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美國太平洋總部司令基廷,聽證會發表講話:中國將瓜分太平洋

通政司知事 發佈 2024-03-07T00:47:46.080787+00:00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前言2008年3月11日,時任美國太平洋總部司令基廷,在美國國會參議院的聽證會上的一席話,讓美國上下驚呼,「中國將瓜分太平洋。」原來在2007年,基廷曾訪問過中國。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2008年3月11日,時任美國太平洋總部司令基廷,在美國國會參議院的聽證會上的一席話,讓美國上下驚呼,

「中國將瓜分太平洋。」

原來在2007年,基廷曾訪問過中國。

在此次訪華過程中,基廷曾和我國海軍少將楊毅進行過私人會談,只不過最終雙方卻在航母問題上鬧了笑話。

基廷回去後不久,美國方面就傳出了「中國要與美國瓜分太平洋」的消息,後來就連印度都「橫插一腳」。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12艘航母瓜分太平洋」

2007年基廷抵達北京,開始了為期5天的「中國之行」,根據美國國防部表示,基廷此行是為了「加強中美聯繫」。

當然,這只是美國人的說法,外界對於基廷的目的還有諸多猜測。

不過不管對方目的如何,我國都有信心應對,因此這次會面一開始還比較融洽。

直到基廷提出要和接待者之一楊毅少將私人會談,氣氛才變得有些緊張。

私人會談一開始,基廷就問了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

「中國如今要發展航母,但是不知道你們準備建多少艘呢?」

航母作為「國之重器」,1912年一經問世就震驚世界,隨後更是成為了海軍的核心力量。

楊毅略作思量後說道,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大概會建1~12艘。」

這個回答既表明了我們也有航母夢,又向美國表達了我們發展航母是中國海上力量建設均衡發展的需要。

而美國當時也有12艘航母,所以楊毅給出的數字區間剛剛好。

另外楊毅也開玩笑的表示,隨著中國海上能力的增強,中美兩國海軍的合作也可以增強,比如共同維護海上通道的安全,可以採取中美兩國海軍分段負責巡航的形式。

可是也沒想到,這段對話傳回美國後頓時變了味道。

美國官網甚至發布《中國力量和影響的增長值得密切關注》,公然扭曲事實。

據那篇報導所言,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基廷禮貌詢問中國在航母建設上的規劃,結果一個「面無表情的中國官員」說道,

「當我們有了幾艘自己的航空母艦時,咱倆為什麼不達成一個協議呢?你來管夏威夷以東,我來管夏威夷以西。咱們來共享信息。」

美國人的邏輯很簡單:中國發展航母就是為了擴充海上力量,海軍實力壯大後,一定會成為美國對手,並且主導西太平洋地區。

正是這種「多想」,所以基廷才會在聽證會上將此事「歪曲」。

雖然基廷表示自己認為這是在開玩笑,但也不敢確定,他這模稜兩可的態度,也使得美國上下紛紛震驚,並驚呼,

「中國將瓜分太平洋。」

這種說法實在荒誕,要知道楊毅在會談過程中曾多次強調,中國只想和美國和平展開外交,但是美國在報導中對這些內容隻字不提。

殊不知我們僅僅只想發展航母,而發展航母一為自保,二就是為了實現我們的「航母夢」。

遼寧至福建,百年航母夢

說是航母夢,其實也是海軍夢。

這個夢可以追溯到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在那場戰爭里,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七北洋艦隊最終失敗。

為了重拾海上尊嚴,無數國人為之努力,1937年陳紹寬就提出了航母計劃,希望能夠建設18到20艘航母,部署在東海、黃海以及南海地區。

當然,當時條件並不成熟,這個計劃也並未落實。

直到1958年毛主席才再度提出建設航母之事,以劉華清為首的一大批人在其中投注了大量心血。

但當時我國的工業技術還不能支撐航母建設,再加上國際形勢緊張,劉華清等人只能暫時按下「航母夢」。

直到蘇聯解體,我國才購得瓦格良號。

結果又遭到土耳其阻撓,沒法將航母開回中國,我國為了削弱各國戒心,只得宣稱買回來要送到澳門當海上賭場。

後來瓦格良號順利來到我國,而我國也在第一時間將它送到了大連造船廠,配合從其他地方搞到的技術圖紙和資料進行改裝。

最終,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誕生了。

雖然成功擁有了自己的航母,但是我們的「航母夢」仍舊沒有真正實現。

一來,遼寧艦畢竟不是我們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對我國海軍實力增幅有限。

二來,遼寧艦是從蘇聯第三代航空母艦改裝而來,技術上也稍顯落後。

三來,我國航空母艦數量太少了,一艘遼寧艦不足以捍衛我國領海主權。

綜上所述,我國決定繼續加大研發,繼續朝著「航母夢」邁進,這才又陸續在2017年推出了山東艦,在2022年推出了福建艦。

前者是我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國產航母,直接將我國海軍領向國產航母時代,後者是我國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開闢了新方向,將中國航母帶向了新階段。

基廷訪華的時候,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還沒有正式服役,也就是說,我國當時的航母數量可以說是「零」。

可即便如此,面對基廷的尖銳提問時,楊毅也能做到不卑不亢,在坦然接受中美航母差距的同時,也表明了我們會奮起直追的決心。

當然,還是那句話,我國熱愛和平,縱然是建設航母也只是為了自保,同時實現百年航母夢,這一點如今已經得到了佐證。

畢竟縱然我國航母近年來接二連三的下水,我國也沒有像美國媒體預測的那樣,在太平洋上與美軍爭鋒,更不用說稱霸西太平洋了。

美國媒體當初的惡意揣測,可謂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點實在是令人發笑。

當然,某種角度上來說美國也算是「有眼光」,早早意識到了,國海軍實力會迅猛發展。

別看我國海軍起步晚,但我國海軍發展卻很快。

就拿航母來說,短短10數年就徹底反超了印度等國家,如今印度的航母都下水了幾次還是空殼,我國都已經擁有第三艘航母了。

風波卻不斷,印度成主角

談到「印度」,就不得不提到繼「 12艘航母稱霸」笑話的後續事件。

2009年5月,基廷訪問了印度,結果在跟印度海軍參謀長溝通的過程中,基廷「舊事重提」,又把「中國將瓜分太平洋」拿出來說事。

談話結束後,印度媒體瘋狂報導了這條消息,儼然又掀起了一場風波。

尤其是《印度時報》,不僅報導了這樁不實的消息,而且還犯了低級常識錯誤,在他們的報導中赫然寫著,

「中國向美國建議,由中國負責照看東太平洋,而美國則負責管理西太平洋地區。」

該網站的記者連中國在太平洋的哪邊都還沒搞清楚,就報導這麼重要的消息,譁眾取寵,可以說完全沒有一個媒體人的自覺。

但印度官方卻對此毫不在意。

這種事情他們已經駕輕就熟了,光是頻繁的故意招惹,就已經不計其數的,當初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也是由此而來。

在那場戰爭中,我國充分彰顯了一個大國的氣度, 在大勝之後主動撤軍,但是印度卻依舊我行我素,背後小動作不斷。

所以綜上所述,印度方面其實也知道基廷所說的「中國要與美國爭奪太平洋霸權」言過其實,但是他們依舊願意「揣著明白裝糊塗」,惡意揣度。

說完了印度,咱們再說回基廷。

他反覆提及「 12艘航母稱霸」這個「笑話」,可不僅僅只是因為有趣而已,他在不同場合說這件事,是為了達成不同的目的。

在本國說這件事時,他可能是為了中國會得到更多的撥款,在中國周邊國家說這件事時,他則是想讓這些國家更加親近美國。

所以他才會一再和日本、韓國以及菲律賓等國家說,原因也大同小異。

這些國家為了保留傳統國際秩序及地緣政治格局,只能聚集到美國周圍。

但古語有云,「憂勞興國,逸豫亡身」,那些試圖阻礙我國發展的事情,只會讓我國變得更強大。

回溯過往事,常備警惕心

其實,早在2007年5月首次訪華的時候,基廷就已經提到過航母問題。

只不過那時候基廷的態度還比較「曖昧」。

一方面認可中國建設航母的想法,另外一方面又著重強調了航母的力量和影響。

正如他說的,

「我認為中國對航母很感興趣,對此我也沒有什麼更好的點子,但是在能力範圍內,我們也願意提供援助。」

「只不過中國也應當知道,一旦一個國家的航母駛入港口,就準確無誤地表明了該國的意願和決心……」

除了航母問題外,當時基廷還與接待人員討論了「中國試射反衛星飛彈」以及「要求中方增加軍事透明度」等等問題。

根據基廷所說,美國之所以提出幾個問題,是想加成中美兩國對彼此的了解對彼此的了解,可背後真正的意圖是顯而易見的。

對此,我國也給出了明確的態度,那就是我國嚮往和平,在這一點上,夏威夷東西方研究中心專家也曾做出過類似判斷,

「毫無疑問,中國想成為世界強國,但並非以戰爭手段。」

至於為何我國如此清晰表態,基廷最終卻仍舊產生「誤判」,除了這樣比較符合美國的利益外,基廷本身的性格也起到了關鍵影響。

基廷這個人,有著典型的「美式老派將領」思維習慣,簡單來講就是「直接、強硬甚至於蠻橫」,這一點從他崇拜空襲日本的杜立德將軍就能看得出來。

他的個人履歷也體現了這一點,一九七一年從美國海軍學院畢業後,他就被分配到了一艘美國戰艦上服役,在此期間他還努力考取了海軍飛行員資格證。

此後,他又陸續在多艘航母上服役,前往西太平洋地區執勤,就為了常駐日本,實現了開著飛機駕臨日本的夢想。

再後來他又參加了海灣戰爭,在北方司令部任職,最終一步步成為了太平洋司令部司令。

他從小兵一步步做到司令,經歷不可謂不傳奇,而支撐他做到這一點的,正是那種獨特的思維方式。

基廷先入為主的產生「偏見」,這才在後來鬧出了一樁樁笑話。

所謂的「 12首航母稱霸太平洋」,可不僅僅是他在本國和印度的說辭,他在日本以及韓國等國家交流時,也曾反覆提及這件事,只不過沒有那麼出名罷了。

當然,像基廷這種將領,在美軍中也不在少數,他們在這類問題上為了捍衛自身權益,不惜損害他國利益與安全

從一開始的老牌強國英國,到實力迅速發展的德國和蘇聯,再到日本和歐盟,美國真正用行動證明了什麼叫「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只不過與上述國家相比,中國格外堅韌,不懼怕美國的明目張胆「小心思」,甚至還有迎難而上的意思,對此我們由衷的抱以期待。

而在見證我國實力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當注意擦亮眼睛,端正心態,不要輕易的被有心之人蒙蔽,要堅持自強自信,投身到祖國建設中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