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終評項目 | 背後依黃河 樑上壘石城——山西興縣碧村遺址

中國文物報 發佈 2024-03-12T00:44:46.398093+00:00

發掘單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山西大學項目負責人張光輝圖1 遺址位置碧村遺址位於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碧村村北,東距興縣縣城20公里,西離陝西省神木縣石峁遺址51公里(圖1)。


發掘單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學

山西大學

項目負責人

張光輝


碧村遺址位於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碧村村北,東距興縣縣城20公里,西離陝西省神木縣石峁遺址51公里(圖1)。

該遺址三面環河鄰溝(圖2),東、中部各修築一道縱貫南北的城牆,形成一座具有內外雙重城垣的石城聚落(圖3),城內殘存面積75萬平方米,主體年代相當於龍山時代晚期及二里頭時代早期,絕對年代2200BC-1700BC。


1工作概況


碧村工作始於2014年,2015年開展了首次發掘,找到了遺址核心建築區及城牆之所在,此後,在「考古中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五)」等課題框架下,2016—2017年實施了核心區小玉梁整體式揭露,2020-2022年推進了東城門全面發掘集重點區域勘查,開展了碧村所在蔚汾河及周邊區域調查。


截止2022年底,按照國家文物局下發執照的要求,六個年度共計完成發掘面積6000平方米,較全面呈現了各階段聚落範圍、核心區布局和城門結構,基本明確了遺址的興衰歷程,出土一批頗具特色的陶器和製作精美骨器及玉石器(圖4)。



2聚落變遷


小玉梁地點是碧村遺址核心之所在(圖5),龍山晚期以其為基點,聚落範圍呈現由西向東逐步擴展的趨勢,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初興階段(2200BC左右)遺址東界在小玉梁附近,此階段核心區小玉梁建築為一組南向土構房址,南部坡地可見配套的多門道進出口;第二階段(2100BC-1900BC)小玉梁南向建築已廢棄,重新規劃建造了一批與地形走向一致的東西向石構建築群,並將碧村聚落向東推至距離核心區小玉梁0.9公里的城牆圪垛地點,在其東部邊緣修築外城牆及外城門,形成內外雙重城防設施,由此進入其鼎盛階段;第三階段(1900BC-1700BC)瓮城南口被封堵(圖6),城門內部多處成為人們生活空間,發現多組以炊器、盛儲陶器為基本組合的生活場景,東城門功能因此喪失,碧村遺址也由盛轉衰(圖7)。


3鼎盛時期的碧村

該遺址目前所見遺存,以其鼎盛階段建造和保存下來的一批石構建築為主,集中位於核心區小玉梁和內外城門附近。

鼎盛階段的小玉梁應為其宮殿區,以一組西向五開間、外帶廊道的石砌建築為中心(圖8),西北角配備有上下台階其他功能的大房址(圖9、10),外圍砌築護牆,護牆內面積3700平方米;整個台地建築方向統一,軸線明確,等級鮮明,為了解石城核心區聚落結構提供了重要參考。

這一時期城門分為內外兩重。內城門位於小玉梁以東100米,由北部內城牆及南部墩台構成,中間留有一豁口,以供進出。

外城門亦即外城牆上所設東城門,規模較大,位於外城牆中北部(圖11),整個門址南北跨度74米,東西進深48米,由三個石包土芯大墩台呈「品」字形圍合而成,墩台附近設置多個門塾和障牆,形成內外雙重瓮城(圖12)。

通關進城時,需經半圓形墩台外側夾道(圖13),進入第一道瓮城,迂迴前行,經過兩道瓮城後,方可抵達城內。

碧村外城東門址是目前發現史前時期保存較為完整、結構最為嚴密、形制最為規整的一套門址系統,為復原這一時期城門結構提供了重要參考。


4工作概況

目前,針對碧村遺址已實施了遺址年代、古環境、生業、手工技術等方面17個專題的科技探索。


研究表明,因其便利交通等原因,4000多年前古先民在此聚集,形成了粟為主黍為次、大量養殖豬羊牛的農業經濟,為其擴土建城打下了良好基礎(圖14、15)。

這座城址主人有著強大的社會組織和協調能力,其統治者不僅積極調動相關人員有規劃地從山下採石,運往山上砌築城池;在修建城門、宮殿等大型建築時,多方勘查,有組織地從他處運輸大量粘性較強的褐土,夯築墩台和土坯牆體(圖16)。


5價值與意義

碧村遺址是晉陝大峽谷東岸發現的規模最大一座史前石城,屬於蔚汾河流域及周邊區域2000BC前後的區域中心,與同期盛極一時的石峁古國遙相呼應。


該城址層層設卡、處處把關、謹慎布防的結構,彰顯了濃厚防禦色彩,展現了矗立於黃河東岸碧村遺址的特殊屏障作用,這為解讀該區域文明提供了關鍵材料。


遺址占據河套石城文化圈向中原過渡的前沿要地,是揭示天下萬國時代北方與中原的之間文化交融,展現以中原為中心的中華多元一體文明形成軌跡重要窗口。


發掘工作照

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版權說明:本平台有關「十大考古新發現」專題的視頻和內容,版權歸版權人所有。轉載需經版權人同意或授權。


編輯 | 張小築 實習編輯 | 黃雪芮 王雨瑩

覆審 | 馮朝暉

監製 | 李 讓

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