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的「睡好子午覺」,具體怎麼睡?

生命時報 發佈 2024-03-16T17:27:42.576498+00:00

你肯定有過這樣的經歷:一覺醒來頭昏腦漲、渾身無力……睡了,又好像沒睡。優質睡眠是人體修復損傷、養精蓄銳的過程。一直以來,傳統醫學都提倡「睡子午覺」,在關鍵的幾個時辰睡好了,一整天都很精神。什麼是子午覺?具體又該怎麼睡?《生命時報》邀請專家為你詳細解答。

你肯定有過這樣的經歷:一覺醒來頭昏腦漲、渾身無力……睡了,又好像沒睡。

優質睡眠是人體修復損傷、養精蓄銳的過程。一直以來,傳統醫學都提倡「睡子午覺」,在關鍵的幾個時辰睡好了,一整天都很精神。

什麼是子午覺?具體又該怎麼睡?《生命時報》邀請專家為你詳細解答。

受訪專家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 孫其偉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推拿科主任中醫師 賈超

什麼是「子午覺」?

簡單來說,「子午覺」就是在每天的子時(23:00~1:00)和午時(11:00~13:00)這兩個時段內入睡,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子時:晚上11點~凌晨1點

午時:上午11點~下午1點

綜合來看,睡子午覺從兩個方面對身體有益:順應陰陽平衡,順應經脈運行規律。

順應陰陽平衡

清代養生專著《老老恆言》記載:「每日時至午,陽氣漸消,少息所以養陽;時至子,陽氣漸長,熟睡所以養陰。」

意思是說,子時和午時,是一天中陰陽轉換之時:子時陰氣最重、陽氣始升,此時入睡有助養陰;午時陽氣最盛,此時小睡有助養陽。

可見,睡子午覺可以調整陰陽,這兩個時段沉下心來休息,會起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順應經脈運行

中醫子午流注理論認為,人體在一天12個時辰(24小時)內會產生諸多變化,每個時辰都有不同經脈「當令」(值班),順應經脈運行的規律,睡眠也會更加高效。

  • 子時,膽經「值班」

《黃帝內經》說到:「凡十一藏,皆取決於膽」。意思是說,膽氣升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養膽經最好的辦法就是睡覺。

中醫講「膽有多清,腦有多清」。膽的功能正常,大腦的決斷力也強,在子時前入睡,早晨醒來腦子會很清醒,做事效率也高。

  • 午時,心經「值班」

午時走心經,心經旺盛,可推動血液正常運行,使人充滿活力、面色紅潤。中午短暫小憩20分鐘,甚至閉目養神5分鐘,都對心臟有好處。

睡好子午覺的3個關鍵

錯過子時、午時這兩個「黃金睡眠時辰」,容易損耗陰陽兩氣,導致面色發黃、頭髮早白等。

睡好子午覺有3個關鍵:什麼時候睡+睡多久+睡得規律。

什麼時候睡

「子覺」,說的是已經進入睡眠狀態,最好是進入深睡眠,而不是說11點才開始上床。

人進入深睡眠的時間為30~60分鐘,可根據自身情況酌情判斷。儘量22:30上床,最晚不超過23:00,早上6:00~7:00醒來即可。

「午覺」,推薦12:00~13:00。超過下午3點,再困也不宜午睡了,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

睡多久

子覺不難理解,儘量睡滿,減少夜醒即可。有助減少夜醒的行為有:

  • 睡前不要飲水過多,可以少量喝水(150毫升即可),以免起夜。
  • 及時干預打鼾。打呼嚕的人儘量側睡,減少仰睡,若不好維持側睡可在後背放個靠枕,同時要減重、戒菸、戒酒。
  • 晚飯早點吃,儘量不晚於19:00,同時要避免吃太飽,讓腸胃早點「休息」。

成年人推薦的整晚睡眠為8小時左右,不少於6小時、不超過9小時為宜,過長過短都不利於健康。

午覺的推薦時長是20分鐘左右,不宜超過半小時。即使睡不著,閉目養神10分鐘也有益。

規律

或許你早已深有體會,到點上床,按點睡覺,精力就會充足,一旦違背則力不從心。因此,睡眠要有規律,熬夜、睡眠紊亂不應成為常態。

常在三個時辰醒來,分別怎麼調?

人一生有1/3的時間在睡覺中度過。有些人經常在固定的幾個時辰醒來,之後很難再睡著,造成精力變差、抵抗力下降、老化加快等。

夜醒背後的原因比較複雜,不同時辰醒來往往提示不同的健康問題。

常在23:00~1:00醒來,疏膽經

如果經常在子時醒來,會導致膽髒得不到充分休息,久而久之容易出現為口苦、噁心、厭食、腹脹、皮膚粗糙、偏頭痛、容易驚恐等。

膽經位於大腿外側,是一條從頭延伸到腳的經絡。調養膽經的辦法有:

1、敲打大腿外側,每天敲膽經5分鐘左右。

2、調情志。凡事少糾結,心情舒暢,保持豁達的心胸。
3、注意保暖。尤其夏天要遠離空調風,不要對著直吹。

4、不熬夜,儘量十點半上床。

5、適當熱水泡腳,祛除寒氣。

常在1:00~3:00醒來,疏肝經

丑時(1:00~3:00),氣血由膽經灌注至肝經,是進入深睡眠的黃金時段。

《黃帝內經》稱肝為「人體的將軍」,這位將軍的任務就是率領「軍隊」,抵禦體內累積及體外不斷入侵的「毒素」,主管物質合成、血液儲藏。

肝臟超負荷工作就容易出問題,表現為眼睛乾澀、肢體麻木、煩躁易怒、兩肋痛、臉色黃等。

調養肝經的方法有:

1、推肝經:沿大腿內側肝經位置,稍用力向前推至膝關節處,每側腿反覆推50遍左右。注意飯後不要馬上做;女性經期少推或不推,孕婦禁推。

2、敲揉、點揉肝經的陰包穴、太沖穴,並在痛點最明顯處敲、揉5分鐘左右。

陰包穴位於大腿內側,按揉此穴可疏通因肝火旺或腹脹滿引起的失眠。

太沖穴在腳背第1、2跖骨之間的凹陷處,適合凌晨1~3點睡眠困難和因情緒鬱悶出現失眠的人。

常在3:00~5:00醒來,疏肺經

此時段氣血由肝經流注至肺經。如果經常在這個時候醒來,並伴有鼻塞、噴嚏、憋悶、咳嗽等症狀,多半是肺經出問題了。

推薦拍打肺經:一側手臂平舉,掌心向上,另一側手握空拳,從鎖骨處拍揉至大拇指外側,痛感明顯處可著重按揉5分鐘。

古人總說:「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飲食起居符合十二時辰的運行規律,就有助於喚醒人體自我修復的潛能,養生也會事半功倍。▲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關鍵字: