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藝」|喬治·巴塞利茲: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 主打「形象倒置」

畫家王衍成 發佈 2024-03-07T07:39:59.405488+00:00

喬治·巴塞利茲1938年生於德國的薩克森,他先是在東柏林美術學院學習,1957年,他穿過柏林圍牆來到西德,在西柏林完成了造型藝術的學習。

喬治·巴塞利茲1938年生於德國的薩克森,他先是在東柏林美術學院學習,1957年,他穿過柏林圍牆來到西德,在西柏林完成了造型藝術的學習。

德國藝術一直以其強大的精神氣質和獨特的美學特徵占據著令人矚目的位置,在二戰期間,巴塞利茲的藝術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以其獨特的風格,鮮明具象的、富有表現力的繪畫而聞名遐邇。他認為藝術是發自內心的、粗俗的,它是一種爆發。

起先,巴塞利茲是抒情抽象藝術的信徒,但沒過多久,他就徹底放棄了這種占當時美術界主流地位的抽象藝術,轉而成為一名堅定的具象藝術畫家。

巴塞利茲的具象繪畫從法國藝術家安托南·阿爾托極具表現性的素描作品、原生藝術和原始藝術中汲取了大量養分。他的作品色彩濃郁強烈,從形式上讓人不禁聯想二十世紀初風靡德國的表現主義藝術。但巴塞利茲的突破在於他創造了一種新的觀賞繪畫的方式:從1969年開始,巴塞利茲專注於樹木風景、人物肖像、裸體人像等日常主題,但他將繪畫對象全部「上下倒置」,從而顛覆傳統表現形式。

這種出其不意的「上下倒置」削弱了繪畫對象的價值,每幅作品呈現在觀眾眼前的首先是「圖象」,然後才是「對象」,觀眾被迫在視覺和心理上費一番工夫才能賞畫。

蓬皮杜藝術中心收藏的這張《奧爾莫少女(之二)》,表現的是兩個少女在義大利一個山村的小廣場上騎自行車轉圈的場景。這幅作品,主題普通、筆觸粗獷,巴塞利茲通過「上下倒置」讓具象與抽象的基礎和依據在此強烈對比。在完成這張作品前,巴塞利茲用中國水墨畫的形式畫了三幅相同主題的習作以及《奧爾莫少女(之一)》。

巴塞利茲對繪畫的純粹圖像因素很感興趣,有意忽視敘事性和象徵性。因此,他嘗試用一種「形象倒置」的方法進行創作,這種顛倒的創作方法受巴塞利茨童年的偶像費迪南德·馮·雷斯基的影響。

在這些作品中,上下倒置的人物似乎在向上升,重力顛倒,強烈的色彩和寬大而粗獷的筆觸渲染,產生獨特的畫面效果,讓人的視覺感受到壓力極具的重量。這種獨特藝術形式在於,形象的倒置不僅針對觀眾,而藝術家本人在創作的時候也是倒著進行繪畫的。

巴塞利茲說:「我想繪畫對象不再具有固有的重要性,所以我選擇沒有意義的東西……繪畫客體不表達任何東西,繪畫不是達到一個目的的手段,相反,繪畫是自發的。」

畫家王衍成與您分享現代藝術之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