敏 報導:2023年2月3日,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經國家文物局審核,最終確定了32個參評項目。其中,湖北武當山五龍宮遺址榜上有名。2月25日,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辦的2022年度「湖北六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終評結果揭曉,五龍宮遺址成功入選。

五龍宮遺址整體融於山水之間,集皇家宮殿與道教宮觀風格於一體,是中國迄今為止發掘等級最高、遺蹟保存最豐富的明代皇家道教宮觀遺址,是全國宗教考古與建築考古的一次重大發現。五龍宮遺址考古發掘,是對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進行的首次大規模發掘項目,在全國、全省考古工作中學術意義重大,社會影響深遠。

截至目前,五龍宮遺址已累計出土文物1000餘件,文物年代最早為漢。那麼,五龍宮遺址究竟有哪些考古重大發現呢?

全國首次發現明代皇帝敕命「投龍」簡

五龍宮,位於武當山天柱峰以西的五龍峰山麓,靈應峰之下。作為武當山古建築群中最早的皇帝敕建宮觀,這座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的道宮,後經歷代統治者不斷修繕和擴建,鼎盛時期殿堂廟宇多達850間,是武當山建築最早的九宮之一。歷經歲月洗禮,曾經規模龐大的建築群,如今只剩下零星的廟房及宮門等建築。

為探究五龍宮的奧秘,2020年起,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多家科研單位及高校人員組成的考古工作隊,對五龍宮遺址進行周密發掘及清理,發掘主要區域是五龍宮遺址南宮東道院,發掘面積5000平方米。

2021年6月3日,考古工作隊重點對日池和月池開展發掘。發掘工作在淤泥中小心翼翼地進行!忽然,一件鴟吻的出現讓考古隊員眼前一亮。安放在房屋正脊兩端之上的鴟吻,怎麼會深埋於池水之中?拂去歷史的塵煙,重見天日的鴟吻依舊輝煌燦爛。然而,淵遠宏大的武當歷史,史書記載有限,很多歷史真相已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工作隊在水井內發現一件「水簡」,經查證是全國首次發現的明代皇帝敕命「投龍」簡,記錄了明永樂皇帝敕命道教第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在武當山舉行「金籙報恩延禧普度羅天大醮」的歷史事件,這是國內目前發現的道教齋醮儀式持續時間最長、延請的道神最多、參與儀式人員身份等級最高的投龍簡,也是以五龍宮為代表的武當山道教宮觀作為明代「皇室家廟」重要實物的佐證。

栩栩如生的石龍雕刻在基岩上

武當山五龍宮日池與月池中,經過前期不斷發掘,考古隊有了許多驚喜發現。

鴟吻、帶鐵鏈的木質提把、精美的文房第五寶水盂……接連出土的文物讓考古隊員們對接下來的探索發掘有了更多期待!

此前,考古隊員進入陰暗的排水道中,探尋五龍宮龐大複雜的地下排水通道秘密。與此同時,他們也沒有放鬆對日池、月池的清理髮掘。

大家深知,隨著整個五龍宮日池與月池考古發掘接近尾聲,文物遺蹟出土也即將進入高潮。

根據文獻記載,五龍宮一直是香客信士朝拜信仰的聖地,考古隊員希望再接再厲,爭取有更多類似文物遺蹟出現。然而,事與願違,多日的發掘卻沒有任何文物出土。難道,池子最下層的淤泥曾經被盜掘擾動過嗎?一時間,考古隊員都眉頭緊鎖,考古工地氣氛凝重。

2021年7月10日,正在發掘的水池中,突然又有了新的發現!一個人工雕刻的物件,引起大家的注意。這是什麼?會是古代的神像嗎?

考古隊員帶著疑惑,加緊了對物件的清理,然而清理完成後的文物卻讓大家大吃一驚!這並不是神像,而是一條石龍的龍首。龍角、龍嘴、龍爪、龍鬚,都栩栩如生地雕刻在基岩上。

此時,大家陷入了沉思。文獻中也沒有更加明確的記載。那麼,突然出現的石龍代表著什麼?又為何出現在池底呢?

隨著水池的淤泥逐漸清除,考古隊員很快又在池底發現了一條新的石龍。大家很是欣喜,因為這裡是五龍宮,難道池底真的雕刻有五條龍嗎?

隨後的發掘也印證了考古隊員的推測。五龍宮,名副其實!

南宋士兵在此洗劍甲遇「神龍」

其實,在水池中發掘出龍形浮雕並非偶然!據五龍宮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康予虎介紹,現在考古隊發掘的水池在南宋年間就被道士認為是通往「神仙洞府」的通道。

元朝《武當福地總真集》記載:日月池,在五龍宮天寶壇南廡後。二池相併。月池時草延蔓,日池周維約二十餘丈,大旱不干,久雨不溢。其水五色,時時變更。西南皆連山之石,每遇霜降清曉之際,間有白氣如雲上升,移時方散。至此者,毛骨凜然。端平(1234—1236年)之前,山門全盛。管轄曹侍德建寶藏於池南,鳩工夢神仙語之曰:「此處上應三天,下即洞府,群仙、神龍居焉。若法輪運轉,神靈弗安,君將若何?」覺而語諸同僚,夢悉符合。於是,設藏殿而不運,池濱嘗榜之曰:「洞天在近,過往低聲」。中統庚申(1260年),宣慰孫嗣,舉眾內附,時當七月,兵士詣池洗劍,神龍擁脊而現鱗鬣,天地昏暗,雷雨大震。近年朝山之士,引至犬馬誤飲之者立斃。其顯應之跡若是。

根據上述文獻記載,在南宋時期,一隊自蒙古歸附宋朝的士兵在武當山五龍宮的水池邊洗劍甲,發現了龍的同時,天空開始打雷下雨,這讓他們驚恐萬分。如此記載,神乎其神,也給日池和月池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現在根據發掘情況看,士兵來這裡洗劍、洗甲,通過池水看到的應該是石龍。當時,那個天氣剛好就是七月份,雷雨比較多。」康予虎揭秘說,因此古人把五龍宮當作一個神奇地方。

石龜與石蛇相繼「現身」水池底部

隨著對池底的深入探索,考古隊員發現,這個池底不僅雕刻有龍,似乎還有龜的形象。

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四大靈獸北方玄武的形象便是龜蛇結合的模樣。後經道教演化為真武大帝,而武當山正是道教中真武大帝的道場。

在水池底部的基岩上,考古隊員果真發現了一隻形象逼真的石龜雕刻。參照玄武的形態,眼前石龜形象的附近,應該還會有蛇的雕刻。但是,考古隊員在石龜雕刻附近沒有找到蛇的造型。那麼龜的造型為什麼會單獨出現在這裡?而淤泥的下面似乎還有著某些未知的東西,它又是什麼?

考古隊員們繼續清理現場,終於在水池中找到了雕刻的石蛇。然而令眾人疑惑的是,眼前出土的蛇形雕刻,並不是我國古代常見的造型,而是類似於西方神話中的三頭蛇。為什麼五龍宮會有三頭蛇造型?一時間,驚奇的發現讓五龍宮又平添了許多神秘感。

隨著發掘的推進,整條石蛇的形狀逐漸顯露出來,原來之前看到的並不是三頭蛇,而是蛇身蜿蜒並有部分缺損造成的視覺錯差。如今,石蛇在泥土中顯現出來,惟妙惟肖,蜿蜒綿長,展現了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藝,也引來了考古隊員的一片讚嘆。

清理完畢的池底極為震撼

當水池中的水和淤泥徹底清理完畢,考古隊員發現,在池底五條龍的中間,一個圓形雕刻造型顯現出來。更讓人驚奇的是,圓形之中,還有一個玉兔搗藥的造型。

截至目前,考古隊員發現雕刻共有五條石龍、一隻石龜和一條石蛇,還有一個玉兔搗藥。另外,還有一個圓形渦紋的痕跡,可能就代表著太陽。考古隊員分析認為,玉兔在桂花樹下搗藥,可能代表的是月亮;石龜與石蛇,含義就是玄武;五條石龍,自然與五龍宮的名字由來息息相關。

考古隊員特意查詢眾多資料,並結合五龍宮遺址發掘情況推測:這裡曾經很有可能是一處法事活動場所。

為何這樣一處法事活動場所會修在池底,這浮雕造型又是何時修建而成的呢?它又是什麼特殊法事的場所呢?這些疑問,只能留待以後再去探索了。

當下,五龍宮遺址發掘工作暫告一段落。可見,清理完畢的池底極為震撼!在日池和月池發掘結束後,五龍宮的南宮東道院遺址發掘,將是考古隊員下一階段發掘的重點。

如何深化武當山文化遺產內涵價值認識?怎樣進一步與高校開展聯合研究?

在考古發掘期間,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學、文獻學的研究基礎上,與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聯合開展古建築學研究,與安徽大學、浙江大學聯合開展建築和造像材料研究,與四川大學聯合開展宗教學研究,均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專家認為,五龍宮遺址為明代道教宮觀建築布局和官式建築工藝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

目前已累計出土文物1000餘件

2020年至2022年的考古發掘基本廓清了五龍宮南宮的整體布局與結構,探明了遺址的年代及形制,明確發掘區部分單體建築的歷史職能和尺寸數據,使整個遺址的研究成果體系化、全面化、科學化,為遺址的永續保護和展示提供了精準的數據信息和詳實的基礎資料。

五龍宮遺址內出土和保存的遺存非常豐富,有宋元明清時期的陶、瓷、銅、鐵、木、骨、石、琉璃八大類1000餘件涉及生活、建築、宗教禮儀類小件器物。除大量的勾頭、滴水、板瓦、筒瓦、脊獸、套獸、脊筒、門釘泡等建築構件外,還有碗、盤、杯、碟、銅錢、硯台、燭台、鐮刀、髮簪等生活用器,另有少量的真武像、靈官像、石簡、碑刻、法印等禮儀和宗教用器。

本次考古發掘出土遺存釋放的信息極為豐富,不僅跨越年代久,而且涉及多個研究領域,涵蓋我國宋元明清時期政治、宗教、民生、文化等多方面歷史信息。部分遺存類型更是全國首次發現,其歷史研究價值和文化價值在全國少見,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研究空白,對豐富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的文化內涵有著重要價值。隨著整個五龍宮建築遺蹟逐步顯露出來,利用考古成果一定能為武當山世界文化遺產的永續保護和修繕提供詳實依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