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裡烤出火紅的日子

大慶網 發佈 2024-03-05T11:23:39.622471+00:00

食物出坑  小小土坑,烤出「金元寶」,烤出火紅的日子。  農村小伙朱景峰,學過汽修、當過裝卸工、擺過路邊攤,創業失敗後他重頭再來,憑藉精湛的坑烤手藝,腰包鼓了、日子美了。  3月20日晚,記者來到龍鳳區鐵東村時,村里霓虹閃爍、車排長龍,好不熱鬧,朱景峰正忙著烤制美食。

食物出坑

  小小土坑,烤出「金元寶」,烤出火紅的日子。

  農村小伙朱景峰,學過汽修、當過裝卸工、擺過路邊攤,創業失敗後他重頭再來,憑藉精湛的坑烤手藝,腰包鼓了、日子美了。

  3月20日晚,記者來到龍鳳區鐵東村時,村里霓虹閃爍、車排長龍,好不熱鬧,朱景峰正忙著烤制美食。

火候很關鍵

  敢想:

  懷揣夢想學手藝

  「請側一下身,坑烤牛頭上桌了!」

  吆喝聲過後,朱景峰端著大托盤進了門,頓時滿屋飄香,金黃的牛頭格外誘人。

  「別動筷,我先拍照發朋友圈,大慶的坑烤果然名不虛傳。」

  上海遊客小孫,興奮地掏出手機,對著菜品邊拍邊笑;鄰桌就餐的食客不停地說著「好看!好吃!」

  一連上完3桌菜,朱景峰總算有時間喘口氣,他擦掉額頭上的汗水,拿起一瓶礦泉水一飲而盡。

  「我是土生土長的龍鳳人,從小在龍鳳鎮建興村建興二隊長大,初中畢業去汽修廠當學徒,每月掙100元,雖然掙得少,但爸媽說有了手藝,將來能養家,學了3年汽修,整天滿身油污,看我太辛苦,親戚們介紹我去塑料廠上班,每天裝卸塑料顆粒,一干就是7年。」

  朱景峰說,上學時不聽話,沒能好好學習,只能憑力氣掙錢。

食物端上桌

  敢干:

  路邊擺攤忙創業

  到塑料廠上班後,工作不累,按點下班,雖說工資不多,但日子過得挺安逸。

  朱景峰26歲那年,經人介紹,認識了齊齊哈爾來大慶打工的張艷,對方也是農村孩子,性格好、能吃苦,兩人很快結了婚。

  張艷說:「那時候窮,買身衣服、置辦兩床被,就領證結了婚,平房,面積不大,沒啥家具,但我挺知足,因為我在大慶有了家。」

  為了養家,朱景峰用鐵皮弄個槽子,拎幾個馬扎路邊擺攤,他烤,媳婦上菜;早起買肉、穿串,天黑擺攤,儘管很努力,收入卻僅夠維持生活。

  「擺攤不是長久之計,咱得開店干點啥。」

  有了想法,朱景峰說干就干,借錢在乙烯開了家燒烤店,因不懂經營,兩年後小店關了門,不僅沒掙錢還欠了不少外債,別人勸他,找個工作好好上班,可媳婦卻鼓勵他重頭再來。

  敢拼:

  坑裡烤出「金元寶」

  「延吉的牛頭好吃,可能有秘方,特別好吃。」

  食客無意間的一句話,讓他萌生了再創業的想法,夫妻倆一商量,揣上錢去延吉,學會了就開店,學不會全當旅遊。

  「咱大慶坑烤出名,如果能把牛頭也放坑裡烤,肯定好吃,還有特色。」朱景峰大膽的想法遭到了親戚朋友反對,媳婦卻說肯定行。

  那段時間,朱景峰買牛頭,烀完燉、燉完烤,不是火大咬不動,就是燉太爛直掉肉,親戚朋友勸他趁早放棄,可朱景峰就是不服輸。

  經過無數次試驗,他成功了,烤制的牛頭,坑烤大師吃了都說牛。

  2013年,朱景峰在龍鳳鐵東村租房開店,取名三和坑烤牛頭莊,主打烤牛頭,小店一開,生意火爆,本地人排隊來吃,外地遊客讚不絕口,周末時旅遊大巴直奔「牛頭莊」。

  生意好了,腰包鼓了,朱景峰花60萬元買下了小院,成了老闆。

夫妻倆笑迎生活

  敢闖:

  帶動就業日子火

  坑裡放上木柈點燃,將燒制好的碎磚頭摞在上面燒紅;食材放入坑裡,上面壓上燒紅的磚頭,食材被磚頭包裹其中;蓋上鐵蓋,四周用沙土填埋,靠磚頭的熱量將食材燜熟。

  坑烤,讓大慶揚名,更讓百姓致富,燒旺了旅遊經濟,撐鼓了經營者腰包,也攪熱了大慶「美食經濟」。

  針對坑烤,市里出台很多惠民政策,舉辦坑烤大賽、鋪街擴路、加裝霓虹燈,鐵東村成了美食村,被譽為中國坑烤第一村,也成了大慶的一張美食名片。

  朱景峰再次抓住商機,積極參加美食比賽,擴大店面重新裝修,不斷嘗試、研發新的菜品,改良牛頭的烤制方法,還主動對接旅行社,承攬旅行團接待,每到周末「牛頭莊」門口總是停滿車輛。

  一天賣八九個牛頭,一年能賣出15噸牛頭,生意紅火,他沒忘了村民,小店帶動十五六人就業。

  採訪時不時有食客稱讚朱景峰坑烤手藝絕。

  「一家人吃喝不愁,生意好,每天心裡都美美的!」採訪結束,朱景峰笑著說。

  文/攝 大慶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傳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