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軍隊兵和勇的不同,實際就是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區別

青檸檬故事 發佈 2024-03-16T11:56:55.606125+00:00

八旗軍和綠營兵的軍服上都印有一個字「兵」,這些軍人都由朝廷定期發軍餉,屬於正式編制下的軍人,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體制內。

清朝的官員有等級之分,軍人也有等級之分。滿人官員比漢人官員地位高,滿人八旗軍比漢人綠營兵地位高。

八旗軍和綠營兵的軍服上都印有一個字「兵」,這些軍人都由朝廷定期發軍餉,屬於正式編制下的軍人,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體制內。清王朝之所以要設綠營兵,是因為滿族人口少,要統治天下的漢人有點力不從心。

清王朝的軍隊除了有正式編制的八旗軍和綠營兵外,還有一種士兵叫「鄉勇」。顧名思義,鄉勇就是鄉下的民兵。

戰爭期間,這些鄉勇就會徵調入伍,成為朝廷的臨時工,戰爭結束後,徵調的鄉勇就會拿到朝廷給的補助回到原籍。

清王朝數滿人八旗軍的戰鬥力最強,但規模不大,屬於精銳部隊。漢人的綠營兵次之,屬於准精銳部隊,待遇也要比八旗軍低。

清王朝統治後期,八旗軍過慣了兩百餘年的舒適的生活,戰鬥力大打折扣。在與洪秀全的農民起義軍的對戰中不堪一擊,一泄千里。

朝廷見正規軍打不過「泥腿子」,就允許曾國藩操練民團,這就是著名的湘軍,也稱為湘勇,屬於鄉勇的範疇。後來李鴻章組建的淮軍,也和曾國藩、左宗棠的湘軍屬於一個性質。

從此,清朝的正規軍「兵」逐漸被「勇」所取代,雜牌軍「鄉勇」反而成為戰鬥力最強的那一部分。

文:青檸檬故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