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終評項目 | 隴東築九台 塬下五千年——甘肅慶陽南佐遺址

中國文物報 發佈 2024-03-14T07:19:07.736925+00:00

2021、2022年,為了釐清黃土高原尤其是隴東地區的文明化進程,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等單位,聯合展開第三階段的考古發掘工作,兩年共發掘面積約1600平方米,還進行了大面積調查和勘探,取得了重要收穫,初步認為遺址面積超過600萬平方米,確認這是一處黃土高原仰韶晚期具有都邑性質的大型高等級中心聚落,碳十四測年距今約5100-4700年。


發掘單位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國人民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蘭州大學

項目負責人

韓建業


南佐遺址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後官寨鎮南佐村,坐落於涇河一級支流蒲河左岸的董志塬西部,董志塬是黃土高原第一大塬地。


遺址於1957年調查時發現,1984-1986和1994-1996年有過兩個階段的發掘。2021、2022年,為了釐清黃土高原尤其是隴東地區的文明化進程,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等單位,聯合展開第三階段的考古發掘工作,兩年共發掘面積約1600平方米,還進行了大面積調查和勘探,取得了重要收穫,初步認為遺址面積超過600萬平方米,確認這是一處黃土高原仰韶晚期具有都邑性質的大型高等級中心聚落,碳十四測年距今約5100-4700年。

1.遺址核心區有9座呈倒「U」字形對稱分布的夯土台,「九台」外側有兩道環壕,環壕和「九台」圍成約30萬平方米的遺址核心區。遺址總面積至少600萬平方米,勘探發現外側可能還有環壕。遺址核心區有9座呈倒「U」字形排布的夯土台,北台圓形,東西八台方形,各40米見方,西3號台殘高約5-7米。「九台」外側有兩道環壕。通過解剖發掘,發現夯土台西側壕溝局部寬約20米、深約10米,壕溝側壁以2~4米寬的夯土逐層加固形成護壁,溝底也經過夯築,非常結實,壕溝實為大型水利工程。

2.在「九台」中央偏北發現一座面積3600多平方米的長方形「宮城」,這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布局最嚴整的「宮城」。「宮城」中部偏北為主殿F1,F1東西兩側還各有一列側室(側殿)對稱分布。所有牆體都以版築方法夯築得十分堅實精整,是國內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夯土建築遺存。建築材料還包括土坯和最早的紅磚,地面、牆壁都以石灰多層塗抹,這也是國內最早大範圍使用白灰面裝飾建築的實例。

3.「宮城」中部偏北的主殿F1占地面積720多平方米,夯土牆體寬約1.5米,殘高約2米。主殿由「前廳」和「殿堂」兩部分構成,東西牆外側還有散水台。前廳內有三排柱洞,殿堂內有兩個直徑約1.7米柱洞、一個直徑約3.2米的大型火壇。前廳和殿堂之間的牆中開三門。F1廢棄後前室用黑褐色與淺黃色土相間夯填。這是目前發現的5000年前後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大型宮殿建築。

4.南佐「宮城」區出土了製作水平高超的白陶、黑陶、綠松石珠等貴重物品,成套的彩陶、硃砂陶、白衣陶、白泥堆紋陶,塗抹硃砂的石鏃、骨鏃,以及大量炭化水稻遺存,與普通居址區形成鮮明對照,顯示當時不但有了較高水平的專業化分工,而且已出現禮制和階級分化。

5.在主殿F1東側空間、F2祭祀空間以及宮殿周圍發現了數以百萬粒炭化稻米,在黃土高原地區前所未見,大量水稻不排除當地種植的可能性,但也有可能是從長江中游等地遠距離貿易獲得。同時還發現大量的豬骨等。

南佐遺址考古工作一開始就將多學科合作研究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碳十四測年、動植物考古、同位素分析、陶器殘留物分析、陶器科技分析等諸多方面,分析表明南佐陶器火候在1000℃以上,與長江流域和黃河下游存在遠距離聯繫。


南佐聚落如此巨大的體量和規模,「九台」、壕溝和宮殿建造所需要的強大組織調動能力,是黃土高原區域公共權力或者區域王權出現的最有力證明。南佐「宮城」區出土物還體現出與長江中下游、黃河下游等地區的聯繫,說明存在國家對稀缺資源遠距離的控制。南佐都邑及「宮城」中軸對稱、布局嚴整,開後世古典建築格局之先河。


南佐的發現表明距今5000年前後黃土高原已經進入早期國家或文明社會階段,這對於客觀認識黃河上中游、黃土高原尤其是隴東地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的關鍵地位,對於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發掘工作照

作者:甘肅省考古研究所

版權說明:本平台有關「十大考古新發現」專題的視頻和內容,版權歸版權人所有。轉載需經版權人同意或授權。


編輯 | 張小築 實習編輯 | 黃雪芮 王雨瑩

覆審 | 馮朝暉

監製 | 李 讓

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