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文明型國家與民族國家

崑崙策研究院 發佈 2024-03-13T23:26:20.152009+00:00

2月27日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節目裡,再次討論了文明型國家與民族國家之間的差別。客觀地說,這期節目並沒有說文明型國家就一定特別地好,民族國家就一定特別地不好。

【編者按】本文經作者崑崙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胡懋仁教授授權「崑崙策研究院」頭條號原創發布,以供研究參考。

2月27日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節目裡,再次討論了文明型國家與民族國家之間的差別。客觀地說,這期節目並沒有說文明型國家就一定特別地好,民族國家就一定特別地不好。節目還認為,民族國家在人類發展史上還是有著一定貢獻的。我也贊同這個觀點。

只是到了現代,西方帝國主義再拿民族國家作為所謂全世界唯一的國家標準,這就可能有點問題了。而且帝國主義要求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以西方這種民族國家,也就是他們所謂的民主自由國家作為所有國家唯一的樣本,大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架勢,就更是非常蠻橫了。

以前的節目也談到過西方的歷史,曾經提到古羅馬帝國,以及之前的羅馬共和國,也是一個環繞地中海的大國。國家面積很大,人口也很多。但是古羅馬就是沒有成為一個文明型國家。這其中的原因比較複雜,但有一個原因在於古羅馬的歷史實在太短了。

而之所以古羅馬的歷史太短,可能另一個原因就在於蠻族的入侵。蠻族入侵就有點像古代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經常入侵中原國家相似。但是古代中原國家面積之大,因而就有了一定的戰略縱深。遊牧民族侵入過來,占不了太大的地方。如果中原國家再打回去,遊牧民族也只能退回原來的起點。所以中原文明一直能得以保留,存在著戰略縱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當北方遊牧民族在某些時候能夠大舉入侵中原,而中原國家又因為種種原因而無力抗爭的時候,就出現了南北朝現象。雖然華夏北方成為了遊牧民族國家的天下,但華夏北方的中原文化對於遊牧民族還是能起到相當大的浸潤影響作用。鮮卑族的北魏硬性規定要求本族貴族說漢語,著漢服,採用中原政治體制,都是這些少數民族的上層已經看到中原文明的優越之處。這也是這些少數民族為了保持自己國家的長期生存所必須要採取的改革。

所以中原文明或者說華夏文明能夠在東亞這塊土地上不僅能長期存在,而且還能不斷擴展,以上可能都是重要的原因。

古羅馬由於缺乏戰略縱深,所以當蠻族入侵時,古羅馬這個國家在整體上迅速崩潰。由於古羅馬的歷史本來就很短,因此他們的文明就缺乏更深厚的根基。蠻族入侵者進來後,沒有感受到古羅馬文明的優越和璀璨,因此還是按照自身的文明傳統在歐洲大陸上建立蠻族國家。蠻族的生存都是以部落為單位,人數很少,面積也很小。所以基於這樣的傳統建立起來的國家不可能是大國的形態。蠻族入主歐洲大陸之後,原有的遊牧生存方式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遊牧改為畜牧,農業也開始在這些地方發展起來。似乎是蠻族為了防止自身也再受到過去曾經入侵他人的危害,於是這些小國家就大建城堡。一個城堡就是一個國家,這樣歐洲大陸就形成了二三百個國家。

雖然這個時候歐洲已經產生了一個相對統一的一神教——基督教或者天主教,但是這個宗教從來就沒有在實際上統一過。這個宗教一開始就存在著許多教派。在宗教改革之前就是如此。而在宗教改革之後,這種教派的多樣性就更加明顯。所以歐洲各個國家由於教派的不同,語言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風俗習慣的不同,開始形成了一種所謂不同的民族之間的劃分。如法蘭西民族、義大利民族、西班牙民族、日耳曼民族等。不列顛島上的北歐一些民族的後裔就成為了盎格魯撒克遜民族。

在歐洲大陸,一族多國是存在的。德國與奧地利同屬日耳曼族。西班牙與葡萄牙同屬拉丁族。北約諸國在歷史上也是多部落的一個民族。而一國多族雖然也有,但在這些國家內部,少數族裔大多是受歧視和受迫害的。吉普賽人沒有獨立的國家,他們在歐洲各國遊走,到哪裡都是受歧視的一群。幾乎歐洲大陸所有的國家都會歧視吉普賽人。吉普賽人自稱羅馬族,似乎這樣一說,他們就能成為歐洲最正統的歐洲民族。但在事實上,這樣的自稱從來沒有改變吉普賽人的艱難處境。

古代中國的中原王朝與王朝外的國家來往時,只是與外國交往,很少提到族群差異。無論是與西域各國,還是與吐藩,還是與天竺,或者還有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都是稱其國名,沒有提到過,生活在那些國家裡都是什麼民族的。中原王朝與這些國家的來往,大多都是友好相待。

從西方發起的民族國家,從一開始就是戰亂不斷,歐洲大陸是如此,後來歐洲殖民主義進到海外擴張,就更是如此。這不僅只是以族裔的不同來劃分,更是以宗教的名義來稱霸。西方秉承的是「非我教類,其心必異」,而接下來的就必然是奴役、掠奪、鎮壓和屠殺。

在中國,當清軍入關後,曾經大肆屠殺漢族人民。但在清王朝統治逐漸穩固了之後,統治者意識到,中原文明對鞏固清王朝的統治是有利的,而且為了防止滿清貴族過多地傷害漢民族人民的利益,清朝統治者就實施了「滿漢一家」的政策。當然,在清王朝統治的二百多年裡,滿族貴族對漢族人民的歧視與欺壓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但滿族人民與漢族人民之間的和睦相處卻一直都存在著。

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應該是從甲午戰爭失敗之後,以及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後才逐漸產生的。這也就有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念。中國人民是被外國帝國主義侵略與欺負之後,才被迫產生了這樣的意識。而且,中國這時的孱弱,又與清王朝的腐敗有著更為直接的關係。所以辛亥革命之前,孫中山的「興中會」就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但這種對清王朝的仇恨並沒有太多地遷怒到對滿族人民的身上。這種對滿族的仇視確實存在過,但為時很短,而且主要針對統治者上層。到了辛亥革命之後,就已經有了「五族共和」的觀念。當時的國旗為五色旗,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團結與合作。

到了日本全面侵華的時候,中華民族的整體民族意識也開始爆發了出來。這主要不是西方民族國家的觀念傳入中國所致,而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才導致了中華民族這種民族意識的覺醒。這種覺醒有力地團結了全國人民,喚醒全民族的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


(作者系崑崙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崑崙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